陪讀多年發現一個規律,很多小學成績好的孩子,到初中基本保持在一個較好的水平;而那些小學成績差的,到初中基本還是差。
小學那點知識點還學不明白,就不用指望孩子到初中后會突然開竅。能逆襲的確實有,但只是個例,大多數還是會一如既往的差下去。
那么是什么因素決定了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成績呢?
是天賦嗎?
并不是,若是小學階段早早就需要拼天賦,那到初高中根本沒辦法搞。
我認為,影響小學生成績的,一個是習慣,另一個是規劃!
好習慣帶來好成績,這一點毋庸置疑。而規劃,也是在孩子學習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下面有六點規劃,小學階段若是做到位了,孩子到初中后妥妥就是學霸一枚!
1、選對學校,雞娃便成功了一半!有能力就送孩子去好的學校里面,尤其是那些家長不太會輔導孩子學習的,學校的作用就會顯得更大一點。
還有那些太調皮,總是不聽管教的,學校的作用也會更大一些,這種孩子可能不太聽家長的,但他一定會聽老師的,如果遇到一個好老師,那將是孩子的造化。
而在好學校里面,碰到負責任的好老師概率會更大一些。
2、英語一定要狠狠地提前學,小學達到高考水平,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提前搞定英語,到初中之后會有更多時間刷數理化。
如果英語總是同步校內的節奏去走,到初中后只會被吊打!而這一屆的新初一采用了新教材,難度指數上升好幾顆星,以往要到八九年級才會接觸到的單詞,如今全都提前到七年級去學,這也充分證明了提前學英語的必要性。
3、小學奧數的坑也挺多的。很多孩子學半天不知道在學什么,學奧數在于鍛煉思維,跟課內成績并無直接關系。
而且學奧數要趁早,三四年級可以重點抓;到了五六年級該停就要停了,小升初階段重點是提前學,而不是本末倒置去抓奧數。很多人到了六年級還在上奧數班,浪費時間。
4、語文不行的,一定是晨讀沒有抓到位。小學階段就養成晨讀習慣,到初中后語文能斷檔領先別人。
晨讀不需要太長時間,每天堅持15分鐘就行了,關鍵是要把狀態拿出來,不要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要求孩子大聲讀、流利讀、有感情的讀。古詩詞、小古文、美文散文、好詞好句好段落、高分作文等等,這些都可以讀。
其中,古詩文可以重點讀,因為這部分是很多孩子在考試中丟分最嚴重的區域。
5、小學報很多興趣班的,大多都學不出什么名堂,沒有真正的熱愛與天賦,沒有長期的堅持,基本都是在浪費時間,全當是一種體驗,或者說找個地方讓娃老實呆一會,別在家玩手機。
特別像鋼琴、架子鼓、小提琴之類的樂器,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可以不報,浪費時間浪費錢。真要報興趣班,有兩個可以優先考慮,練字與體育類的,但依舊需要長期堅持才會有收獲,如果能練出來,對孩子來說一生都受用。
6、小四門一定要趁早啟蒙,很多孩子小學的時候一心撲在語數英上面,卻忽略了小四門的啟蒙,甚至有很多人連小四門是什么都不知道,后知后覺只會處處挨打。
有太多孩子到初中后,考試總被小四門拖后腿的,如果單單按照語數英排名能進前幾名,但一加上小四門,排名直接就掉到了中部去了。
因為小四門考不好而被拉分的,這種著實可惜。小四門大多靠背,但大家都知道,脫離了興趣的支撐,只靠死記硬背的話,效果不會太好。
想要到初中后輕松搞定小四門,小學就要提前鋪墊,做足啟蒙才行。
而啟蒙小四門最直觀的方法,就是帶著孩子看紀錄片。
適合小學生看的關于小四門的紀錄片,有《河西走廊》、《跟著課本去旅行》、《航拍中國》、《工作細胞》、《創新中國》等。
這些紀錄片在網上都能找到,趁著寒假還有一些時間,可以每天安排時間跟孩子看看這些有意思的紀錄片,啟蒙小四門,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的加持,屆時學起小四門,只背兩三遍就能輕松記下那些知識點。
以上這六個坑,小學階段要特別注意,每一個點做得不好,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到初中之后的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