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東吳的潘璋是個“打醬油”的小角色,雖然有過幾次出場,但都被對手打敗,最后還被關興斬殺。然而,《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其實歷史上的潘璋非常厲害,他不僅名列“江東十二虎臣”,還擒關羽、破劉備,擊敗了曹魏的大軍。那么,歷史上的潘璋,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呢?
一、效力江東
根據(jù)史料的記載,潘璋字文珪,是東郡發(fā)干(今山東冠縣)人。東漢末年,刀兵四起,不少人都被迫逃離家園,來到江東避難,潘璋也是如此。建安元年(196年),十五歲的孫權出任陽羨(今江蘇宜興)長,潘璋在此時投到了孫權的麾下。潘璋這個人“性博蕩嗜酒”,經(jīng)常到酒家去賒酒,每次債主到家討債,潘璋就說富貴后再還。
孫權特別喜歡潘璋,讓他去招募軍隊。潘璋招到百余人后,就被任命為將領,并在征討山賊時立下戰(zhàn)功,“署別部司馬”。后來,潘璋在負責吳郡的治安時,“盜賊斷絕,由是知名,遷豫章西安長”。之前,劉表多次派兵襲擾,自從潘璋上任后,“寇不入境”。沒過多久,潘璋又兼領建昌縣,“討治惡民,旬月盡平,召合遺散,得八百人”。
二、戰(zhàn)功卓著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潘璋跟隨孫權攻打合肥城,結果遭到了張遼的突襲。在交戰(zhàn)的過程中,“陳武戰(zhàn)死,宋謙、徐盛皆披靡敗走”,東吳軍隊大敗。關鍵時刻,潘璋站了出來,他親手斬殺了兩名逃兵,然后督率軍隊與張遼作戰(zhàn)。孫權對潘璋的舉動十分贊賞,戰(zhàn)后加封其為偏將軍,領有百校,駐扎在半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兵偷襲荊州,潘璋也率領所部參加了這場戰(zhàn)斗。在奪取荊州后,孫權派潘璋、朱然切斷關羽的退路。潘璋抵達臨沮后,駐軍于夾石,其部下馬忠擒住了關羽,“并羽子平、都督趙累等”。為表彰潘璋的戰(zhàn)功,孫權分宜都、秭歸二縣為固陵郡,任命潘璋為太守、振威將軍,同時封其為溧陽侯。
三、破蜀退魏
在甘寧死后,孫權又將甘寧的部下劃歸潘璋統(tǒng)領,即使如此,潘璋麾下也只有數(shù)千人而已,但他作戰(zhàn)勇猛,“而其所在常如萬人”。不久后,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潘璋率軍參加了夷陵之戰(zhàn)。在這場戰(zhàn)役中,潘璋的表現(xiàn)仍然很亮眼,“斬備護軍馮習等,所殺傷甚眾”。之后,潘璋因功被封為平北將軍、襄陽太守。
夷陵之戰(zhàn)結束后不久,魏主曹丕派出三路大軍征討東吳。當時,曹魏大將夏侯尚圍困南郡,“分前部三萬人作浮橋,渡百里洲上”。潘璋認為“魏勢始盛,江水又淺,未可與戰(zhàn)”,于是率軍“到魏上流五十里,伐葦數(shù)百萬束”,準備火燒浮橋,魏軍聞訊后被迫撤兵。孫權稱帝后,潘璋被封為后將軍,后于嘉禾三年(234年)病死。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