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31日,那是一個被思念與緬懷填滿的日子,恰是中國佛教八大祖庭之一、律宗祖庭凈業寺住持本如大和尚圓寂兩周年的紀念日。當晨曦透過窗欞,灑在案前的佛經之上,往昔與法師相處的點點滴滴,便如潮水般洶涌襲來,每一個畫面都承載著無盡的感恩與深沉的追思。
追思本如法師
回想起與本如方丈的緣分,那是命運精心編織的紐帶,牽系著我與佛法的殊勝之緣。我們之間,有著諸多難忘的交集。本如法師也是我的好友馬永慶和崔長虹的共同好友,我們幾個經常相聚,每次相聚,本如法師都是繞不開的話題。我們一起分享著與法師相處的趣事,交流著從法師那里獲得的感悟,那些時光,充滿了溫暖與智慧。
文化學者張龍為本如法師贈送書法
每一次與他促膝長談,都像是在黑暗中尋得了一盞明燈,讓我在佛法的浩瀚海洋里,漸漸明晰了前行的方向。先生精通佛法,對佛教文化的理解深刻而透徹,那是歲月沉淀與智慧修行的結晶。我與先生圍坐于蒲團之上,就佛教文化的深邃精髓展開探討,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如同在平靜心湖投入巨石,激起層層波瀾,讓我對佛法的領悟不斷升華。在生活里,他給予我的關懷細致入微,宛如春風化雨,滋潤著我的心田,這份恩情,重如泰山,深似滄海,已深深烙印在我的靈魂深處。
本如法師為文化學者張龍題贈書法墨寶
本如法師的書法,堪稱一絕,那是他佛法修行的別樣呈現。他曾揮毫潑墨,為我留下《佛心》《直指人心》《禪》《佛》《龍行天下》《龍行天下題西部新聞網》等墨寶。每一幅作品,筆鋒游走間,剛勁與飄逸完美交融,力透紙背的筆墨中,蘊含著無盡的佛法智慧,仿佛在無聲訴說著佛理的博大精深。我懷著崇敬之心,也曾回贈先生一幅我書寫的佛字書法拙作,希望能借此表達我對他的敬重與感恩。
文化學者張龍和本如法師在凈業寺
資深傳媒人、文化學者張龍在凈業寺
本如法師的一生,是為佛法奉獻的一生。他先后出任佛教律宗祖庭凈業寺方丈、嵩山少林寺禪堂首座、終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在每一個職位上,都傾盡心血。他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在佛教界德高望重,成為眾多修行者心中的楷模。他的每一次講經說法,都能讓無數人在迷茫中找到方向;他的每一次慈悲救助,都能讓世間多一份溫暖與希望。他為佛教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其功績如璀璨星辰,在佛教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如今,先生已駕鶴西游兩載,可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如昨,仿佛從未離去。他的諄諄教誨,時常在我耳畔回響,激勵著我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值此兩周年之際,我手捧心香,滿懷敬意與思念,寫下這些文字,以此表達我對本如法師那無盡的追思。愿先生在西方極樂世界,一切安好,阿彌陀佛。(張栢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