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基層,指農村。
我之前文章說過,真正的千年未有之變局,不是改朝換代,更不是大國博弈,而是農村的虛弱、甚至消失。迄今為止,中國幾千年文明傳承,真正的基礎都是農村。我個人對農村的感情非常之深,因為我生于斯長于斯,無數次夢回那里。
農村的虛弱,根源在于人口的流失。除了春節幾天,農村基本上只有老人,名副其實的空巢,哪怕現在很多農村都蓋上了兩三層樓房。恰恰是春節這幾天,訴說著農村的脆弱。
毫無疑問,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很多人都從城市回到農村。所以在春節前后,農村會恢復人氣。但也恰恰是春節那幾天,返鄉人聚集到一起,開始了賭博。
麻將與牌九,是賭博的兩大基礎。
有人在一個春節,會把一年的血汗錢,在牌桌上揮霍掉。
大部分返回農村的群體,在城市里都是農民工,從事最基礎的工作,用汗水換取生存的碎銀。這種情況,理當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金錢。然而實際情況不是這樣,他們坐上牌桌后,汗水換來的金錢似乎一點也不重要了,一年的辛勞往往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當然有人解釋說,這種情況是因為在城市壓抑久了,回到鄉村放縱瀟灑一把。其實并不是這么回事。在我的記憶中,農村的賭,從沒有斷絕過。
我童年那會兒,大約30年前,那時候的人們尚未開啟打工潮,鄉村賭局就一直不斷。我記得當時賭博的主力是我爺爺那代人(這里說下,我爺爺從不沾牌),當時經常有派出所到鄉下抓賭。
大約20年前,人們開始進入城市打工。平時賭局相對平淡,一到春節賭局便會擴大,只是那時的賭局主力變成了我父親那代人。
如今的春節賭局,主力變成了八零后和九零后。
通過這個時間線,大致可以判斷,賭局的主力是25歲到50歲之間的青壯年。太年輕的,還沒有沾染賭博的習慣。年紀老了,賺不到錢了,就沒法繼續賭了。
簡單來說,一代又一代的鄉村青壯年,成了賭局主力軍。這是一個非常悲哀的故事。這說明,鄉村教育與文化存在巨大的問題。賭局猶如漩渦,麻痹人的心智,荒廢人的光陰,而且是地頭蛇的溫床。春節期間,很多青壯年下了酒桌轉身就上了牌桌。
現在的事實已經逐漸明顯,賭局是廢掉鄉村的毒瘤(之一)。城市化運動,讓青壯年離開了鄉村,同時也讓他們離開了潛在的賭局。如果沒有城市化進程,鄉村的賭風會更盛。現在國家提重振鄉村,必須先剎住賭風,讓返鄉的青壯年離開賭桌。
賭風不止,鄉村難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