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劇晚”熒屏聚光,在禮贊時代和傳承文化中引領“新年俗”。
文|黎河
“大年初一看‘劇晚’”,正逐漸成為“新年俗”。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的《CMG第三屆中國電視劇年度盛典》(以下簡稱“劇晚”),以其獨特的魅力,不僅是對過去一年中國電視劇創作的集中巡禮,更是對時代精神的深刻禮贊,對文化傳承的創新表達,以及對社會生活新潮流的有力引領。它以熒屏為起點,輻射網絡、移動端等多元平臺,讓更多人開始習慣大年初一看“劇晚”,更以強大的影響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展現了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和前瞻視野。
截至1月30日,本屆“劇晚”共收獲全網熱搜超260個, #第三屆中國電視劇年度盛典#、#大年初一看劇晚#、#中國電視劇年度盛典獲獎名單#、#周深借過一下獲年度影視金曲#、#劉亦菲說角色的不完美才是特別的#等60余個話題,登入全網熱搜熱榜TOP 10高位。盛典現場以驚喜小片形式,回顧“年度女演員”榮譽獲得者宋佳、劉亦菲的熒屏成長之路,引發全網聚焦,衍生話題#快給劉亦菲宋佳都整害羞了#登微博熱搜主榜及文娛榜雙榜TOP1。華坪女高14屆畢業生代表首次同臺、齊誦誓言的獨家內容,獲央視新聞、新華社《瞭望》周刊、中國婦女報等主流媒體接力報道,迅速帶動話題#張桂梅的14屆畢業生同臺一下淚目#登微博熱搜主榜TOP 2、#張桂梅帶出的姑娘們如今閃閃發光#登微博熱搜主榜TOP 10,霸榜時長超10小時。
年度佳作引發情感共鳴,
“劇晚”凝聚時代記憶
電視劇以其貼近生活、反映時代的特性,早已成為大眾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劇晚”作為年度熒屏佳作的集中展示平臺,匯聚了一系列優秀作品,從革命歷史題材的《上甘嶺》《西北歲月》,到現實題材的《城中之城》《我的阿勒泰》《玫瑰的故事》《山花爛漫時》《我是刑警》等,這些作品以生動的中國故事講述,回望了過去一年的社會文化現象,自然能夠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和熱烈討論,激活人們共同的文化記憶。
在本次“劇晚”上,《西北歲月》和《城中之城》分別榮獲“年度大劇”榮譽?!段鞅睔q月》通過對革命歷史題材的深度挖掘,以恢弘的筆觸展現了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深刻詮釋了信仰與理想的強大力量,帶領觀眾重溫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城中之城》則以金融行業為切入點,將鏡頭對準當代都市生活,細膩地探討了人性與職業道德的復雜沖突,展現了當代社會的真實與復雜,引發了人們對社會現實的深度思考——這兩部年度大劇,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精湛的藝術表現,不僅為中國電視劇的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更彰顯了“大劇看總臺”的強大實力和品牌影響力。
除了年度大劇,“劇晚”頒發的每一項榮譽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年度幕后到年度男女演員,再到年度優秀電視劇等,無不體現著對“精品佳作”和“匠人匠心”的肯定。演員們在榮譽感言中表達的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充分展現了中國電視劇行業的蓬勃生機和無限可能。正如憑借《南來北往》中“姚玉玲”一角獲得年度突破·女演員的姜妍表示:“突破意味著開啟新篇章的鑰匙,希望接下來我可以解鎖更多的角色?!?/p>
事實上,不管是《南來北往》通過幾代鐵路警察的故事,展現了中國社會近幾十年的巨大變遷,劇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中國社會的一幅生動群像;還是《玫瑰的故事》以女性視角出發,講述了女主角黃亦玫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經歷和人生選擇,引發了當代女性對自我價值和社會角色的思考;或是《山花爛漫時》以張桂梅校長為原型,講述了她扎根貧困山區,創辦免費女子高中的感人故事……“劇晚”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社會的發展變遷和時代精神。它通過對優秀電視劇作品的集中展示,激活了人們的共同記憶,連接熒屏內外、溝通不同時代,從而引發了廣泛共鳴。
文化傳承融合時代精神,
創新表達更深入人心
如何突破傳統晚會模式,既彰顯藝術作品的深層價值,又呼應時代精神需求?在文藝創作多元發展的當下,“劇晚”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探索出一條傳統精神與現代表達相融合的創新之路。
