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過年回家打開冰箱,被爸媽的囤貨能力震驚的時候了。
囤滿食物的冰箱,在爸媽眼里自帶一種年味兒,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囤積癖”,這屆年輕人沉迷于在 冰箱門上貼滿冰箱貼。 ???????
2024年,冰箱貼已經卷得一貼難求,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鳳冠冰箱貼,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的天宮藻井冰箱貼、杭州博物館的“腮紅小破杯”等成了文創圈絕對頂流。?
但最令冰箱貼愛好者痛心的是,好不容易搶到的冰箱貼,在趁著國補買的新冰箱面前,突然失去了用武之地。
“為什么新出的冰箱門吸不住冰箱貼”就曾登上微博熱搜話題,很多人這時才意識到,原來冰箱的時尚早就轉到了下一輪。
如果不是裝修或者需要置換,一般人對于家里動輒“服役”十幾年的舊冰箱早就沒了感覺,哪怕是前兩年想要囤貨,最大的愿望也不過是希望自己的冰箱夠大如冰柜。
冰箱怎么就“偷偷”進化到了拋棄冰箱貼的程度?那些“高貴”到貼不上冰箱貼的冰箱,到底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冰箱拋棄了冰箱貼?
在小紅書上,“曬曬我的冰箱貼”話題有4.3億次的瀏覽量。
冰箱貼里藏著很多人的“旅行的意義”,買個冰箱貼仿佛能把目的地定格在家中,成為長久的紀念。
圖/受訪者提供
學者汪民安在《論家用電器》中把冰箱稱為“食品的住宅”“食品之家”,他也談到了冰箱貼和冰箱的關系,“這些俏皮的仿各種造型的冰箱貼,仿佛讓這個死氣沉沉的機器在說話。”
那么,為什么新出的冰箱要拋棄冰箱貼這個“搭子”呢?
一個不可阻擋的現實是,玻璃面板正在替代金屬面板成為冰箱的“門面”。
資深家電行業專家張彥斌評論道,早年冰箱面板只能用鋼板做,當面板材料升級到了全新的階段,冰箱“告別”冰箱貼恐怕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至于冰箱貼,即使沒法貼在冰箱上,也不妨礙它頂著這個名字繼續幫助人們記錄生活。
為什么是玻璃面板?
包括海爾、美的、格力在內的國內主要廠商均認同,當下玻璃面板已經成為冰箱企業的主流選擇,這不僅是技術迭代創新的結果,也反映了用戶需求的變化與升級。
海爾冰箱相關負責人向有意思報告解釋道,早期的金屬鈑金面板多是不銹鋼板或鍍鋅板等耐腐蝕材料,能夠有效地延長冰箱門的使用壽命,而當時的用戶也更看重冰箱的質量與耐用度。
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冰箱自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進一步推動了技術與生產工藝的迭代,更加鮮明透亮并有著更多圖案和顏色的玻璃面板,就這樣越來越多出現在了冰箱上。它不僅提高了冰箱的藝術感與設計感,還使冰箱更好地與家居家裝風格適配。
而除了美觀度高,玻璃面板也相對更具實用性。較高強度和硬度的鋼化玻璃,不易損傷和劃壞,不易變色,而且有較好的抗污性,更容易清潔。
在北京一家大型家具家電商場內,有意思報告發現,幾乎所有冰箱品牌在售樣機面板均為玻璃面板,還有部分高端品牌產品使用更新的巖石面板。
某冰箱品牌銷售也補充道,玻璃面板冰箱十分透亮,特別是在冰箱所在的廚房或客廳面積相對較小時,良好的反光效果能夠提亮整個空間。
北京某家居商場內。 圖/梁婷婷
美的旗下東芝、COLMO、美的、小天鵝、華凌五個品牌在冰箱產品上各有側重,但就面板而言,整體仍以玻璃面板為多,這也是基于實際銷售過程中的消費者反饋,玻璃面板的消費體驗相對較好。
不過,均價相對較低的線上市場,目前依然是金屬面板冰箱的天下。
美的冰箱相關負責人表示,品牌主要是根據人群需求和產品定位來選擇更合適的面板,并不會刻意停留在某一種特定材質上。因而,金屬面板也并沒有被拋棄,電商平臺上仍有較多消費者愿意選擇能夠貼冰箱貼的金屬面板冰箱。
海爾甚至捕捉到了不少年輕人的這項個性化需求,其太白冰箱在面板上做了畫框式設計,方便用戶能夠用搜集來的冰箱貼,隨心所欲地在冰箱上“搞創作”。
奧維云網大家電事業部研究經理葛慶指出,玻璃面板正在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奧維云網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線上市場玻璃面板產品零售額占比18.8%,同比增長5.4%。
但她表示,從更長周期來看,金屬面板冰箱仍將是主流產品,而玻璃面板更多出現在高端、差異化的冰箱產品之中。
一兩萬的冰箱,到底高級在哪里?
面板最為直觀地展現出冰箱的進化,其實,只要你在線下家電區逛過就會發現,雖然冰箱的大體形象始終宛如衣柜,但一貫沉默的它早就不是原本的模樣了。
映射到價格,動輒飆上五位數的標簽,讓習慣了手機沖浪購物的年輕人難免生出“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感 覺。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線下高端冰箱占比持續擴張,萬元以上的高端冰箱市場份額逼近四成。
所謂的“高端”冰箱到底高在了哪里?
