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華說:“精神內耗,說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戲太多了。言未出,結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動,心中已過萬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難愁不展;事已畢,過往扔在腦中演。”
什么是內耗型人格?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悲觀的人格,叫做內耗型人格。內耗型人格者,經常性處于非常悲觀的狀態。
比如,他一天什么也沒干,卻覺得身心都好累,自己總是胡思亂想,過度解讀他人的言語,自己糾結、擰巴、內心戲多,總不斷自我否定。
有內耗型人格的人,總是喜歡胡思亂想,感到焦慮、疲憊、頹廢,甚至對身體產生一系列懶惰、失眠的不良影響。
那么,造成精神內耗的原因是什么?
精神內耗可能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自私而不自知;另一種是精神上過分追求完美,行動跟不上想法,還急于事成,最后造成焦慮不安。
走出精神內耗最好的方式,是理解、接受、放下和改變。允許一切發生,坦然面對和接受,才能萬般自在。
非常喜歡《做自己的心理醫生》中的一段話:“懂得接納既成的事實,堅強的承受眼前的一切,會讓你的人生充滿色彩的光芒,不為過去掉眼淚,只為明天展笑顏。”
這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優秀品質,許多事實無法改變,你只能改變自己的態度。
請允許一切發生,因為一切的發生,本身你就是不可能阻擋它的,你害怕也這樣,不害怕也這樣,所以我們選擇讓它過去,不去再跟它較勁。
真正的強大不是忘記,而是接受,接受世事無常,接受孤獨挫敗,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困惑不安、焦慮和遺憾……
接受生活給予的一切,戰勝悲傷,感恩那些在陰雨天出現的縷縷陽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成為更好的自己。
終有一天你會發現,生活依舊如此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