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到手機,從橫屏到豎屏,從圍觀到參與——春晚還是那個春晚
每個國人的記憶中,都有一個講了42年的春晚故事。到除夕夜與家人一同圍坐看春晚,是刻進DNA里的年味儀式感。但比起集體圍坐在電視前盯著一塊屏幕,打開手機「豎」著看春晚,也是被不少人選擇的「賽博新年俗」。
隨著收視習慣的改變,春晚的陪伴方式更加靈活和多樣。2022年,春晚豎屏直播上線,為全球華人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春晚視角。制作團隊在春晚后臺新增了8個單獨的機位拍攝,還增設了「寵粉視角」拍花絮,呈現更多明星嘉賓臺前場后的狀態。
收視習慣、受眾群體與傳播載體共同變化,也讓「超輕化」直播在廣電領域成為一種必然趨勢。2025年,蛇年春晚繼續整新活兒。
這一次舞臺幕后不再只有重型專業攝像機,當在朱廣權的春晚探班vlog里看到vivo X200時,傳統廣電人集體瞳孔地震——原來拍幾億人觀看的國家級、國民級晚會,真的可以用上手機直播。
一、首次「手機」直播春晚,含金量有多高?
今年除夕,微信視頻號「央視文藝」改名「春晚」直播豎屏版本的晚會。這一次,不止節目「豎」了過來,還實現了豎屏與橫屏的結合、主舞臺與后臺的同步播出。上下分屏的播出方式,充分利用豎屏優勢調動起觀眾的視聽感官,讓節目更有層次,沉浸感也更強。
上方的屏幕仍是傳統的春晚主舞臺,帶給觀眾每個精彩的舞蹈、歌曲及演員表演。下方的分屏,是由vivo X200系列手機采集和傳輸的后臺音視頻內容。這樣一來,觀眾不僅可以看到臺上的精彩演出,還能同步看到演員候場、幕后花絮,甚至是演員退場時的小細節。
這些在傳統電視直播中無法呈現的畫面,賦予了春晚更多的溫度與人情味。也讓我們有機會360°無死角看春晚,共同創造出更多「熱梗」和名場面。
臺上,小品《借傘》重溫經典,掀起了一波「回憶殺」。「國民CP」趙雅芝與葉童在《新白娘子傳奇》播出34年后于春晚合體,讓許多觀眾在電視機前紅了眼眶。臺下,vivo X200記錄下了趙雅芝退場后在后臺和葉童告別、向鏡頭招手致意的一幕,更將這份跨越時空的重逢與溫情定格為了永恒的記憶,讓無數觀眾的心中涌動著感動與懷念。
張藝謀執導的《秧BOT》更是將傳統秧歌與仿生機器人巧妙結合,表演結束后,演員「攙扶」機器人退場的溫馨畫面意外走紅,成為晚會的一大亮點。此外,主持人撒貝寧的眉毛也引發了不少調侃,被比作蠟筆小新。而他則大方地在后臺卸妝自證,展現了自己天生的濃眉大眼,這一細節更讓這屆春晚充滿了「人情味」。
為了讓大家看得更過癮,vivo與春晚團隊不只是度過了「燒腦」的一夜。作為國內技術系統參與人員最多,技術資源投入最大的直播項目之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的直播難度被認為是業界最高。其特點就是時間長、范圍廣、工種雜、人員多。
在春晚的舞臺上沒有NG重來,沒有信號重連,還要接受全球十幾億雙眼睛的關注。所需團隊的規模之所以如此龐大,就是為了讓直播足夠安全、穩定。對于一場跨度四小時,清晰度達到4K,覆蓋數億觀眾的晚會而言,啟用手機直播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
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就曾坦言,「準備一場春晚需要一年」,幾乎是上一場剛結束,下一場又開始。這句話將春晚的高標準、嚴要求詮釋得淋漓盡致。有春晚直播團隊成員曾表示,直播前節目要進行10次「全要素」聯排。通過不斷地反復,把各個工種的每一步操作都變成下意識的肌肉記憶。
為什么明知道很難,還要嘗試用手機播春晚?為工作人員減負是核心目標。往年攝影師都抱著5斤重的設備,在晚會后臺參加「鐵人三項」。而今年,vivo直接把「負重訓練」降級成了「散步模式」,把4小時不間斷拍攝從體力活變成了技術活。
對比攝像機,在直播過程中,手機能更快速地調整拍攝角度,適應不同的現場需求,減少了設備搬運和安裝的復雜度,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也幫助團隊在直播過程中更專注于內容的呈現。
在春晚彩排的探班vlog中就可以看到,傳統攝像師扛著“麒麟臂套餐”揮汗如雨時,隔壁舉著vivo X200 Pro的朱廣權不僅能輕松完成復雜的運鏡,拍出來的畫面還滿足了直播所需的畫質超清、不抖不虛、色彩鮮艷等特質。
鏡頭前的毫不費力,源于研發時的竭盡全力。基于總臺的色彩標準進行優化,vivo技術人員與央視技術人員長達數月的深度聯調,實現了手機機位與不同型號攝像機的色彩一致性。這也得益于vivo X200能打的影像實力,其擁有的原生硬件級HDR能力,4K 60fps杜比視界HDR標準帶來「超清晰」的畫質,讓其完美代替攝像機,勝任春晚直播。
