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汽車視點”網站報道,俄數個汽車經銷商向該網站記者吐槽稱,俄二手車市場的“大蕭條”已經持續數月,有些二手車在展廳放了半年時間,也沒等到新東家將它們領走。這些滯銷的二手車中,不乏外表時尚的、幾乎是全新的中國品牌汽車。
從表面看,這些中國二手車可謂是價廉物美。一輛只用過兩年的中國二手車,折扣能打到50%,價格與俄本土生產的LADA Granta新車差不多。但從外觀、性能和配置而言,LADA Granta顯然很難與中國這些的二手車相媲美。既然如此,為何中國的二手車在俄羅斯不受待見呢?
俄汽車專家分析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品牌認知度和信任度較低
中國的汽車品牌相較于日本、德國等老牌汽車制造商,通常缺乏足夠的品牌影響力和信任度。雖然近年來中國車企在全球市場的表現有所提升,但在俄羅斯,許多消費者仍然對中國品牌存在偏見,認為它們的質量和耐用性遠不及日本或韓國等品牌。例如,像 Toyota、Honda 等日本品牌在俄羅斯市場有著深厚的品牌根基,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這些品牌的二手車,因為他們對這些品牌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有較高的信任。
2、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有待提升
盡管近年來中國汽車在質量上有了顯著改善,尤其是在外觀設計和配置方面,但中國車在一些俄羅斯消費者的眼中仍然被認為質量不穩定。一些二手中國車可能有質量上的問題,比如發動機性能不穩定、零部件磨損較快,或者車內系統(如電氣設備、娛樂系統)容易出現故障。這種情況使得很多消費者對購置中國二手車疑慮重重。
2024年俄二手車銷量統計表,排名靠前的除俄本土拉達之外,基本都是日韓和歐洲車系
3、保值率不如日韓車系
中國二手車的市場保值率普遍較低。很多俄羅斯消費者認為,中國車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其殘值迅速下降,二手車的轉售價值也會大打折扣。相比之下,日系車如 Toyota、Nissan 等,二手市場的保值率較高,消費者能夠在轉手時獲得較好的回報。因此,很多人寧愿購買保值性更強的日系車或韓系車,而不是中國車。尤其是一些日系汽車品牌歷史悠久,口碑上佳,保值率也很高。像Toyota Prado或Land Cruiser這樣知名品牌的“日本車”,它們在二手車市場也非常搶手,因為日本實施對俄制裁汽車對俄供應量減少,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品牌的二手車價格甚至可能不降反增。
某俄二手車網站上掛出的中國品牌二手車
4、維修和配件問題
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售后服務和配件供應相對較弱。在一些地區,尤其是遠離大城市的地方,找到合適的中國車配件和專業的維修服務可能比較困難。相比之下,日系車和韓系車的維修網絡更加成熟,零部件供應更加便利,且價格相對更為透明,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
5、市場定位和消費者偏好
中國汽車多年來在俄羅斯市場的定位往往偏向“低價”市場,許多消費者對“便宜”或“低端”的產品抱有懷疑態度。在俄羅斯,汽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消費者傾向于購買那些能夠體現社會地位、品牌形象和長期價值的車型。因此,許多俄羅斯消費者更愿意選擇那些具有更高社會認同度的品牌,而非價格便宜但品牌不知名的中國汽車。
6、中國車市場的“快消化”特性
一些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上的定位是快速消化的消費品,尤其是那些低價的二手車。它們通常在市場上表現較差,可能在銷售幾個月或一兩年后就被淘汰,或者迅速降價。因此,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那些市場上長期存在、口碑積累較多的品牌,而非那些可能在幾年后就失去支持的品牌。
7、消費者對“新車”的偏好
俄羅斯消費者對中國汽車的接受度往往集中在“新車”市場,而對于二手車的接受度較低。新車通常能夠提供更好的保障,包括質量、保修以及售后服務等。因此,很多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新的中國車,而非已經有一定使用歷史的二手車。
綜上所述,中國品牌汽車近年來利用美歐對俄制裁的契機,在俄羅斯攻城略地,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與日韓和歐美老牌汽車相比,中國車價廉物美,也贏得了不少俄羅斯消費者的口碑。但中國車的牌子還不夠硬,尤其是高端消費市場,認可度不高,品牌和溢價效應有限,還不具備取代西方品牌的實力。這需要中國的汽車車商擯棄賺快錢的思想,在俄羅斯市場深耕細作,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唯有如此,中國品牌的二手車也能在俄羅斯“大行其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