在“劇晚”的舞臺上,我們既看到了《上甘嶺》中志愿軍戰士“為了新中國,向我開炮”的錚錚誓言,感受到了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也看到了《海天雄鷹》中試飛員“一飛沖天,扶搖九萬里”的豪情壯志,體會到了他們不懈奮斗的赤子之心;還看到了《山花爛漫時》中華坪女高的動人誓言——“我是女高人,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感受到了張桂梅校長及其帶領下的女高學子們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這些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誓言,在“劇晚”的舞臺上交相輝映,共同構筑起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圖譜,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劇晚”的成功,還在于其不斷探索新的藝術表達形式,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為觀眾呈現更加精彩的視聽盛宴。它并非簡單的晚會,而是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性文化節目。例如,周深在“劇晚”上演唱《慶余年第二季》片尾曲《借過一下》,通過舞臺的精心設計,巧妙地再現劇中的經典場景,讓觀眾在欣賞美妙歌聲的同時,也重溫了劇中的精彩瞬間,實現音樂與戲劇的完美融合。這種創新性的表達方式,不僅增強了節目的觀賞性,也提升了其文化感染力。
更值得稱道的是,“劇晚”在節目設置中融入了諸多精巧的細節,這些細節不僅增強了節目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更體現了主辦方對電視劇創作和電視人的尊重。例如,在“年度女演員”榮譽揭曉前,現場以一段充滿驚喜的小片回顧了劉亦菲和宋佳的熒屏初秀,一同回溯了兩位優秀女演員的演藝之路,帶領觀眾集體“回憶殺”,誠意滿滿。開場秀中,《我的阿勒泰》劇組的演員們還與開場秀的舞蹈演員們一同在臺下跳起了歡快的舞蹈,跨界合作不僅展現了不同藝術形式的融合之美,也讓輕松愉悅的氛圍推向高潮。
更重要的是,“劇晚”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還體現在對春節這一重要時間節點的巧妙把握。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團圓、喜慶是其永恒的主題。大年初一播出的“劇晚”,將熒屏盛宴與春節文化完美融合,使其成為了一種新的家庭娛樂活動。當全家老少圍坐在一起,觀看“劇晚”,過去一年中熒屏記憶閃過,濃濃年味中有了更多具象的溫暖記憶。
從熒屏走向生活,
新年俗,更引領新潮流
“劇晚”充分利用總臺強大的融媒體平臺,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式的傳播矩陣。通過電視、網絡、移動客戶端等多渠道的協同發力,盛典的精彩內容和文化內涵得以最大程度地擴散到社會各個角落,真正實現了全民“劇”焦。
值得注意的是,“劇晚”的傳播并非簡單的榮譽頒發,而是注重與受眾的深度互動和情感連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的話題互動、幕后花絮的分享等多種方式,“劇晚”成功地將觀眾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積極的參與者,形成了線上線下、臺上臺下熱烈互動的生動局面。
事實上,電視劇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產品,其影響力早已超越了熒屏本身,對社會文化、旅游產業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啊段业陌⒗仗窡岵ブ?,前往阿勒泰的機票一票難求”,“《日光之城》助力拉薩文旅”,這些鮮活的例子充分說明了電視劇對文旅產業的強大帶動作用。一部優秀的電視劇,不僅可以展現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地域文化,還可以激發人們的旅游熱情,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睹倒宓墓适隆吩诒本?60多個場景拍攝,涵蓋亮馬河、798藝術園區、首都機場等標志性地點,有效帶動了場地服務、器材租賃、吃住行等影視產業消費,成為拉動文旅消費的新動能。與此同時,該劇的熱播使這些取景地成為熱門旅游打卡地,增強了觀眾對北京的歸屬感與認同感,推動了“影視+文旅”的融合發展。
“劇晚”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時代趨勢,并以此為契機,啟動了影視文旅消費融合年。這一舉措不僅是對電視劇社會價值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文化產業發展新方向的積極探索。通過“劇晚”這一平臺,總臺將優秀的電視劇作品與相關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推廣,可以有效地促進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以文化之力推動經濟繁榮,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這充分展現了總臺作為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和前瞻視野,也為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