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老新政策來了!人社部送來四個實打實的好消息
人社部1月21日召開的發布會上,針對農村養老問題釋放了一大波重要信號。我在基層做了二十多年的民生報道,深知這些政策變化對農村老年人意味著什么。跟大伙兒掰開揉碎地聊聊這事兒。
咱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都超過1.7億了,比城鎮職工的1.4億還多出3000多萬。這么大的基數,政策調整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
說說第一個好消息:2025年養老金還要漲。去年咱們的基礎養老金上調了20塊錢,漲了19%。今年具體漲多少還沒定,但人社部表態要繼續往上調。江蘇昆山、蘇州這些地方已經把2025年的調整計劃都定下來了。
村里老劉頭兒前兩天還跟我嘮叨:“這錢看著不多,但每個月準時到賬,心里踏實。”
講第二個好消息:村集體要給養老保險幫補了。就是條件好的村子,可以拿村集體的錢給參保的村民補貼點兒。青海、黑龍江已經開始試了,陜西也在征求意見。
村委會主任老王告訴我:“咱村去年集體經濟不錯,能給老人們補貼養老保險,大伙兒都說好。”
還有第三個好消息:要建立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定期調整機制。打個比方,城里職工養老金這20年基本上年年漲,可咱農村才調了6次。安徽寧國市剛出臺了新辦法,要根據收入增長、物價變動來調整養老金。
最后一個好消息是關照困難群眾的:政府要給特殊困難人員代繳保費。去年全國就幫2477萬困難人員交了養老保險費。青島搞了個“動態清零”的辦法,就是要保證一個困難老人都不漏掉。
說句心里話,政策是好政策,關鍵是落實到位。我走訪了不少地方,發現還有這么幾個問題要注意:
有的村集體經濟不太好,補助資金從哪來?咱得想辦法做大集體經濟的盤子。
有的地方政策執行還不夠精準,該幫的沒幫上,不該幫的占了便宜。這需要基層干部多走訪,摸清實情。
農村老年人信息獲取渠道有限,政策宣傳要更接地氣,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說清楚。
干了這么多年民生報道,我覺得農村養老這事兒,不能光靠政府,也得靠村集體和社會各界一起努力。農村老人安度晚年,那是天大的事。
(老張,民生觀察欄目特約評論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