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核威脅,偉人選擇“硬碰硬”!
1949年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曾8次面臨核威脅,在那段歷史之中,敵人的核訛詐,就如同一把鋒利無比的刀,時時刻刻懸掛在我們的頭上,而且一次比一次驚險,一次比一次岌岌可危。
不過這樣的威脅,非但沒能嚇到革命先輩們,反而給我國提供了無盡的動力,可見在那個時代所承受的,遠比我們的想象 要多很多,那么你知道這8次核威脅,都是來自哪里的嗎?我國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美國6次核威脅,第一次
1950年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次面臨的核威脅是來自美國,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一路勢如破竹,直接便將南韓軍隊打到了釜山地區,而南韓背后的美國,也由此找到了插足朝鮮半島的勢力范圍,于是一張由資本主義化成的霸權之手,浩浩蕩蕩的向朝鮮奔赴而來。
1950年8月,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甚至還向關島的美軍基地,派遣了20架B-29戰略轟炸機,美軍此舉,一方面是為了確保戰爭的萬無一失,而另一方面就是為了防備我國,甚至為了達到震懾的目的,還喊出了“如果中國出兵朝鮮,那么我們將會使用核武器對中國打擊”。
這是我國第一次受到美國的核威脅,也是從那一刻起,我國領導人深刻認識到了,核武器對我們的重要性,也從此時開始埋下了擁核的決心。
而朝鮮半島戰爭這邊,自美軍加入南韓軍隊后,朝鮮軍隊就在美軍的鋼鐵洪流之下,連戰連敗根本就無法抵抗,甚至幾近被打到消亡的狀態,戰爭的硝煙也逐漸蔓延到了我國的身上。
毛主席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如果任由美軍肆意妄為,侵害我國的邊境安全不說,還會為以后中國的和平發展,留下嚴重的隱患,于是在主席的再三思考 慎重考慮下,最終定下了抗美援朝的偉大戰略決策。
抗美援朝 我國遭到美國第二次核威脅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不懼核威脅,雄赳赳 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隨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加入,朝鮮戰爭的局勢也隨之扭轉,從一開始的美軍,狂妄叫囂著圣誕節前結束戰斗,到連連敗北步步后退,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卓越戰績,不僅一舉震驚了世界,也讓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重新認識了什么叫做中國。
隨著現實的拳頭狠狠地扇在美軍的臉上,美國總統杜魯門再一次坐不住了,甚至為了維護美國利益,穩定朝鮮戰爭的局勢,于是再一次開啟了核威脅。
抗美援朝時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曾公開表示稱,“當前的美國 正在積極考慮,是否對中國和朝鮮使用核武器”。而且為了不讓社會輿論的壓力,影響到自身的政治生涯,杜魯門還直接把核武器的使用權,交到了美軍上將麥克阿瑟的手中。
抗美援朝 我國遭到美國第三次核威脅
此時的麥克阿瑟正承受著,這輩子有史以來最強的敵人,本想著用朝鮮戰爭,來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完美收官禮,卻沒成想卻變成了步步維艱,甚至還為此鬧出了大笑話,而此時核武器的使用權交給麥克阿瑟,可見杜魯門的用心是多么的險惡。
而得知消息后的毛主席,也是十分的震怒,但毛主席深知示敵以弱的危害,所以不但沒有屈服在美軍的核威脅之下,反而還給出了堅定的回應,“你打你的原子彈 我打我的手榴彈,最終我一定會戰勝你”。插旗 沖鋒 拼刺刀,志愿軍兇猛的攻勢,宛如一頭猛虎逼得聯合國軍節節敗退。
麥克阿瑟也意識到,在常規戰中聯合國軍,根本就不是志愿軍的對手,也完全占不到任何的上風,所以在各部門指揮官,對戰爭的事態經過最后的評估后,1950年12月24日,麥克阿瑟便向美國,提交了一份“對朝鮮核中國使用核武器打擊報告”。
