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我國科學家在中醫藥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世界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日,梅斯醫學發布了“2024年度中國中醫藥領域十大醫學研究”,其中“EHJ:賈振華/黃鶴教授揭示射頻消融后口服參松養心膠囊能夠減少持續性房顫患者的房顫復發”成功入選。
參松養心膠囊是在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治療心律失常的創新藥物,由人參、麥冬、山茱萸、丹參、酸棗仁(炒)、桑寄生、赤芍、土鱉蟲、甘松、黃連、南五味子、龍骨等12味中藥組成,于2003年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批準上市,為中國國家醫保甲類品種、國家基藥目錄品種。基礎研究顯示,參松養心膠囊可通過多種機制發揮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為進一步評價參松養心膠囊對射頻消融術后房顫患者臨床預后的影響,由中國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鶴教授團隊牽頭完成了“參松養心對經射頻消融房顫患者預后臨床研究”。該研究為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以消融術后1年內房顫復發率為主要終點,在我國24個省/直轄市的66家醫院開展,共納入920例完成首次射頻消融術的持續性房顫患者。研究結果顯示,參松養心膠囊可有效降低持續性房顫患者射頻消融術后一年內復發風險40%,顯著降低術后3個月及6個月房顫負荷(房顫持續時間和房顫發生頻次),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緩首次發生房撲/房顫時間,且安全性良好。
該研究為由河北省中西醫結合醫藥研究院賈振華教授牽頭完成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研究”項目的子課題,不僅為心血管領域的國際難題提供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方案,也為中醫藥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有力循證。這標志著我國傳統中醫藥在傳承創新和國際化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是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中的重大突破。
據悉,梅斯醫學已連續7年發布年度十大醫學進展,研究內容面向中國學者在醫學領域取得的重大科學進展和標志性成果,這些研究展現了我國研究實力和學術水平,同時在推進醫療實踐、改善醫療質量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在中醫藥領域,今年依舊甄選出15項研究進入終選,采取網絡投票的方式進行評選,得票數排名前10位入選“2024最受矚目的中國十大醫學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