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有趣的,有用的,有深度的英國大小事兒~
據BBC等多家英媒報道,英國AI芯片設計公司Graphcore已經被軟銀收購。雖然軟銀拒絕透露具體的收購金額,但據《金融時報》援引“兩位熟悉該事宜”的人士稱,收購價約為6億美元(合4.62億英鎊)。
Graphcore是一家英國半導體公司,由Simon Knowles和Nigel Toon于2016年創立。2018年,該公司推出了專門用于AI計算的處理器芯片IPU(Intelligence Processing Unit,智能處理單元),隨機立刻受到了各方關注。
和當前處于霸主地位的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單元)不同,IPU的設計和架構使得人工智能能像人腦一樣,把訓練和推理合二為一,從經驗中學習。Graphcore的軟件團隊曾經發布了映射到IPU的計算機運算成像,看起來就像是人類大腦掃描:
在這種全新架構下誕生的IPU,訓練和推理的速度和準度明顯超過了GPU,未來市場化潛力巨大。而Graphcore這家位于布里斯托的獨角獸,成了資本爭捧的香餑餑,也被眾多業內泰斗奉為未來之星。
ARM的創始人Hermann Hauser曾表示,Graphcore將帶來新一輪計算機革命。
毫無疑問,新生力量的崛起,引起了當下霸主英偉達的注意。IPU大戰GPU在所難免,Graphcore也成為了最有希望與英偉達同臺競技的英國力量。
而且,在美國對中國頒布禁售令后,Graphcore的首席執行官Nigel Toon認為,由于英偉達不得不撤出,所以此時正好是進入中國市場的好機會。
事實證明,Toon的預判非常正確 ——中國市場銷量占了該公司總量的20-25%,于是燒錢游戲逐漸步入了吸金的正軌。
然而好景不長 ——由于禁售限制還包括“在其他地方使用的美國制造和設計工具”,所以Graphcore不得不在2023年撤出中國市場。
這樣一來,曾經估值20億英鎊的英國科技獨角獸,陷入了資金窘境。再是厲害的技術和理念,無法順利過渡到市場就會迅速枯萎。而芯片行業則是燒錢的大國游戲,于是Graphcore未來如何發展,成了英國科技人們關注的話題。
就在最近,這件事有了結局:日本投資巨獸軟銀成了“白夜騎士”,撿了個大便宜;這也就是說,英國誕生“英偉達第二”的可能性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存在了。
這一幕,和2016年軟銀收購ARM何其相似。諷刺的是,當時的保守黨和如今的工黨,都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當年批準ARM收購的英國前首相梅姨認為,英國“向全世界展示了開放的生意態度”;
這屆工黨的科技大臣Peter Kyle則表示,“很高興困擾著Graphcore的難題得到了解決”。
Toon告訴BBC,軟銀的收購是“對公司的巨大認可”,但他同時也感到遺憾 —— 國家隊并沒有在這時候伸出援手。
Toon指出,國家級別的資金池(比如英國養老基金)并沒有給足科技新創有效的支持。
“沒有巨大的資金池,企業無法做強做大,”Toon說道,“英國養老基金不會投資本國私企。”
Toon還表示,收購帶來的人才流失,逐漸讓英國變成了美國的“血庫”。
“不少美國資本在收購英國企業后,會要求人才轉移到美國,”Toon說到。“英國并不是缺人才,但是發展主要靠美國資本推動。”
和收購ARM一樣,孫正義的軟銀承諾,Graphcore的總部依然在英國,該公司會在日資的幫助下為本土創造工作崗位。
然而就在2023年,軟銀決定讓ARM從英國資本市場退出,到美國上市,給了英國金融界和科技界一記背刺。
也許這樣的劇情,會在不久的將來于Graphcore重現。
保守黨留給工黨的“查缺補漏”,并不止這一出;不少企業界巨頭看不到短期改善的希望,開始斷臂求生:
由于英股價值連年萎縮,在芯片巨頭ARM出走之后,能源巨頭殼牌據傳也在考慮脫英入美:
每日電訊報:殼牌考慮退出倫敦赴美上市
BBC:銷量持續下跌,巴寶莉趕走了現任老板
據悉,老牌時尚屋巴寶莉近年來銷量大跌(BBC指出,“主要是中國市場”),所以股東決定立即撤換首席執行官。
BBC:為了開源節流,戴森決定砍掉1/3的英國本土崗位
在對英國做出悲觀判斷之后,曾是英國首富的戴森在2019年把公司總部移到了新加坡。
“影響到親密的同事的確痛苦,”首席執行官Hanno Kirner說,“我們將對面臨裁員的人給予最大的支持。”
對斯塔默及其工黨政府來說,阻止人才和資本流失,盤活國內經濟,才是讓英國“屬于世界舞臺”的底氣。
但是要做到這些,就不可避免地會和大哥產生利益沖突了...
消息來源:BBC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于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