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海戰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也是最后一次航空母艦對戰,美日雙方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巨大,這一戰后,更是讓“大日本帝國海軍”成為歷史,名存實亡,這就是萊特灣海戰。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這場海戰。
從1943年開始,美英兩國首腦就在華盛頓召開會議,會議上決定為了促使日本盡快投降,登陸日本是非常必要的。而從1942年開始,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失敗后,又先后在馬里亞納群島和比阿克島失敗,已經瀕臨崩潰的他們并沒有打算就此作罷,還依舊在太平洋戰場上茍延殘喘,就這樣,他們的實力慢慢得到了恢復。
但是這個時候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已經發生了變化,盟軍從一開始的防守階段到了后來的反攻階段。正因如此,美軍注意到了太平洋上的菲律賓,菲律賓位于東南亞地區,是日本從東南亞資源輸送回日本的必經之路,這里連接著日本、中國和東南亞地區,擁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因此為了控制日本的海上運輸通道,美國總統決定讓盟軍從這里下手,不僅可以切割日本的運輸通道,也可以在必要時候實現對日軍的包圍。
在下達命令后,1944年10月20日,美軍出動了200多艘各種戰艦和1500多架艦載飛機,其中包括17艘航母,25艘護航航母,而這次盟軍出動的戰艦總噸位就達到了140萬噸。他們想要通過這些戰機掩護地面部隊登陸菲律賓。然而日本也很快就嗅到了這里的危機,在得知盟軍的目標是菲律賓后,日本將自己的全部身家帶上,趕去了菲律賓。
這個時候咱們就不得不說當時日本的海軍。1889年,伴隨著明治維新,日本建立了一支海上武裝力量,被稱為日本帝國海軍。從這支海軍部隊建立后,他們先后參加了中日甲午海戰、日俄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而在前兩次戰爭結束后,帝國海軍的勝利讓他們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軍的海上力量,這當然助長了日本海軍不少囂張氣焰。
不過從馬里亞納海戰結束后,日本聯合艦隊雖然依舊很強,但是他們卻在經歷了一次次失敗后,有點灰心了,士氣低沉。為了鼓舞士氣,日本高層指揮官專門針對這次萊特島海戰制定了一套計劃,他們決定讓航母做誘餌,然后將美軍的主力航母引開,并以陸軍基地的飛機給予其猛烈的打擊,這樣日本的戰列艦和巡洋艦隊就能從菲律賓的另一側登陸海灘,實現對美軍入侵部隊的殲滅。
這一計劃確實挺好,大家都信心十足,認為這次可以借助陸軍力量防守,擊退美軍,畢竟當時日軍的空中戰力已經大不如前,也只能靠計謀取勝。為了能實現自己的計劃,他們也毫不示弱,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富武海軍大將,聯合主力艦隊調集了包括4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航空母艦,9艘戰列艦,19艘巡洋艦,34艘驅逐艦在內共68艘大型戰艦,200架艦載飛機,戰艦噸位達到了73噸,可以說是賭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之后他們按照事先決定好的計劃,將這龐大的隊伍兵分三路,向萊特灣進發,迎戰美國海軍。
10月23日,栗田中央編隊從新加坡出發,向萊特灣進發,然而在經過巴拉望海暗礁的時候,卻突然遭到了2艘美國潛艇的伏擊。這兩艘美國潛艇可不是好惹的,在發現栗田的艦隊后,立即向艦隊發射魚雷,很快就擊沉了日軍艦隊的一艘戰列艦,重創一艘巡洋艦,這就算了,可沒想到,栗田所在的船艦也被擊沉,就這樣,栗田不得不將指揮艦換到大和號戰列艦上。
此時美軍第三艦隊指揮哈爾西收到了消息,并立即指揮第三節隊展開對栗田艦隊的攻擊,于是200多架戰機瞬間從航母甲板上起飛,持續對日軍的艦群發動了空襲,到24日下午,美軍結束了第五輪對日軍戰艦的空襲,日軍損失慘重,兩艘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受到重創,120架飛機被擊落。
