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晚又在一片吐槽中落下帷幕。
每年的春晚,唯一不變的就是難看,今年的春晚尤甚。十個節(jié)目有八個是舞蹈類節(jié)目。幾個小品和相聲都難言滿意?!督鑲恪房胺Q開創(chuàng)了小品的新境界,18人輪番上陣,人數夠多,畫面夠唯美,戲曲也足夠藝術性,但卻缺乏小品最核心的賣點:逗人一笑;沈騰馬麗的小品《金龜婿》是本場晚會唯一值得看的節(jié)目,但與以往的沈馬小品相比,檔次不止下降一個,題材不錯,前期笑點也足,但結尾潦草,有虎頭蛇尾之感;另一小品(名字忘記了,鎮(zhèn)長下達的命令,下級層層加碼)完全就是說教小品,沒有笑點;
而相聲節(jié)目更是災難,年年上春晚的岳云鵬再次貢獻災難級節(jié)目。如果一個表演者不是靠作品走紅,而是靠吐槽帶來流量,那是對這個表演者的最大侮辱。
“江郎才盡,黔驢技窮”,用來形容春晚再合適不過。早期的春晚以“敢說話”著稱,小品、相聲等語言類節(jié)目占比較大,在逗人捧腹大笑的時候絲毫不會有教育寓意;那時候盡管電視不多,但好作品口口相傳,時至今日依然奉為經典;
而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fā)展,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源泉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們也可以理解,如今在好笑的梗都已經在網絡上流傳開來,要想在春晚舞臺上創(chuàng)造新梗已經非常困難了。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春晚的演員需要花費數月甚至一整年的時間來訓練,只為了在春晚舞臺上給到最好的呈現效果。但很遺憾,對于大多舞蹈類節(jié)目,全國大部分觀眾其實都沒有藝術細胞,盡管舞蹈看起來很優(yōu)美,但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沒有幾個。
再則,每年的春晚從人力、物力、財力都耗資巨大,有時甚至還開了多個分會場,這都是不菲的成本投入,如果花費巨資和時間成本卻得不到廣大國民的認可,是否應該深思一二。
如果有人問:“你對春晚有什么建議”?廣大網友估計都會調侃“建議春晚別辦了”!這當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基于當前春晚的困局所引發(fā)的。
當然,春晚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中國十四億國民,目前依然有將近一半的國民有看春晚的習慣,蛇年春晚收視率更是達到了33%,這是任何電視節(jié)目都無法企及的高度。盡管可能多數人只是打開電視聽個聲音,但這也是春晚存在的意義。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點評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