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軍隊向現代化、正規化的方向邁進。我國于1955年首次實行了軍銜制度。然而,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領導人于1965年突然做出了取消軍銜制度的決定。
直到1988年,我軍才開始實施新的軍銜制度。關于我軍軍銜制度多次決定的實施,背后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1988年,新的軍銜制度作出了哪些調整,為何不設元帥和大將?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隆重地舉行了元帥軍銜和將官軍銜的授銜典禮。正式拉開了全軍授銜的序幕。
由于我軍規模龐大,軍官眾多,又是首次實施軍銜制度,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情況復雜。直到1956年下半年,全部授銜工作才宣告結束。
首次授銜共有64.4萬余名干部榮獲軍銜,包括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 名,少將800名,校級軍官3.2萬名,尉級軍官49.8萬名,準尉11.3萬名。
軍銜制度的實施不僅是我軍部隊走向正規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而且還能夠進一步鼓舞全體將士在軍隊的發展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然而,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的軍銜制度突然又被宣告取消。針對這項決定,1965年5月25日的《解放軍報》做出了這樣的解釋:
經過十年的軍隊發展證明,軍銜制度的實施不符合我軍的光榮傳統,也不利于官兵之間,上下級之間,軍民之間關系的發展。軍銜制度的取消更能夠促進軍官思想的革命化。在過去沒有軍銜制度的幾十年里,我軍照樣取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從這樣的解釋中可以看出,當時把“革命化”的思想擺在了首要位置,不過這只是取消軍銜制度的表面因素。
真正的原因在于我軍對軍銜制度存在思想上的偏差,再加上我軍的軍銜制度在十年的發展中沒有得到完善,針對出現的問題沒能及時有效地解決。
而我軍軍銜制度的實施基本上是按照蘇聯軍隊的標準進行的。以至于中蘇關系惡化之后,一些人認為軍銜制度是資產階級的產物,并不符合我軍的實際情況,因此提出取消的建議。
此外,當時我國的經濟狀況不佳,剛剛把蘇聯的債務還清,國內的發展又急需經濟上的支撐。因此,取消軍銜制無疑也是減輕我國軍費負擔的一種辦法。
1964年,賀龍首次向主席提出取消軍銜制度的建議,主席二話沒說當即就同意了。從1965年6月1日起,我軍便首次結束了軍銜制度的歷史,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不實行軍銜制的國家之一。
全軍官兵摘除所有的軍銜標志,取而代之的是佩戴紅色五角星的帽子和領章。從這之后的二十多年里,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從著裝上看,一般人根本無法分辨其職位的高低。而官兵軍服上唯一的區別在于軍官的上衣有四個兜,而士兵只有兩個兜。
直到1988年,我國才提出恢復軍銜制度,并制定了新的軍銜制度標準。而做出這樣決定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與各國之間的交流變得日益頻繁。軍隊方面的交流自然也不想落后。而在取消軍銜之后,對外的軍事交流中出現了很多不便,甚至影響了與各國的交往,更不利于展現大國軍隊的風范。
第二,軍銜制的取消不利于現代作戰條件下的指揮,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是最好的證明。當時,戰場上的指揮員出現傷亡后,新任命的指揮員因沒有軍銜標志而造成指揮上的不便,部隊出現混亂導致了傷亡。因此,戰后,我軍一些干部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恢復軍銜制度的方案,并上報至中央軍委。
第三,我軍已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軍隊也需要進行改革,要想真正地走向正規化,軍銜制度的實施是必然的。
然而,對于軍銜制度的恢復,我國領導人可謂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并提出了新的軍銜制度。面對新的軍銜制度規定,同樣出現了諸多問題。
當時不少1955年首次授銜的高級將領尚在,他們又該被授予何種軍銜?一些地方黨政部門的干部該不該被授銜?部隊中的大量文職干部又該怎么授銜?
面對這些問題,鄧公明確指出,和平時期,軍銜最高等級為上將,并取消元帥、大將、大尉和準尉軍銜。其中,準尉軍銜是士兵由士官上升至 少尉的一個過渡軍銜,也可看作是士官晉升的最高官階。
曾經被授元帥、大將軍銜的那些將領仍保留原來的軍銜。除退休的高級將領外,曾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將領按上將授銜。
當時共有1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其中洪學智是唯一一位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的高級將領。此外,開國中將張震和秦基偉也被授予上將軍銜。
對于地方黨政干部,由于他們流動性大,工作時常變動,所以我軍便取消了對他們的授銜。這一決定也改變了戰爭年代建立的地方黨委書記兼任同級軍區政治委員的制度。
而新軍銜制度最大的變動是取消了軍隊中 文職干部的授銜,讓多達10萬的軍隊文職干部從軍官中分離出來。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既壓縮了軍官編制,又延長了他們的服役年限,使他們在軍隊中起到了更好的穩定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鄧公指出的和平時期的最高軍銜是上將,這句話本身是帶有深意的。因為缺乏戰爭考驗的將領在和平時期難有說服力,無法與當年經歷戰火考驗的高級將領相比。
如果日后戰爭來臨,那些在戰爭中立下不朽功勛的高級將領不排除會被授予元帥或者大將。所以,我軍新軍銜制度的實施完全是綜合了多方面的因素,也是我軍走向現代化,正規化的重要標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