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古典小說當中,看一個武將的武功有多高,先要看他的武器有多重。
在《三國演義》中,最有名的武器,莫過于關云長的青龍偃月刀,后世民間又稱作“關王刀”,重達八十二斤。
這把刀在《說岳》中出現,已經傳到了關玲的手中,關玲本身并不以力量見長,將這把八十二斤的關王刀舞的已是虎虎生風。
而《說岳》中,有很多力大無窮的將領,力量都遠在關玲之上,用的武器也比關王刀重。本文將盤點《說岳》中六柄最重的武器,并且以重量進行排名。
第一名,鎦金鏜
鎦金鏜一百二十斤,是金將山獅駝的武器,山獅駝力大無窮,是《說岳》中第一大力士。
山獅駝曾對戰牛皋,牛皋揮锏打來,山獅駝舉鏜一梟,將牛皋手中的锏直接震飛。
山獅駝對戰王英,王英舉起大砍刀砍來,山獅駝用鎦金鏜架開刀,一連幾鏜,殺的王英渾身是汗。王英是王貴的兒子,綽號“小火神”,長得身強體壯,也招架不住山獅駝的力道。
山獅駝對戰關玲,山獅駝一鏜打過來,關玲舉起青龍偃月刀一架,頓覺力道十分沉重。山獅駝一連十來鏜,關玲招架不住敗走。
關玲是一流高手,刀法純熟,之所以戰敗,并不是因為招式上的破綻,完全是因為山獅駝的力道太大,致使關玲招架的太吃力。
第二名,紫金錘
紫金錘一百二十斤,是金將粘得力的武器,粘得力力大無窮,實力和山獅駝相當。
粘得力先是對戰牛通,牛通舉刀向他砍來,粘得力舉起紫金錘,架開刀,然后一錘向牛通打來。牛通趕忙舉刀招架,只聽“格鐺”一聲響,牛通被震得兩臂麻木。粘得力又是一錘掄過來,牛通已經連刀都舉不起來了,趕忙向旁邊一閃,結果跌下馬來。
粘得力對戰牛皋,牛皋一锏打過去,被粘得力一錘梟開,然后舉錘打來,牛皋將雙锏往上一架,結果兩手的虎口都震開了。
粘得力又曾大戰十員小將,這十員小將招架不住,紛紛敗走。在這十員小將當中,也不乏大力士。比如余雷,余雷是余化龍的兒子,是個身長丈二的彪形大漢,手中兩把鐵錘有巴斗大小,力量能夠倒退雙馬。
如此彪悍的力量,十個人圍毆一個,竟然還打不過,可見粘得力的力量有多恐怖。
第三名,九股托天叉
九股托天叉重百十余斤,只比紫金錘、鎦金鏜差不到十斤,是董耀宗的武器。
董耀宗是董先的兒子,長得身材高大,面如鍋底,力大無窮,人送綽號“卷地虎”。
第四名,混鐵棍
金將斬著摩利之,使一條混鐵棍,重達百十余斤,和九股托天叉相當。
斬著摩利之是一流武將,可惜命苦,連施展的機會都沒有,稀里糊涂的死在了牛皋锏下。
第五名,銀錘
岳飛之子岳云,從小膂力過人,后來得神明夢傳一套錘法。
岳云便讓家將去打一對銀錘,先是打了一對三十斤重的,岳云嫌太輕,讓家將重新打造,直到換了一對八十二斤的才趁手。
書中說是“一對”八十二斤的,不知道是兩柄加起來八十二斤,還是兩柄都是八十二斤。如果兩柄都是八十二斤,那加起來就是一百六十四斤,比鎦金鏜都重四十四斤。
想想也不太可能,岳飛和關玲打平手,銀錘和青龍偃月刀相同是比較合理的。所以,綜合判斷,岳云應該是一對銀錘合計八十二斤,排名第五。
第六名,青龍偃月刀
略。
《說岳》中的大力士有很多,但是大多數的武器,書中都沒有說明重量。從力量對比來看,武器重量超過八十二斤的應該還大有人在。
比如金兀術的畫雀斧,金兀術能舉起千斤重的鐵龍,力量肯定不輸于關玲,他的畫雀斧應該也比青龍偃月刀重;再比如陸文龍的兩桿六沉槍,陸文龍有千斤膂力,六沉槍也是以重量命名的,重量很可能也不下百斤;再比如高寵的鏨金虎頭槍,能將千斤重的鐵滑車挑飛,恐怕也不下百斤。
所以,如果全部排列的話,青龍偃月刀的重量恐怕排不進前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