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分析過,俄烏戰爭、中東風云和亞太戰場,三者都是相互聯動,且美國歷屆總統都是政治上的“老狐貍”,拜登的策略是不要激怒俄羅斯,避免俄烏戰爭升級,但普京打烏克蘭卻絲毫沒有手軟,特朗普是俄烏和談,頗有呂布風范,本人平生不好斗,最愛解斗。
別看拜登和特朗普表現大相徑庭,但都是為了美國利益,在過去15個月里,中東戰火不斷,以色列跟哈馬斯、真主黨等武裝組織激烈交戰,伊朗和也門胡塞武裝也卷入其中,可隨著各方達成停火或和解,這場大戰暫告一段落,美國立刻將以色列的大量武器投入到烏克蘭戰場。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美國將以色列庫存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空運到波蘭,之后再援助烏克蘭,從這輪中東大戰可以看出,抵抗陣線雖然打的頑強,但給以色列造成的損失是有限的,面對各種無人機和導彈,以空軍的“大衛投石索”“箭式”“巴拉克”和“鐵穹”防空系統,組成了四層立體防空網,可以攔截大部分空中威脅。
可服役多年的數百枚美制愛國者防空導彈即將淘汰,美國C-17運輸機已將第一批90枚愛國者防空導彈空運到熱舒夫空軍基地,計劃進行技術升級后交付烏克蘭,但內塔尼亞胡明確表示,以色列并未直接向烏克蘭提供軍援,是將淘汰的裝備出售給美國,言外之意是美國援助烏克蘭,與以色列沒關系,從歷史淵源來看,以色列和蘇聯曾并肩作戰,加上本土有200多萬人說俄語,如果真的想援助烏克蘭,從真主黨繳獲的十幾萬武器才是最傷普京的。
明明特朗普喊話普京和談,普京和澤連斯基也希望和談,可為什么美國還是要保護烏克蘭呢?無論是停火協議還是和平協定,且俄羅斯根本不會管什么協議,《布達佩斯備忘錄》明明是保護和尊重烏克蘭領土主權,但普京先是14年奪克里米亞,22年全部開戰烏克蘭。
從俄軍輕松戰勝烏軍,到雙方死傷幾十萬才打到紅軍城,一個國土面積達數十萬平方公里、人口數千萬的烏克蘭,距離莫斯科僅600公里,如果北約徹底武裝后,無論澤連斯基是不是總統,都會向俄羅斯奪回失去的領土,雙方心里非常清楚,俄羅斯不會管什么協議,一開始只要頓巴斯,后面要烏東四州,現在又要7.8個州;烏克蘭也非常清楚,這些領土都是我的,不恢復到開戰前,決不罷休。
所以俄羅斯已經全面啟動戰時軍工體系,德國、波蘭、英國也紛紛恢復和擴展軍工產業,烏克蘭更是沒有停下腳步,軍工業正快速復蘇,計劃在今年生產多達3000枚巡航導彈,無論是俄羅斯、烏克蘭,還是歐洲國家,都在加強軍事準備,所謂的和談協議,至今連影子都沒有,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讓歐洲意識到,美國根本不可靠,今天可以放棄烏克蘭,明天就可能放棄整個歐洲。
這幾年,美國的全球戰略看得是一清二楚,“內病外治”幾乎成了標配,國內矛盾積壓得越來越多,社會撕裂、經濟增長疲軟、債務危機頻發,怎么辦?找個外部目標來轉移壓力,相比于之前針對俄羅斯、伊朗等對手,特朗普這次直接把槍口對準了自己的盟友,逼歐盟掏更多軍費、對加拿大揮舞關稅大棒、甚至連丹麥的格陵蘭島都想搶。
壓力轉移完,國內問題始終要解決,可俄羅斯跟中國能答應嗎?先說俄羅斯,拜登成功挑起俄烏戰爭,大大消耗量俄羅斯的經濟實力,也達到了布熱津斯基當年的目標,說合作又太弱,連奧巴馬都說俄羅斯已經到了二流國家,還是能源和武器,無法削弱美國;可不合作又太強,那只能削弱俄羅斯,繼續分裂成歐洲、西伯利亞、遠東三個部分,無法再威脅美國,最好讓歐洲跟俄羅斯自相殘殺,防止俄歐一體化。
在中國方面,那就是另一套思路,布熱津斯基原話非常明確,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不能是簡單地“遏制”或“遷就”,應該把中國納入亞洲地區合作框架,最終讓美國繼續掌控全球,但特朗普不信,在第一任時期直接打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結果怎么樣?
非但沒讓中國崩潰,還加速了中國的產業升級,特別是2016年南海對峙時,美國在關鍵節點敗退,讓特朗普徹底認清一個事實——亞太的攻守之勢已經逆轉,美國再怎么折騰,也無法真正圍堵中國,日本擺爛,韓國搖擺,美國想在亞太搞事情,連幫手都越來越少。如今,美國要是真的在亞太挑事,恐怕得先問問自己——到底還剩多少勝算?
所以特朗普上臺后,頻繁對中國示好,最直接的就是不給中國加關稅,目的是完成大北美洲的統一,拿下格陵蘭島,控制北極航道,卡住歐洲能源命脈,無論是中東還是俄烏戰場,歐洲、烏克蘭和以色列等盟友,都要找美國買武器裝備,等一切問題解決好了,時機一到,再次重出江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