傳統認知里,冰箱不過是用于冷藏和冷凍,但冰箱在性能的升級上早已經“卷生卷死”,最典型的就是如何讓放進去的食物能夠最大程度地“保鮮”。
格力晶弘冰箱相關負責人向有意思報告介紹,與過去通過低溫控濕控氧使果蔬進入微休眠狀態,減少水分和營養成分流失的技術不同,現在的高端冰箱搭載的果蔬保鮮技術更多是一種“主動保鮮”。也就是通過技術手段調節氧氣濃度,使果蔬主動合成抗氧化物質和營養物質,以延長保鮮期。
在肉類的保鮮上,冰箱企業則在持續探索更低的保鮮溫度,通過低溫來加速食材快速凍透,鎖住其中的營養。
國內某高端冰箱品牌銷售表示,他銷售的冰箱基本都是五位數,最高階的一款冰箱使用“保鮮黑科技”,“蔬菜放上一兩周不成問題,光這個,它就值得貴上3500塊。”他非常自信地說道。
而他最為得意的這款冰箱幾乎由內而外透著高級,面板使用天然巖板,打開之后不僅存儲空間大,還有著精準的溫度分區,配有除菌凈化、快速冷凍、快速制冰等功能。
商場內的高端品牌里,相似價位的冰箱幾乎都在強大的基礎能力——保鮮以外,致力于“死摳”各種細節。
國盛證券研報指出,得益于產品結構升級,2023年冰箱是所有家電中均價提升較為明顯的品類,也是傳統家電中結構升級最明顯的品類。
核心的升級趨勢就是更大的容量、更多的溫度分區,不僅能放更多食材,還能放護膚品、保養品等不同類型的存儲物;再加上用戶對于廚房空間集成與規劃的要求提高,嵌入式冰箱也保持著較高的增速。
北京某家居商場內。圖/梁婷婷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總結道,從決定性能的壓縮機、保溫層、換熱器等核心零部件,到使用容積、主體材料、技術工藝、智能化程度,包括售后服務等品牌附加值在內,共同影響了冰箱的定價。
“我認為,一分錢一分貨在冰箱這種成熟的行業里是客觀存在的。”梁振鵬表示。
但是,如果冰箱價格就是正常的豐儉由人,那么為什么線上線下價格差異會有這么大呢?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4年國補以來(35周—52周)冰箱的線上均價為2911元,線下均價則為7413元,線下均價是線上的2倍不止。
對此,葛慶解釋道,這種差異更多是因為渠道而非冰箱本身。
線上主推性價比產品,各大電商平臺也將“價格力”作為明確的競爭策略;線下則承擔更多經營成本,需要更加高端、相對利潤也更高的產品來支撐。
美的方面也補充道,不同渠道的消費者群體在整體上存在一定的消費差異,而且線上消費者因缺乏實際體驗,對于高端產品在外觀、功能、質感等方面的優勢感知略低,也會更傾向于購買價格更為經濟的基礎款產品。
不過,冰箱有必要卷“腦子”嗎?
“雖然外賣半小時就送到家里了,但打開冰箱就能看見滿滿的飲料和冰淇淋,始終是一件幸福的事。”
雖然獨居,也不太做飯,但佳佳前年裝修時,還是花了近萬元給自己買了一臺四百升的大容量冰箱,在可以控制溫度和濕度的蔬果層里,放滿了貓咪零食。
圖/受訪者提供
即使擺脫了囤貨焦慮,冰箱也早已嵌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生活安全感與秩序感的來源。冰箱的高端化升級也成為冰箱企業不斷要做的“加法”,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品質化、差異化需求。
“盡管冰箱安靜而沉默地矗立在家庭中的某個角落,但是,它不知道,它也是這個社會高速運轉的一個車輪。”汪民安如是描述道。
拋棄冰箱貼只不過是冰箱“求上進”的一點小意思,還有跑得更快的廠商甚至給冰箱裝上了智能大屏,看菜譜只是起步,看劇、語音和視頻都不在話下。
圖/電商頁面截圖
有消費者愿意在廚房添置這樣一臺自帶平板電腦的冰箱,但也有用戶發現,使用久了,大屏卡頓便罷了,好像自己也并沒有那么多時間站在廚房里看平板,“躺在沙發上看手機、平板、電視不香嗎?”
主流品牌在智能化的嘗試上則相對“保守”,盡管智能化的普及度較高,但主要停留在智能控溫、智慧節能、智慧靜音等基礎功能上。
葛慶指出,冰箱產品的智能化在前幾年遇到了一些阻礙,消費者調研也顯示,很多所謂的“智能”功能并不實用,對于日常生活也沒有產生助益。
但她同時表示,2024年已經能夠看到更多品牌開始在AI加持下延伸產品的智能化功能,在Wi-Fi智聯、屏幕顯示等“看得見”的功能之外,為保鮮提供科技算法的加持,提供健康飲食相關的解決方案。
對此,梁振鵬表示認同,冰箱的智能化勢不可擋,但圍繞冰箱本身,“回歸本質”才是行業智能化創新的本位。
張彥斌也認為,冰箱本質上仍是功能性產品,未來的好冰箱應該是更好地符合人性的需求,而非無節制地疊加各種新技術應用。
再聰明、再昂貴的冰箱,也仍然是一臺冰箱而已。
作者:梁婷婷
編輯:田納西
值班編輯:禮物
有意思報告視頻
誰還在用養生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