在萊特灣四場戰役中,這次錫布延海戰役將日軍耗時五年建造,并號稱“永不沉沒之艦”的武藏號先后被20枚魚雷和17枚重磅炸彈擊中,最后只能葬身太平洋底。而這次海戰美國卻只損失了18架飛機,還有一艘輕型航母和一艘巡洋艦被擊沉,雙方的第一次交手以美軍勝利告終。
然而,就在雙方第一次交戰的24日上午,那個負責引誘美軍主力艦隊的小澤航母編隊也開始了準備工作,他先是按照計劃發送明碼的電報,讓美軍第三艦隊的指揮哈爾西認為,當前日軍的艦隊大部分都已經被美軍空襲重傷消耗殆盡,只留下金德凱的第七艦隊就能應對戰局,因此哈爾西決定這個時候趕緊脫離第七艦隊,自己帶著第三艦隊獨自去消滅小澤艦隊。
這樣一來,美軍確實中了日本的計,不過第七艦隊的指揮金德凱還是比較謹慎的,他一直都覺得這件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將哈爾西調走可能就是日軍的目的,而日軍的真正目標可能并不是第三艦隊,而是他率領的第七艦隊。于是這個時候他一邊向哈爾西發出請求援助的信息,一面繼續和日軍對抗。
而當金德凱反應過來日軍的計謀時,他立即調整艦隊的隊列方陣,他將6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29艘驅逐艦和39艘魚雷艇構成了三道防線,想要利用這一道道防線慢慢消耗日軍主力,同時還可以為第三艦隊回歸爭取時間。
于是在24日深夜,不明情況的日軍悄悄駛入了金德凱布置的第一道防線內,本來以為自己這次能直接痛擊美國第七艦隊,結果卻不小心掉入了金德凱的圈套,讓日軍將主動攻擊轉為被動防守。當他們遭到第一層防線阻擊的時候,采用的是縱列行進,這像極了他們排著隊挨美軍的揍。
而當他們終于努力突破兩道防線的時候,這才迎來美軍的當頭一擊,面對如雨點般的炮彈打出以后,最終日軍就只有一艘驅逐艦逃了出去,其余的都葬送在金德凱的圈套內。而就在金德凱與日軍作戰的時候,美軍第三艦隊同樣在追擊小澤艦隊的過程中取得了勝利。
從10月24日下午4點開始,美軍偵察機發現了小澤艦隊的蹤跡,這個時候哈爾西非常激動,畢竟這次萊特灣戰爭開始后,他還沒有正面與日軍航母對戰,因此在偵察到敵人的蹤跡后,他就立即下命令追擊,因此雙方在萊特灣北部的恩加尼奧角展開了第三場戰役。
第二天上午七點,美軍第三艦隊的200多架戰機起飛,向小澤率領的艦隊進攻,于是日軍也趕緊讓他們的戰機起飛迎戰,可是日軍的戰機航母怎么能和美軍的比較呢?沒過多久,日軍的18架戰機就被美軍擊落,接著航母也被擊沉,負責護送航母的飛機也幾乎全軍覆沒,最終使得4艘航母變成了茫茫大海上的活靶子,到中午十二點的時候,小澤艦隊的航母也已經基本覆滅,下午一點,日軍的最后一艘航母瑞鳳號也被擊沉。
值得一提的是,在25號這天,日本曾經參加過偷襲珍珠港的6艘航母已經全部在太平洋上被擊沉,時隔不到三年的時間,美軍終于報了這個仇。
就在美軍第三艦隊重創小澤艦隊的時候,金德凱的第七艦隊卻遇到了麻煩事,在第一次交戰時被擊退的栗田戰隊又回來了,第七艦隊與其在薩馬島海域相遇。此時的栗田還沒明白美軍第三艦隊已經上了他們的當,所以一開始還不敢隨意和第七艦隊開火。
這個時候金德凱意識到,如果對方及時進攻,那么第七艦隊一定會被日軍拿下,這個時候他只能先迷惑敵人,同時再次聯系第三艦隊回來支援。因此,他立即命令第七艦隊放煙霧彈,同時發射魚雷,這樣敵人就摸不清這邊的情況了,確實,栗田在注意到煙霧彈的時候,并不能準確判斷美軍情況,而他們只能一邊躲避魚雷一邊繼續查看對方情況,就這樣,日軍進攻的最佳時間被金德凱拖住了。
而另一邊的哈爾西似乎還處在與小澤交戰的喜悅中,壓根不知道這邊的危險情況,這使得金德凱不得不直接聯系到哈爾西的上級領導,最終在上級領導的指揮下,哈爾西才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并立即命令第三艦隊支援第七艦隊。
可是這個時候栗田已經知道金德凱的計謀了,于是便立即調集火炮精準打擊美軍,甚至還出動了臭名昭著的神風特攻隊,以自殺式的方式來對抗美軍,在這種情況下,美軍的多艘軍艦被擊毀擊沉。然而此時本來有能力拿下金德凱第七艦隊的栗田卻以為日軍此時已經毫無勝算,命令艦隊撤退,就這樣,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戰萊特灣海戰終于落下帷幕。
這次日軍傷亡慘重,不僅損失了重要的海上力量,還有超過一萬人死傷,而美軍卻只有一千多人死傷,且海上力量依舊強大且損失較小。從這以后,美國海軍已經成為海上霸主,而日本帝國海軍卻走向了覆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