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春晚的舞臺上,王菲宛如從時光深處走來的精靈,以一首《世界贈予我的》,為全球觀眾帶來了一場觸動靈魂的音樂盛宴。
她的歌聲,如同一縷清風,拂過每一個人的心田;又似一道清泉,流淌在歲月的長河中,令人陶醉,難以忘懷。
春晚的舞臺,向來是群星璀璨、爭奇斗艷的所在。然而,當王菲登場,整個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下來。沒有華麗的伴舞,沒有喧囂的背景,只有她那空靈的嗓音,如泣如訴,直抵人心。
世界贈予我的
有人放煙花,有人追晚風
借一縷時光,捧一片星空
停一停,等一等,
別匆匆造夢者造了好夢,
值得我稱頌
世界贈予我蟲鳴,也贈予我雷霆
贈我彎彎一枚月,也贈予我晚星
贈我一場病,又慢慢痊愈搖風鈴
贈我一場空,又漸漸填滿真感情
有人唱情歌,有人聽晚鐘
借一絲懵懂,驚一片翻涌
追一追,趕一趕,情正濃
好故事眷顧好人,天賜的恩寵
世界贈予我擁有,也贈予我回敬
贈我小小一扇窗,也贈予我屋頂
贈我一個名,又漸漸長大的年齡
贈我一首詩,又悄悄讀得很安靜
有人要回望,有人要憧憬
借一朵白云,拍一張合影
想一想問自己莫打聽
遠去者去了遠方,愿他都安心
當我們熱愛生活,
世界會真摯回應生命中的所有追問
并給予我們勇氣和熱忱
《世界贈予我的》柔情似水的曲調,娓娓道來的歌詞,觀眾仿佛穿越了時間,乘風浮于云上,笑對人生起起伏伏,閑看天外星辰閃爍。
喜悅與悲傷,擁有與失去,有風花雪月,也有風霜雨雪。聽完這首歌,我想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感受和心情:“流浪的盡頭是藝術,而藝術的盡頭是悲憫。”
歌曲里有幾個故事:
“抗癌媽媽”鄧靜,2023年確診乳腺癌晚期。
她以超乎常人的樂觀與堅韌與病魔抗爭。她拍下的短視頻里是大笑的模樣:做燭光晚餐、拍婚紗照……她說:“故事里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精彩,就在下一頁。”
王計兵是一名外賣員,每天要從“一個小時里趕出六十一分鐘”的他,寫下了5000多首詩歌。
在他看來,“生活給了我多少積雪,我就能遇見多少個春天”。
“種完麥子,我就往南走。”河南安陽一位務農的阿姨,想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如今,她抵達夢想的遠方。
最近,雅億收到很多姐妹的哀嚎——
孩子不做作業,整天打游戲
要廢了……
這人世間,不是每件事
都能講出道理
因材施教,教學相長
什么樣的材怎么樣去教
當我們愿意俯身探尋
身邊平凡細碎的育兒瞬間
也有千萬種理由值得仰望+稱頌
我常說,我們要接受孩子之間有本質的差異,如同寵物店的狗狗那樣,不同品種不能比,也比不來。如同植物般千姿百態,如同動物般品種繁多,這樣,你就少一些對人生的懷疑。
“為什么別的小孩可以寒假好好學習,我的小孩不可以?”
“為什么我家孩子不上進?”
“為什么某姐妹從來不管孩子,孩子是學霸,我嘔心瀝血,學渣還是響當當的學渣?”
雅億都會懟這些焦慮的家長——哪兒有這么多為什么,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學霸學渣又怎么樣?學霸長大了不也是給某些學渣打工嗎?
再說,你娃萬一上了北大清華,發現自己到了那兒就是墊底抓瞎的一粒塵埃。在那些地方,每年都有人崩潰,因為那么高的起點,大家拼的已經不是努力了,是天賦、成長背景、爹媽的能力。
我常跟兒子說,我當初從一個肯德基都沒有的小城來到名校的痛苦——電腦跟不上,英語跟不上,整個人被失敗感包圍,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你就是一普通人中的笨鳥。
兒子知道,身為笨鳥,接納現實。
既然“世事無常”是兒子早晚要面對的現實,我覺得讓他們早一點面對,可能更好。
教孩子學會接納自己,悲憫世人。
我經常會在自己帶娃崩潰的時候,想,WWJD
我看到很多孩子心理出問題,我覺得,這世界,太缺乏對孩子的悲憫教育了。
悲憫是對世界的理解,對自己的理解。
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同情,也不是簡單的憐憫,而是一種平靜的注視,一種深知世事無常后的溫柔,是那種道,可以在某個時刻里成為“可觸摸”的真實。
人是孤獨的,世界是有病痛,有死亡、有遺憾,孩子是有力有不逮、力不能勝、身不由己的。
很多時候,我們身處其中,卻無法真正理解孩子的痛苦。
我們與孩子之間仿佛隔著一層薄霧,我們可以看到彼此的輪廓,但觸摸不到彼此的心。所以,我們需要藝術。
藝術,無論是文學、繪畫、雕塑、音樂,還是其他形式,都是這層霧中的光,讓我們看到本該看不見的東西,聽見本該聽不見的聲音。
雅億最近在連載的小說《火蝴蝶》,也是藝術形式。
每個主人公都被贈予了某些東西,有人是美貌、有人得到掌聲,有人得到孤獨的自由,也有人被婚姻給禁錮了;有人在夜晚燃放煙花,有人只能追著晚風;有人擁有一整片星空,有人只能借一縷時光。
圍城里的想出去,單身的又想結婚。
女主,簡子其,苦苦尋求一個問題的答案——我被愛嗎?我可以無條件被接納嗎?
無論如何,所有這些經歷,所有這些喜怒哀樂,在她的老師那里,變成了真實的——對她不婚選擇的理解、溫柔和悲憫。
為什么中國的孩子,至死在等著家長一句欣賞,而家長說不出來?
中國的家長,也在至死等候孩子的一句道歉,而孩子也越走越遠?
我覺得,我們都要成長——好家長懂得因材施教,教學相長。什么樣的材怎么樣去教,要有平等審慎積極的心,外加足夠的耐心,淡定的態度。
孩子,作為事先給你program好了的項目,他們的個性、才能,都是老/天賞的,他日后能發展得如何,咱們做父母的能提供則提供一點,但是交托是必須的。
不雞娃,多少還是要管娃,帶娃樹立正確的三觀很重要;讓娃會想、會玩、會生活、會用信望愛來平息心中的怒氣與怨懟。
發飆的時候,常常對自己說:“父母把我養大不易,我要好好活著”,年紀大了,保住老命。看娃學習,嘗試秉承著遠交近攻的選擇。盡量隔著一道門,看見她小小可愛萌噠噠的背影(只是背影,不是讓你湊近去監督娃的每分每秒),你告訴自己,我束手無策,邀請那有謀略有智慧的策士,來介入Ta的人生。
《世界贈予我的》大不相同——人這一生,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只要持守住信望愛+健康喜樂就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我發展上,放在經營和諧夫妻關系、有愛的親子關系上,甚至是給娃添弟弟妹妹上。
別忘了,持續對孩子說信心的話語。無論他現在多爛多糟糕,你都持續相信并且宣告他是大器晚成。
我不相信在父母信心中長大的孩子,將來會過得多么慘兮兮。父母的信心,就是財富。我們的孩子會在信心的金山銀山上,去邁入自己的命\定。與成功的世襲相比,我更相信,信心是可以傳承的,信心一定會生出佳美的果子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