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李 百
把6100萬元現金碼成垛給員工發2024年年終獎的崔培軍,這一次受到的爭議明顯見少了。最近兩年,河南礦山把現金堆成山給員工發年終獎,崔培軍為此可沒少挨批評。
崔培軍2002年創立了河南礦山起重機公司。河南礦山2024年營收103億,在經濟大勢普遍感到寒氣逼人的時候,仍然增長了1個多億,凈利潤有2.6億。河南官媒大象新聞稱,崔培軍拿出了1.7億元給員工發年終獎,年初舉辦的年會現場就發放了6100萬元現金,有三名員工用麻袋各裝走了500萬元。
河南礦山是崔培軍的私人企業。2022年因為把6100萬元現金堆成山給員工發年終獎,崔培軍一下子火出了圈。這可不是崔培軍第一次給員工分錢,崔培軍分起來有時候還很任性。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里,河南礦山的營收從20億干到了90億,成為河南新鄉的第三大民企后,2020年崔培軍給銷售部派發了2700萬元年終獎,并拿出1000萬元現金舉行數錢比賽。2024年有一次崔培軍出差回來,突然覺得員工很辛苦,直接現場發放了200萬元現金,每名員工400元。
崔培軍搞慈善也是這種陣仗,資助貧困生把現金塞滿書包,關愛老人成沓給錢。最近兩年,把現金碼成垛已然成為崔培軍最顯著的標簽,這也給他帶來了煩惱。有人稱贊他“豪氣逼人”,也有人批評他“矯情作秀”。批評者認為這種“粗暴的儀式感”是在刻意強化施恩者形象,卻忽視了受助者的尊嚴,因此現金慈善秀實際上是一場“公關秀”。
不過,當分錢的頻率越來越高,分錢的數量越來越多后,這種批評的聲音明顯減少了。
崔培軍有自己的管理理論。他認為“錢要花在看得見的地方,員工辛苦一年,值得實實在在的獎勵。要讓員工把這個公司當家,必須把錢發到位?!?/p>
對于錢這個東西,崔培軍是有過深刻體悟的。創立河南礦山之前,崔培軍挖過煤,賣過眼鏡,都只能勉強糊口。1982年崔培軍在河南長葛開了家起重機經營部,時逢改革開放之初,到處都是工地,起重機物以稀為貴,崔培軍才賺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筆大錢。掙錢的不易讓崔培軍很早就知道了“鈔能力”的重要性。
有了原始積累,做大事業必然是從自己最熟悉的領域著手。掌握了起重機的渠道資源,崔培軍開始往上游產業發展。2002年,他帶著七條槍創立了河南礦山起重機公司。
崔培軍的知名度原來只是局限在河南區域內,是分錢模式讓他一夜之間天下皆知。崔培軍“分錢模式”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將公司股權向核心員工開放;二是“賺一塊分八毛”,將企業大部分利潤用于員工分紅;三是向經銷商讓利,確保“薄利多銷”戰略下經銷商的利潤空間。
崔培軍的“分錢模式”還真不是花拳繡腿。河南礦工的員工流失率長期低于行業水平,人均產值顯著高于同類企業,經銷商網絡相當穩固。
制造業最講究產品質量。在這方面崔培軍也有自己的一套。他頗有海爾張瑞敏的氣勢,他在公司推行瑕疵產品“就地報廢”制度,把殘次產品消除在萌芽狀態。當然,崔培軍對產品質量的極致追求也為河南礦山贏下了市場。
不過,外界并不知道,愛分錢的崔培軍還有摳門的一面。他的辦公室老板椅已經坐了二十年,皮都磨掉色了,有人勸他換張新的,他覺得“還能坐,挺好”;他和員工一樣到食堂排隊打飯,沒趕上飯點,食堂剩菜剩飯也能將就。
雖然崔培軍的分錢伴隨著“作秀”的批評聲,但也不乏人表揚,河南礦山是“共同富?!钡牡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