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雙旗鎮客棧 (我們在這個塵世上的時日不多,不值得浪費時間去取悅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紀元:初級職稱二十六年,中級職稱元年。
二十七年教壇沉浮,我不是躺在敵國手術臺上的“原木”,我應該有在電腦君嚴格監督之下,艱難發出聲音的權利吧?
對我這個微若螻蟻、命比紙薄的小小教師來說(一名“德高望重”的已經退休的校長親口這樣給我定義——螻蟻一樣不值錢的命),聲音就是力量!至少,我的聲音讓我的情緒有了安放之處。
更何況,我的日子總是需要我自己來過吧?我隨心所欲記錄一點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悟,怎么了?犯了哪一門子王法?你們怎么就那么著急地從各個方面對我進行惡劣、惡毒的定性,要把我送進集中營呢?
那些辱罵我的朋友們,你們誰敢說你們在真心實意地幫我?你們不就是怕我“給教師群體抹黑”嗎?或者,你們就是我提到的那些人,有那么一點點惱羞成怒吧?
可是,教師群體真的需要我抹黑嗎?實話實說,教師群體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相當黑了!
我不回避教師職業美譽度斷崖式下降的事實,但我一直在努力糾正人們一個看法:“黑掉”的教師絕對不是學生家長們以為的那些老實木訥、樸直善良的一線教師,恰恰是那些名師、優秀教師、教育管理者,以及“杈桿兒、馬戶和又鳥”們!——只要我還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一天,我一定要用自己的文字糾正學生家長群體的看法,而不是像你們一樣閉目塞聽,假裝教師群體聲譽日隆!
當然,你們現在不怎么提“正能量”和“情商”這五個字兒了,因為我已經把這兩個詞語批駁得你們一點都不好意思提起了!
“正能量”出自哪里?“正能量”不是那個如果沒有犯事兒,而今一定會取代某東方的當年紅極一時、盛極一時的山木培訓學校創始人、那個常年出現在春節聯歡晚會至關重要位置上的那個大胡子——宋山木之口嗎?
這個“正能量”讓他身陷囹圄——把自己的女下屬按在桌子上做出了不可描述的事兒,然后告訴對方:我在給你體內注入“正能量”,你確信這個“正能量”能被你和你們全家接受嗎?
至于“情商”二字,我再一次在這里強調:它絕對不是一個嚴肅學術名詞——它甚至沒有全面而科學的內涵定義,每個人其實被一群別有用心的人暗示了這個詞語的含義!
“情商”二字由《華爾街日報》的一名記者以暢銷書的形式帶火,并且一反我們文化舶來品滯后進入人們生活領域的優秀得不能再優秀的傳統,在第一時間內就傳遍了神州大地,取代了五千年文明中的“走后門、拉關系、山頭、派系”等等人情世故內核,成了可以在公共場合大大方方談起來的一件原本羞恥的事!
你好好想一想:究竟是誰助推了“情商”二字占據人們大腦?佛菩薩嗎?不!當然只可能是那些需要你充分表現出“媚上”一面的那些龐大既得利益者群體!
只有你接受了“情商”這個詞語,他們才可能維持自己的蛀蟲生活、掮客生活,他們才可能在公平和正義的基礎上上下其手,自然有人會為他們的行為辯護和保駕護航——人人都有高情商嘛!
為底層人辯護和保駕護航,怎么能叫做“高情商”,你見過梁山水泊的一百單八將,哪一個人是“高情商”的代表?!
對了,對了,說起我寫的這個系列,看一看有限的評論,我也真是笑得樂不可支。
因為我會同時發布多個自媒體平臺,因此出現了這種情況:有一些自媒體平臺上的網友說我很有文字功力,頗多溢美之詞,很是讓我驚喜且汗顏;但在另一個以不動腦子的短視頻而爆火的文字自媒體平臺上,還有我的一些教師同行們完全忘掉了“夸獎、贊美”的教學基本功和師德基本內核,他們粗暴而干脆地對我進行定性和人格尊嚴摧毀:文字稀碎,沒有師德,怪不得二十六年以來都是初級職稱教師!
哈哈哈哈,真是讓我仰天長笑啊!如果倒退一個甲子,我的這種教師同行們一定巴不得給我戴上尖尖的白帽子,然后反剪我的雙臂,讓我低下自己那骯臟齷齪的頭顱,做噴氣式飛機狀,接受他們情緒激昂卻用詞單一、單薄的控訴!
在這些評論中,我還看到一些教師同行網友提到了“格局”——沒有“正能量和情商”做趁手武器的時候,“格局”的重要性一覽無遺。
提到“格局”,我其實有三四千字可談,我也能舉出許許多多名人提到的“格局”問題——你絕對無法辯駁。
不過,還是限于篇幅(以后我再專門寫一寫),我只想對拿“格局”說事兒的教師同行朋友們說幾句簡單的話:第一、我的格局雖然不大,但足以容下粗暴而野蠻指責我、謾罵我的教師同行們!不信的話,您可以去看,只要電腦君允許您大格局的評論發出來,我從來不做刪除操作;第二、主要是我大時代里的小人物,因為我太渺小了,所以我理解不了您所說的大格局;第三、你說我格局小,也未必見到你的格局就大——如果你格局大,就不會說我格局小!可見,你的格局也就那么回事,不是嗎?
最后,如果我這些話還說服不了您,那么,抱歉,我沒有格局,因為你不配!因為你的格局挺大,但是心眼卻很小。
補白
向天發誓,我原本準備繼續寫寫我的那個同事的幾件事——他如何通過“自薦”,讓自己登上了原本口口聲聲討厭的教育管理者大位,極有可能在有生之年問鼎校長一職;他又如何“當年是人、背后是鬼”以及如何媚上而欺下等等。
但是,我這稀碎的文字兒啊,開了個頭,竟然寫了這么多,實在沒有容量留給人物描寫了!那么,等到下一篇吧,感謝大家!
對了,我又忽然想起了“稀碎”的另一個原因:你們知道電腦君也有自己的原則嗎?
其實,我碼字兒這么多年,逐漸明白自媒體內在邏輯:很多字兒、很多詞兒,你一定不能直接了當地說,你要規避掉一些特殊的字兒、特殊的詞兒,你只能繞著彎兒說一些字兒、說一些詞兒——如此一來,你的文字兒可不就在一定程度上顯得“稀碎”起來了嗎?
更何況,我們還有一種人生境遇和地位的天然隔離,有人總是從各個角度質疑微若螻蟻的小人物的經歷和感悟,文字兒就必然無限度地“稀碎”了起來呀!對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