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新的真人秀叫《一路繁花》,找來劉曉慶、向太、倪萍、蔡明、張薔、李小冉和兩個弟弟賀峻霖&牛在在一起去旅行。
這一溜名字打出來都自帶一股腥風血雨味,開播后當然也掀起了不少討論,其中熱度最高就是劉曉慶和李小冉的兩次“沖突”。
說實話,我正片看下來倒不覺得事情有那么嚴重,更像是生活習慣都不同的兩個人剛組合時的磨合。
不過節目里最吸引我的確實是劉曉慶。
一方面當然是她那特別有勁兒的精神頭令我膜拜。
另一方面則是,她在節目中的有些表現讓我想起了她多年前就給自己蓋章的那句:“思維上有一部分是男人”。
還是先來聊聊節目里吵得最兇的“李小冉不讓慶奶吃魚”和“搬行李事變”吧。
這兩件事其實都有一個大前提,這群人從北京飛昆明,向太一個人就帶了6個箱子,7個人的行李直接就超重了6900塊,導致預算就變得很緊。
我是蠻討厭節目組請來這一群姐姐還要卡她們預算這件事的,你讓她們玩得舒服一點又能怎樣呢,大家年紀都在這兒了。
不過分析不同人在面對預算壓力時的表現,也確實有點意思。
沒錢這件事顯然對李小冉有明顯影響,再加上她本身應該就是不怎么在意吃東西的人,所以她會下意識地克扣吃飯。
比如他們中午才下飛機,她就會提出,我們在酒店安頓完也兩三點了,要不直接只吃晚飯?再比如在吃飯的時候,她會在努力跟店老板談好折扣之后,阻止慶奶加一條魚。
慶奶則完全相反。
她因為節目組的安排成為了“領隊”,按理來說要更關注預算才對,但實際上,她對預算的在意只停留開玩笑說“要吃糠咽菜”。
她絕不會真的委屈自己,干脆利落地拒絕李小冉少吃一頓的提議,七旬老太在高原上狂奔著找餐廳,要吃魚要吃肉。
我覺得李小冉阻止慶奶加一條魚也未必有惡意,可能她以自己的食量判斷慶奶不太可能再吃完一條魚,殊不知慶奶說自己一人就能吃一條魚是一點水分不摻的大實話。
最后慶奶一人吃掉不止一條魚,還有各種涮菜,好幾塊大玉米餅,她自我總結:“我吃得有點半飽了。”
她吃飯的勁頭,我一個自詡吃貨的95后都自愧不如。
這一段也能看出李小冉和慶奶在思維上根本的區別。
李小冉是更接近普通人的存量思維。
錢少了,她想到的就是節省,而且“未來可能沒錢”這件事已經讓她在當下就焦慮了起來。
但慶奶不是,她是超越一般人的增量思維。
一定要吃飽吃好的背后,其實是她把自己看成最重要的資源,只有我好了,我才能扛事兒,后面碰上事兒我們才能解決。
她不會為還沒發生的事情感到恐懼,未來可能沒錢?那到時候再解決么!
