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覺得,癌癥是一種神秘的疾病,是命運的捉弄,是基因的 “背叛”。但其實,癌癥的發生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尤其是飲食。飲食就像一把雙刃劍,既能滋養我們的身體,為我們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和營養,幫助我們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強免疫力,抵御各種疾病的侵襲;但如果飲食不當,也可能成為癌癥的 “幫兇”,在不知不覺中埋下健康隱患 。
研究表明,大約 30%-50% 的癌癥與飲食因素有關 。合理的飲食可以降低癌癥的發病風險,而不良的飲食習慣則可能會增加患癌幾率。比如,長期高油、高鹽、高糖的飲食,會導致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紊亂,這些都是癌癥的重要危險因素。再比如,一些食物中含有的致癌物質,如亞硝胺、苯并芘、黃曲霉毒素等,會直接損傷細胞的 DNA,引發基因突變,從而導致癌癥的發生 。
1、加工肉:隱藏的健康殺手
像香腸、火腿、培根、肉丸等,雖然好吃,但是卻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
加工肉在制作過程中,為了延長保質期、增添風味和色澤,往往會添加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本身并不致癌,但當它進入人體后,會與食物中的氨基酸發生反應,形成一種名為亞硝胺的強致癌物 。亞硝胺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在我們的身體里悄無聲息地破壞細胞的正常功能,增加患癌的風險。
研究表明,每天多吃一兩加工肉,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 1.12 倍 。美國癌癥研究所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長期大量食用加工肉的人群,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比少吃加工肉的人群高出 30% 。還有研究指出,加工肉與乳腺癌、胃癌、肝癌等多種癌癥的發生也存在關聯 。這些數據都在警示我們,加工肉雖然美味,但不能貪吃。
2、中式咸魚
中式咸魚早在 2012 年就被列為一類致癌物。它的制作方法獨特,需要經過高濃度的鹽腌制和脫水處理 。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與魚肉中的蛋白質分解產生的胺結合,就會形成致癌的亞硝胺。而且,咸魚如果保存不當,很容易發生變質發霉,從而產生黃曲霉素。黃曲霉素可是一種毒性極強的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 68 倍,只需攝入 1 毫克就能致癌,一次性攝入 20 毫克就能致命 。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經常食用中式咸魚的人群,鼻咽癌的發病風險比普通人高出 2 - 7 倍 。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由于居民有長期食用咸魚的習慣,鼻咽癌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 。這也進一步證明了中式咸魚與癌癥之間的緊密聯系。雖然偶爾吃一頓中式咸魚可能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影響,但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是要盡量少吃。
3、熏肉烤肉食品
當肉類在高溫下熏烤時,脂肪和膽固醇等成分會發生高溫熱解或熱聚反應,從而產生一種名為苯并芘的致癌物 。苯并芘可是一種大名鼎鼎的強致癌物,它能破壞人體細胞中的基因突變,導致癌癥的發生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早在 2012 年就將苯并芘列入一類致癌物名單 。
生活中常見的熏肉、烤肉、烤串、烤鴨等,都存在苯并芘超標的風險 。有研究表明,烤肉時如果溫度過高,或是肉與明火直接接觸,苯并芘的產生量會大幅增加 。經常大量食用這類食物,會使患癌風險顯著上升 。比如,一項針對長期食用燒烤食品人群的研究發現,他們患胃癌、食管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 2 - 3 倍 。所以,為了我們的健康,在吃熏肉烤肉時,一定要控制好量,并且盡量選擇低溫烤制、避免與明火直接接觸的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