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有兄弟五人,但是稱得上同胞手足的只有三弟舒爾哈齊和四弟雅爾哈齊。在1583年,他們的祖父和父親都被明軍誤殺,努爾哈赤繼承了父祖的職位,統領建州左衛。這個時候努爾哈赤不過才25歲,舒爾哈齊20歲。兄弟倆為報父祖之仇,離開明軍,回到了老家。
他們依靠著祖父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起兵,拉起了一支百余人的隊伍,開始開創霸業。在創業歲月中,舒爾哈齊成為了兄長努爾哈赤的得力助手和主要戰將。
不過幾年,二人名聲鵲起,不但讓周圍女真各酋刮目相看,就連明朝都知道二人習兵多智,志向不小。明朝當政對兄弟二人采取拉攏的政策,努爾哈赤被封為都督,舒爾哈齊被封為副都督,因此在建州內部人都稱舒爾哈齊為二都督,可見舒爾哈齊是建州地位僅次于努爾哈赤的二號人物。
可是在1611年(萬歷三十九年)建州女真內部統一,滅掉海西女真哈達、葉赫二部的時候,舒爾哈齊卻突然去世。據《清實錄》記載,1611年8月19日舒爾哈齊“薨,年48歲”。在后來清朝的官修史書中,舒爾哈齊對清王朝的豐功偉績也無記載,實在是耐人尋味。
那么舒爾哈齊為什么會死呢?史書中記載不詳,《清實錄》中也只是一筆帶過。明朝方面記載“奴酋忌其弟舒爾哈齊兵強,計殺之。”還有“奴爾哈赤殺其弟舒爾哈齊,并其兵。”
明代黃道周記載的更為詳細:“酋疑弟二心,佯營壯第一區,落成置酒,招弟飲會,入于室,鋃鐺之,注鐵鍵其戶,僅容二穴,通飲食,出便溺。有二名裨將以勇聞,酋恨其佐弟,假弟令招入宅,腰斬之。”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最為親密的兄弟二人同室操戈、骨肉相殘呢?我看還是權力之的緣故。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八月,舒爾哈齊首次帶領建州女真朝貢使團前往北京進貢,這次的經歷使他眼界大開。他對自己屈居在兄長的屬下的地位感到不滿,他希望有朝一日當上建州女真的最高統治者。
這使得舒爾哈齊,第一次對自己的哥哥努爾哈赤產生了不滿,不過這一次的不滿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種子。
舒爾哈齊在第二次進被京朝貢的時候,更加助長了他的野心。明朝的熱情接待,使得舒爾哈齊在政治上親近明朝。而明朝也想扶持舒爾哈齊,來挑撥和分化努爾哈赤。面對明朝的恩寵,舒爾哈齊更加感激,他決心依靠明朝為后臺,取代努爾哈赤,成為建州女真的最高統治者。
在明朝的扶持下,舒爾哈齊明目張膽地樹立個人的權威,逐漸構成了對努爾哈赤地位的挑戰,兩人的關系也日益緊張,在諸貝勒共同參加的會議上,兩人常因意見相左而激烈爭吵,努爾哈赤漸漸產生了除去他這個潛在的對手想法。
這樣看來,努爾哈赤殺弟的疑案牽扯的問題還涉及到很多方面,關于這場兄弟相殘的慘劇,有人指出不但是權力的爭奪,而是一場“判明”和“擁明”的斗爭。
不過舒爾哈齊被其兄有意誅殺,已經是公認的事實了。不管你史書上有無記載,而清初的諸王冤案后來有不少得到了平反,只有舒爾哈齊的沒有。
可見在努爾哈赤的后人們看來,努爾哈赤殺弟是應該的,是為了維護大清的基業,是沒有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