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訊見聞:
1、大環境信號:
在存款利率整體持續走低的趨勢下,部分地方性中小商行卻逆勢上調定期存款利息。
究其主因,中小商行競爭壓力大,前有五大行,后有騰訊、阿里的線上分羹,為了歲末年初“開門紅”攬儲,具備明顯的階段性、季節性特征。
尤其是臨近農歷新年,部分商行面臨流動性管理壓力,通過上調存款利率和推出短期高收益產品,可以增強其流動性,確保資金需求。
2、風向標:
判斷樓市走向,其實,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銀行的態度。“商品房”,房只是載體,房也有保障房、自建房,相信發展到如今,大家都有住房,區別在于是位于哪座城市或者商品房、農村自建房。
所以,“商品”才是核心,也就是:“商品房”中包含的金融屬性。
比如:2018年,審核各種收入證明、流水、借貸人關系證明等非常嚴苛,而且各大機構收回利率折扣,甚至上浮——當年樓市冷清,行情不盡如意。
再往回看2016年,基準利率下行,9折,接力貸等各種方案創歷史性寬松——當年樓市上行,甚至很多城市跑出翻倍的行情。再看當下……
3、樓市:
其實樓市不能單獨來看,而應該是大宗商品的其中之一,另外一宗是汽車等。
近年,汽車更新迭代,電車新能源,進口、自產等創新不斷,價格也一路走低,代步車“進入尋常千萬家”正成為趨勢。
當然,限量版、跑車等依舊是天價,汽車正延續高端有需求、剛需有保障。同理,作為大宗商品的房子,也開始分化:商品房、保障房。
二、論市場:
讀史使人明智,以史為鑒,知板塊興替,所以,咱依舊是以客觀數據列舉行情。
迄今為止,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發布了523篇文章,后臺統計的二手房成交套數累計近3萬套,新房的統計也幾乎以“每周”為單位進行更新,力求用最客觀、詳實的數據呈現給每一位讀者,讓讀者自身成為購房路上最專業的“顧問”。再次感謝一路以來所有讀者粉絲的支持。
近期的廈門二手房成交情況:總價、單價由高到低排序,如下圖表:
最高有1466萬,最低有55萬,分化明顯。從數據看,這一輪二手房的回調,確實太猛了,力度遠超2018年的幅度。
由數據可知,單價4萬以上的成交房源均來自于配套兌現程度較高的板塊,“一分配套一分錢”。
所有新城的發展成熟度,已不再僅局限于規劃和圖紙來買單,到了二手房,眼見為實,購房邏輯和需求越來越務實,不見兔子不撒鷹。
所以,明年的廈門樓市,走勢如何?
《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三英戰呂布:在三國演義的故事中,都十分推崇武將的武力值,歌頌一對一單打獨斗,但是,劉備、關羽、張飛三員猛將單挑一名呂布,卻成了后世謳歌的戰績,為何?
在最終業績面前,方法、手段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同理,明年的廈門樓市冷暖,其實不在于一朝一夕、階段性成交量的多寡,而在于高層對于樓市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