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前,朝鮮戰場硝煙彌漫,戰火不斷,每個時間都會有人犧牲。習慣了殘酷的戰場,不少人都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為了勝利,每個人都表現得英勇頑強,不怕犧牲。一名來自安徽的文藝兵用開玩笑的語氣向戰友托付了一個請求:如果我為國陣亡,請為我生個兒子替我為父母盡孝。不料,這句玩笑話竟然變成現實。后來,文藝兵在美軍的空襲中倒下再沒有站起來。
看著文藝兵的遺體,戰友回想起了當時他曾說過的那句話,并時刻牢記于心。戰后,這名戰友將自己一歲半的兒子改姓送至犧牲文藝兵的父母身邊,讓他為戰友父母奉獻一生。
犧牲文藝兵的戰友名叫莊燕勞,安徽蕪湖人。朝鮮戰爭爆發后,25歲的莊燕勞與同鄉幾名青年一起參軍赴朝,成為志愿軍12軍文工團成員。巧合的是,與莊燕勞一組的成員中,有一名來自安徽黃山的青年,名叫黃鶴。這兩人可謂是志同道合,都來自安徽,很快兩人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好戰友。
1952年9月,12軍向我軍后方轉移休整。當部隊行經至一處山谷時,突然傳來美軍飛機的轟鳴聲。緊接著,數架轟炸機飛臨部隊上空,炸彈隨即落地爆炸。文工團數名成員不幸陣亡。看著犧牲的戰友遺體,黃鶴內心充滿了不安和憂慮。他擔心的并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怕自己犧牲后,無人照顧家中父母。
這時,黃鶴跟身邊的莊燕勞開玩笑說道:兄弟,我怕是看不到勝利的那天了。如果我不幸陣亡,請你看在你我同鄉的情分上,務必生個兒子幫我為父母盡孝。此話一出,莊燕勞對他的消極話語有些不解,但還是果斷地答應了。
1952年9月29日,敵機又來了一次空襲,文工團成員7人犧牲8人受傷,損失慘重。而犧牲的人員名單中就有黃鶴的名字。當時,黃鶴因躲避不及,被一枚炸彈爆炸倒下。戰友犧牲,莊燕勞懷著無比悲憤的心情埋葬了黃鶴,并在墓前發誓:你放心,你說過的話我會永遠記住。只要我活著,一定幫你完成照顧父母的心愿。
后來,黃鶴的父母收到志愿軍來信,得知兒子犧牲的消息,黃家人萬分悲痛,這種打擊猶如天崩地裂。然而,黃鶴的父親黃秀蒲沒有被突如其來的噩耗打倒,并堅定地給志愿軍回信。信的內容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兒犧牲,但精神永存,希望活著的戰友化悲痛為復仇的怒火,狠狠打擊來犯之敵!黃秀蒲的話鏗鏘有力,振振有詞,激勵了前線奮戰的無數將士。
1952年11月,莊燕勞被派回國辦事。在這期間,他特意請假去看望黃鶴的父母。經過漫長的路途,他終于來到了黃家。當他見到黃鶴父母那一刻,立即跪下,抱著黃鶴父母二人失聲大哭,并對他們說:“黃鶴不在了,從今往后我就是你們的兒子,我會替他照顧你們一輩子。”黃鶴父母看到這種情形后,可謂是悲喜交加,心情更是一語難表。黃鶴父母激動地認下了莊燕勞這個兒子。幾天后,莊燕勞告別黃鶴父母,返回朝鮮戰場。
1954年3月,莊燕勞隨部隊凱旋回國。當時,他所在的文藝小組大部分已犧牲,只有他和幾位受傷的戰友幸存下來。后來,莊燕勞繼續留在部隊工作。他始終沒有忘記犧牲的戰友黃鶴,更沒有忘記當初自己立下的誓言。
后來,莊燕勞將戰友黃鶴的遺愿告知了妻子,希望妻子能夠與他達成一致。莊燕勞結婚較早,不滿30歲就已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妻子黃妊芳非常理解他的心情,并表示愿意幫助丈夫完成黃鶴遺愿。最后,夫妻兩人做出決定:如果生了兒子就送給黃家,生了女兒則自己留著。
1956年10月,這個愿望終于實現了,黃妊芳順利生下一名健康男孩,莊燕勞為其取名為黃子剛。第二年,男孩已一歲半。黃妊芳帶著孩子從蕪湖來到黃山屯溪,提前收到消息的黃家二老早早前來車站迎接素未謀面的孫子。黃家宴請很多親朋好友前來慶祝,小子剛成為了黃家二老的心頭肉,無微不至地進行照顧。由于子剛還小,暫時離不開母親黃妊芳,黃妊芳只能先留在黃家繼續照顧他。
黃家人對莊燕勞夫妻二人充滿了感激,并把黃妊芳當作親女兒一樣呵護,兩家人像極了一家人。作為孩子的父親,莊燕勞每年都會抽時間去看望,期間還幫助黃家解決各種困難。后來,黃子剛逐漸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努力承擔起了照顧爺爺奶奶的責任,雖然生活過得比較艱辛,但黃子剛始終沒有任何怨言。
2010年,紀念抗美援朝60周年之際,莊燕勞受邀參加各種活動。莊燕勞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重返朝鮮,將如今國家的強盛面貌和已實現的戰友遺愿親口告訴黃鶴。直到2013年,莊燕勞終于迎來了難得的機會。莊燕勞受邀去朝鮮參加“抗美援朝勝利60周年慶典”,但到達朝鮮后,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去文工團烈士墓祭拜,無奈只是捧了一把黃土,用一塊紅布包好后帶回祖國,象征著犧牲戰友魂歸故里。
回國后,莊燕勞帶著那一捧黃土來到黃鶴在家鄉的墓碑前,莊嚴地敬了一個軍禮,滿眼熱淚激動地喊道:我的好戰友黃鶴,我已兌現了60年前的承諾,還把你的魂帶回來了,你可以安息了。
面對黃子剛,莊燕勞表示自己沒有后悔,但內心充滿了對孩子的愧疚,抱怨自己沒能盡到一個父親該有的責任。黃子剛一生過得比較艱辛,14歲便輟學在山里務農。60歲時,還在船上打工賣苦力。而黃子剛的兩個哥哥則不一樣,一個是大學老師,另一個是部隊干部。黃子剛從小受父母和黃家人的教誨,保持著良好的心態,始終不忘自己的責任,直到為黃家二老養老送終。
戰爭是何等的殘酷,置身戰場的人承擔了太多,犧牲的人令人無比懷念,而那些活下來的人則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