在防抖、對焦和穩定性上,vivo結合藍圖影像系統和多年積累的影像能力,與央視技術人員深度合作,使其防抖和對焦穩定性達到總臺春晚的要求,實現「拍得穩」又「對得準」。
vivo的自研影像、自研通信和整機小型化、輕量化的特質,實現了高「減負」,高「機動性」。「超輕便」的vivo X200不僅幫助攝影師減輕了重量負擔,還提升了整體機動性。在舞臺幕后,vivo把數億名觀眾看不見的技術長跑,壓縮成了掌間方寸的優雅從容。
二、從大到小,當手機進階「廣電級」
技術挑戰之外,直播春晚更考驗的是手機設備在極限條件下的「反脆弱」能力——在高壓、長時間、大規模的直播場景下,是否能夠保持極致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春晚豎屏直播的內容制作時,vivo與央視春晚團隊遇到的最大困難,也是保證長時間的直播流暢性與穩定性。
為了滿足春晚8小時不停播、不卡頓的極限要求,vivo用了超過兩個月,組織了多位影像專家和網絡專家,利用vivo自動化拍攝機器人進行24小時不間斷素材拍攝,并通過自研的圖像自動檢測技術,實時監控錄制過程的流暢性和畫面品質的穩定性。
在調試過程中,vivo自研的自動測試AI機器人能夠高效執行各項技術指標測試,如網絡穩定性、視頻傳輸速度和畫面質量等。它通過自動化的方式,進行多輪測試,并根據實時反饋進行參數調整,確保每個環節都達到最優標準。
解決了長時間直播的問題,還需要手機網絡通信在8小時里始終穩定。尤其在春晚這樣的大型直播活動,任何細微的網絡波動都可能導致畫面卡頓、掉幀甚至斷線,嚴重影響觀眾體驗和節目整體效果。
對比傳統的專業攝像機,手機直播的核心優勢不僅僅「輕」,更多體現在通信能力上。在春晚這樣的大規模、長時間直播的場合,vivo X200系列的雙5G技術展現了手機通信的強大優勢。
主芯片負責抗干擾傳輸,副芯片實時掃描最優頻段,遇到信號擁堵秒切備用通道。通過更大的帶寬和更強的信號接入能力,有效解決信號擁堵問題,確保每一幀畫面流暢傳輸。
同時,vivo X200系列搭載了寰宇信號放大系統2.0,通過自研射頻增強芯片提升了15%的信號接收能力,這在信號密集和網絡壓力大的環境中尤為重要。春晚現場有近千名工作人員和數千名觀眾,信號覆蓋需求極大。
面對這種高密度的信號環境,vivo X200能夠有效解決信號盲區問題,保證網絡的穩定性,避免信號干擾和傳輸延遲,從而確保直播過程中的流暢用戶體驗。
此外,vivo X200系列搭載的寰宇信號放大系統2.0,還支持高移動性環境中的穩定連接,例如地鐵、高鐵等快速移動的場景。在這些極限環境下,vivo X200系列都能夠保證持續的網絡穩定性和高速數據傳輸,突破了手機直播的傳統限制,推動了「超輕化」直播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過去「電影級」,是手機產品宣傳時的常用詞。而這一次,在vivo與央視的共同努力下,為手機開辟了一條「廣電級」賽道,證明了手機也可以是「攝像機」。
三、從山頂到春晚,vivo闖出新賽道
各種壓力和挑戰面前依舊能夠立得住,打破手機直播的「天花板」,正是vivo X200系列所展現出的技術實力。春晚導演組敢把「生死鏡頭」交給手機,vivo也完成了「8小時不翻車」的軍令狀,開啟一場雙向奔赴的「技術聯姻」。
去年上市的vivo X100 Ultra以及X200 Pro,就通過「2億長焦超清晰,山頂也是VIP」,被網友評選為年度「演唱會神器」,在娛樂場景替代掉了單反。到了2025年,vivo再度突破自我,挑戰巔峰級難度——春晚直播,讓這一屆年輕人能夠一手搓麻將,一手刷豎屏直播,電視上看主舞臺,手機上盯愛豆直拍,實現“立體式”追春晚。
從「山頂」到「春晚」,vivo的逆襲劇本早有伏筆。從2019年開始,vivo就設計了技術「長賽道」,堅持長期技術投入,深耕核心領域,并且不盲目追逐短期的技術噱頭。當別人在參數軍備競賽里內卷,他們默默把影像、通信、AI等技術賽道擰成一股麻繩,最終脫穎而出。
vivo跨界廣電領域,也為同行帶來了一個嶄新的思路,也給市場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當智能手機的能力足夠強大時,何嘗不能在更多的專業場景中取代傳統設備?
當前沿技術在一個小小的手機里集結編隊,推動的「超輕化」直播革命,也向我們展示了智能手機的未來,早已不再是「輕巧=妥協」,而是「輕巧=進化」。隨著技術的應用邊界不斷拓寬,vivo等品牌的努力正在推動智能手機,逐步完成從「消費品」向「生產力」、從「娛樂工具」到「專業設備」的轉型。
從電視到手機,從橫屏到豎屏,從圍觀到參與——春晚還是那個春晚,但技術的浪漫在于,它總能把不可能的腦洞,變成一代人「爺青回」的集體記憶。或許在多年后,我們不僅會回味蛇年春晚的經典節目與感人瞬間,還會談論起vivo用一掌見方的方寸之地,撬動傳統視聽的千鈞重擔的那個除夕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