她甚至跟蔡明聊到她倆可以去賣藝賺錢,雖然提起時像是玩笑,但要是旅行真沒吃飯的錢了,我覺得慶奶能直接在路邊支起攤子吆喝賺錢。
到了搬行李的趴,慶奶跟別人的思維區別就更明顯了。
因為第一程飛行的行李超重費太高,第二程從昆明飛到瀘沽湖的部分,張薔就很熱心地找了自己的朋友,讓人家幫忙開車把行李送到瀘沽湖,省下一大筆錢。
沒想到行李被送錯到另一個酒店,半夜了兩個男孩還要跑去把行李弄回來。
行李出問題,箱子最多的向太顯然是最不爽的
但她發難的方式并不是直截了當地跟其他人溝通,而是先拉攏也覺得慶奶領隊做得不夠到位的李小冉,自己開腔說“心疼弟弟”,而冒犯人的話都留給李小冉去開腔。
而慶奶被兩個人圍攻的反應是:你說你們都是義務幫忙,有沒有想過我也是義務的。
她全程情緒完全沒有被別人帶著跑,不疾不徐地把事兒推回去,給李小冉直接噎出苦笑。
其實在這一段里,被罵最兇的李小冉我倒不覺得是問題最大的。
她確實對前輩不夠尊重,但并不是光說話不做事。很多人罵她心疼弟弟搬箱子為什么不自己幫忙,其實一開始她就主動幫弟弟們聯系司機幫忙搬運。
而她對慶奶最大的不滿,是慶奶作為領隊沒有幫忙把控大方向,她想要的,是慶奶更主動地規劃旅行,這樣弟弟們才能更好地去落實細節。
她是姐姐里面做事最多的,但因為愛掛臉和表達能力不行,給大家的印象反而成了沒禮貌還愛吵架。
倒是躲在李小冉背后的向太熟練掌握了“宮斗技巧”。
明明是她的6個箱子給兩個男孩造成最大的搬行李負擔,結果她第一個站出來特別委屈地說“心疼弟弟”;
明明她也對慶奶不安排行程有所不滿,但她就是要跟李小冉交換一個眼神,讓李小冉去替自己沖鋒陷陣,甚至事后還要在直播里放出“李小冉罵了慶奶10分鐘”這種料來添油加醋。
不過慶奶不管面對明槍還是暗箭的反應都很一致,那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姐不接招!
別人說心疼弟弟,她:“他們能參與就是榮耀。”
換個人來說年輕人吃苦是榮耀會被罵爹味,但慶奶在綜藝上這么說,大家其實能理解,因為都知道兩個小男孩就是來刷臉的呀。
而且吧,她嘴上雖然這么說,但實際上箱子自己拿,路自己走,比起坐著輪椅還要帶6個箱子的向太,她可是讓弟弟們都太省心了。
在我看來,慶奶面對很多事情的思維是有點像傳統意義上的“男人”的。
比如不容易受到外在壓力的影響,自己想要什么就會去爭取;
碰上事情會非常直接而明確地去爭取自己的需求;
面對質疑也絕不內耗自我懷疑,而是直接把問題彈回給提出問題的人。
她的第一直覺永遠是“我怎么樣才會舒服”,而不是我要怎么讓周圍的人都舒服。
這些特質雖然本質上沒有性別指向,但抬頭張望一下,我們會發現生活中能這么思考的一般都是男人。
女性在長久的社會規訓下總會習慣性地更在意別人的目光,更容易做出忍讓。
當然,既然慶奶是這樣的人,也充分說明了另一面,就是人性的多種多樣完全超出“男性特質”“女性特質”的桎梏,只要你想,每個人都有機會活得這么暢快。
我是真的很喜歡慶奶身上這種直截了當的勁兒,想要就是想要,拒絕就是拒絕,這種心態應該也是慶奶74歲了還能跑能跳能吃能睡的關鍵。
在《一路繁花》的記者會上,有個細節讓我覺得很有趣,那就是向太說慶奶是“傻白甜”。
當然,從向太追求“不出頭就可以攪弄風云”的角度來看,劉曉慶確實是太直白不拐彎了,真到宮斗劇里只能做炮灰。
但在我看來,向太這波屬于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了。
因為慶奶玩的從來都不是宮斗的邏輯,硬要說的話,她或許更接近“帝王”。
她心里有一個頂天立地的“我”,不怕犯錯,不怕審判,只怕自己玩得不夠盡興,有想做的事情沒有去嘗試。
她連最基本的耍心機都懶得參與,是因為她的所有精力都要花在自己認為值得的事情上。
你讓現在的女孩們自己選,想成為慶奶的,一定比想成為向太的人要多。
祝我們都能從慶奶身上汲取能量,成為更蓬勃的自己。
(圖片來自網絡,《一路繁花》截圖來自愛奇藝視頻)
本文作者:海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