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北約“堅定飛鏢-2025”演習日前在羅馬尼亞拉開帷幕,其間將演練部署新的快速反應部隊。這些新部隊的任務是迅速加強北約東翼。來自9個北約成員國的約一萬名軍人參演,動用17艘海軍艦艇、20余架飛機和1500多件軍事裝備。軍事專家認為,該演習之所以選擇在羅馬尼亞舉行,是因為摩爾多瓦和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目前的局勢迫使西方考慮加強這一側翼。
北約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同盟性質的組織,該組織自成立以來,就一直有非常濃厚的防范蘇聯/俄羅斯的色彩。冷戰初期,美國、英國等十二國聯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共同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此舉宣告了北約的正式成立。該組織之后也成為了美國對抗蘇聯,并加深對歐洲軍事控制的重要工具。在蘇聯解體之后,美國為了繼續從軍事層面掌控歐洲,不僅沒有解散北約,反而繼續通過“北約東擴”等手段繼續在加強北約的實力。
馬斯克與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關鍵時刻,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國家領導人近日應約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國家領導人祝賀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指出我們都高度重視彼此互動,都希望中美關系在美國總統新任期有一個好的開始,愿推動中美關系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更大進展。特朗普感謝中方領導人的祝賀,表示很珍視同中方領導人的偉大關系,希望繼續保持對話溝通,期待盡快同中方領導人見面。
通話中,中國最高領導人強調,中美兩國間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可以成為伙伴和朋友,相互成就,共同繁榮,造福兩國,惠及世界。中國元首指出,作為兩個國情不同的大國,中美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分歧,關鍵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辦法。臺灣問題事關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希望美方務必慎重處理。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對抗沖突不應是我們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宣布: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家領導人特別代表、國家副主席赴美國首都華盛頓出席于1月20日舉行的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
中方始終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看待和發展中美關系。我們愿同美新政府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共同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走出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拜登(資料圖)
特朗普即將正式開啟第二個任期。上一任期時,特朗普政府以“美國優先”為核心,通過抬高關稅、技術封鎖、投資審查和經濟制裁等一系列措施,企圖削弱中國的國際競爭力,推動中美經濟“脫鉤”。全球化無法逆轉,中美兩國需攜手探索,讓全球所有人都受益。雖然美國政府可能繼續對華實施強硬政策,但中國的內生動力與經濟韌性,將成為其在競爭中的最大優勢。
中美兩國間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可以成為伙伴和朋友,相互成就,共同繁榮,造福兩國,惠及世界。上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實現“破冰”,共同利益就是最大的黏合劑。經過46年的發展,中美關系已經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中美關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是雙方利益深度融合帶來的成長的煩惱,成長的煩惱需要在成長中化解,而不應該導致雙方產生錯誤的戰略認知。
特朗普參加大選(資料圖)
中方表達了對特朗普第二任期內中美關系發展的期待。再次強調中方對中美關系的認知,不贊成中美是純粹的競爭關系,而是更強調雙方還是伙伴和朋友。中方提到兩個重大關切,一個是臺灣問題,一個是經貿問題。“臺灣問題事關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希望美方務必慎重處理。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對抗沖突不應是我們的選擇。”
雖然特朗普是美國第一位對中國發動全面打壓的總統,但是特朗普如今的對華態度顯然是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特朗普看來,第一應該是讓美國自己再次重新偉大,而不是在繼續把美國有限的精力和資源。正是基于這些,特朗普的第一把火其實并沒有燒到中國的身上,而是對準了美國自己身邊的盟友。比如特朗普就要求加拿大主動并入美國,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巴拿馬運河要改名為美國運河,墨西哥灣也要改名為美國灣,格陵蘭島則全部賣給美國。
特朗普方面,他不僅對中方的祝賀表達感謝,還表示期待繼續與中方溝通對話,并且希望雙方能夠盡快會面。特朗普的這種積極態度其實并不令人意外。在他過去的言行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非常看重與其他國家領導人,尤其是中國領導人的直接溝通。他甚至曾主動給外國領導人留私人號碼,以便在出現問題時能及時聯系。可以看到,這不僅是中方對中美關系的堅定立場,也是對全球和平與發展的深刻洞見。
特朗普和中方通了電話,雙方在電話中開誠布公,不僅就俄烏沖突、巴以局勢等國際局勢熱點問題交換了意見并達成了共識,明確雙方未來將建立溝通渠道并就重大問題保持經常性承諾,特朗普還再次對中方發出邀請,希望之后能夠盡快和中方領導人這邊安排會面。特朗普這一邀請背后釋放的信號十分重磅,這很有可能意味著,特朗普上臺之后的第一個會面的國家,很有可能就是中國,甚至不排除特朗普上臺后第一個出訪的國家,有可能是中國。
就在前不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青年學生代表團于元旦當天抵達北京。他們將在中國停留10天,相繼訪問北京、西安和上海等多個城市。
代表團由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和公共管理專業的27名碩士研究生組成,他們分別來自全球17個國家。大家都表示很榮幸應中方邀請在新年之際訪華,他們帶著不同領域的專業研究議題,期待與中國國家、地方和民間相關機構充分交流。在清華大學,中美青年學生討論熱烈,在“頭腦風暴”中增進了解,探尋有關議題的答案。
特朗普講話(資料圖)
特朗普當選前,先是揚言要對中國商品加征60%的關稅,勝選后又提名了多名“反華”政客組閣,引發了外界對中美關系的擔憂。近期特朗普話風突變,先是在關稅問題上松動,隨后又表示“中美聯手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釋放了一定的善意信號,對此中方在典禮三天前宣布高規格出席,同樣是一種友好回應。從兩國高層的通話內容上看,特朗普絕口不提“破壞氣氛”的話,反而對中國和中方高層給予了高度評價,有助于兩國深化政治互信。
特朗普在2016年上臺之前,曾經與蔡英文通電話,對中美關系造成了沖擊。而在他的第二任期剛剛開始,就首先與中國政府方面進行了良好的互動,說明他現在的政治經驗比過去確實要豐富多了。當然良好的互動僅僅是個開端,特朗普究竟能不能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那還要持續的觀察,而且即使他本人不想中美發生沖突,他的行政團隊也未必能與他保持高度一致,可以斷定既斗爭又合作,斗爭為主,合作為輔,還會繼續是一個基本的常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