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常常以自己歷史上的雄漢盛唐而驕傲,周邊的鄰國都曾經一度在中原王朝的管制之下。韓國人很不服,經常用自己歷史上的“大韓帝國”嚇唬中國人,韓國人認為“大韓帝國”一度和舊日本帝國平起平坐,因此韓國人以此為傲。實際上,這個大韓帝國在歷史上可能完全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1894年,日本在甲午戰爭擊敗清朝之后,通過《馬關條約》獲得遼東半島并終止清與朝鮮冊封關系。日本在東北亞勢力擴張使日本與沙俄矛盾激化。沙俄聯合法國、德國迫使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朝鮮高宗和其妻閔妃在意識到東北亞勢力格局變化之后,與沙俄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對付日本。
1895年7月6日,閔妃在美國顧問李仙得建議下推翻樸泳孝親日內閣,并且組建以李范晉、李完用、尹致昊為骨干的親俄內閣。日本意識到閔妃對其在朝利益的威脅后,迅速將日本駐朝公使井上馨換成軍事背景的三浦梧樓。10月8日,一群日本人強行闖入景福宮將閔妃殺害焚尸,史稱“乙未事變”。
閔妃遇害之后,三浦梧樓與大院君逼迫高宗改組內閣,親日派金弘集再次掌權。1895年末,以乙未事變和斷發令為導火索,朝鮮爆發大規模抗日義兵運動。這次義兵運動主要是由有著“尊王攘夷”、“恢復國權”思想的朝鮮儒生領導的農民舉義。義兵部隊曾攻克忠州、晉州等重鎮,威脅大邱、元山、釜山乃至首都漢城等城市。日本人扶植親日內閣一夜之間頃刻顛覆。日本駐朝公使小村手太郎不禁哀嘆:“天子為敵所奪,萬事休矣!”
1897年,高宗為進一步實現獨立,朝鮮群臣紛紛上奏高宗建立與中國和日本一樣的帝制。在群臣多次建議下,高宗最終接受了文武眾臣的建議。1897年10月12日凌晨2時,高宗在圜丘壇祭天并登基稱帝。他登上金黃色座椅,接過了新制的“大韓國璽”,穿上十二章袞冕稱帝,改年號為“光武”。次日,高宗返回慶運宮,于正午12時在太極殿舉行百官朝賀儀式,改王世子為皇太子,追封閔妃為明成皇后。這個“光武”年號,實際上是中國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用過的年號。1897年10月14日,朝鮮宣布改國號“大韓帝國”,大赦天下。
不過,沒過多久,日本帝國主義卷土重來,步步緊逼,在朝鮮擴張侵略,使得朝鮮半島再一次有了亡國滅種的危機。1910年8月22日,日本與朝鮮內閣總理大臣李完用簽訂《日韓合并條約》,朝鮮半島被日本吞并。“大韓帝國”前后不過13年,便宣告終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