這份報告中表明,美軍將要動用34枚核武器,對我國的山東地區、東北地區,朝鮮北部以及志愿軍前線,進行多次核轟炸打擊,以此來換取朝鮮戰爭的最終勝利。
不久后首批核武器,從美國運送至沖繩島美軍基地,這也是自朝鮮戰爭開始,我國所面臨的最大核威脅,甚至麥克阿瑟還喊話稱,要求志愿軍退出朝鮮戰爭,否則將會實施毀滅性的核打擊。
雖然美軍的核威脅非常犀利,但毛主席早已看透了核威脅的本質,只要不怕打核戰,才能讓核戰打不起來,隨后毛主席下令志愿軍,利用朝鮮山地充分修筑防核工事,同時還用更加強硬的態度表示,“志愿軍將會戰斗到美軍撤離朝鮮為止”。
美軍的核言論,沒有嚇到中國,反而嚇壞了歐洲眾國,英國前首相艾德禮,還親自質問杜魯門,同時要求美軍不能用核武器觸怒中國與蘇聯,面對盟友的一再質問,美軍也只能作罷緊急叫停了核威脅。
抗美援朝 我國遭到美國第四次核威脅
1952年朝鮮戰爭步入僵持階段,雙方也開啟了長期間的談判,但是高傲的美軍依然不想承認自己的失敗,于是便一直在談判桌前徘徊,而此時的志愿軍空軍也小有成軍,美軍向來對制空權十分在意,于是又一次動起了核武器的念頭,但是國內外反對的聲音居高不下,再加上害怕我國與蘇聯的報復,于是最終也沒能成功。
抗美援朝 我國遭到美國第五次核威脅
1953年7月,雙方對于停戰協議基本達成共識,僅剩的一些小細節等待商榷后,朝鮮半島就能迎來最終的和平,但是美軍表面希望停戰,但背后卻又一次制定起了秘密核計劃,在短短幾年的朝鮮戰爭中,美國一共對我們進行了五次核威脅,但這五次核威脅,非但沒能打擊到我國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還為我們奠定了大國道路的堅定基石。
“炮擊金門”美國第6次核威脅
1953年7月27日,雖然美軍正式簽署了停戰條約,但是美國對我國的核威脅,非但沒有停止反而變本加厲,1958年美軍為阻止我國統一,在關島部署核武器,揚言若中國武力統一臺灣,美國將動用核武器,這是美國第六次向我國進行核威脅。
此前為動用核武器,還在國際上故意詆毀抹黑我國,說我國是好戰的危險政權,而我國為了獲得國際上的支持和認可,我國的周總理不惜危險,親自出席萬隆會議,在會議上,周總理不僅向世界表面了中國和平的態度,還再次重申了臺灣是中國的領土的事實。
美國眼見無法在國際上抹黑中國,于是就動起了核武器的念頭,當時的美國不顧中國強烈反對和抗議,公然向臺灣出手了大量先進軍隊,對我國的主權安全造成嚴重侵害,毛主席得知后為予以反擊,于是就下達了炮擊金門的命令,而美軍為了給盟友樹立形象,于是就將核轟炸機部署到了關島地區,擺出一副隨時都有可能投放核彈的姿態。
不料卻被毛主席巧使妙計輕松化解,毛主席利用赫魯曉夫訪問中國時期,向美國表示,中國已經做好大打核戰的準備,而美國則害怕中蘇發起的核報復,于是最終無奈放棄了核戰的想法。
以上便是美國對我國圖謀的6次核訛詐,雖然當時的我軍的武器裝備無法與美軍相庭抗禮,但我軍在面對核威脅時,依舊不卑不亢,甚至還能將你打翻在地。
“英國為阻止我國收復香港”第7次核威脅
其實在此之前,我國還遭受過英國的核訛詐,1956年英國我阻止我國收復香港,于是就秘密制定了核轟炸計劃。
起初英國打算在新加坡儲備48枚核彈,同時也開始了針對中國的核打擊訓練,此前英國為了能達到核轟炸的覆蓋范圍,還在東南亞殖民地地區,修建了可以起降的大型轟炸機機場。
甚至為了計劃能夠順利地實施,英國還同美國進行了秘密聯合,打算一同對我國實施核轟炸計劃,但是原子彈這種武器,危險系數極高 一旦泄漏那就是史詩級災難,所以英國的計劃,就遭到了大部分東南亞國家的反對和抗議,于是這一計劃也便不了了之。
當然我國那一聲震天動地的爆炸,也是英國最終不敢動手的重要原因,雖然毛主席憑借著過人的政治智慧,讓新中國數次停過了核威脅,但是毛主席深知核武器的重要性,于是就提出了就算勒緊褲腰帶,中國也要搞出原子彈!
終于1964年隨著羅布泊上空,一聲響徹云霄的龍鳴,中國成功邁入了世界第五個擁核國家,而隨著這聲震天動地的爆炸聲后,美國的核威脅也從此胎死腹中。這是底氣,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籌碼。
而當我國擁有核武器后,卻面臨過一次最為嚴重的核威脅。
1969蘇聯核威脅“珍寶島沖突”
1969年中蘇珍寶島沖突,蘇軍欲趁其不備入侵我國珍寶島,結果卻慘遭解放軍猛烈反擊,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隨后大怒,于是就公布了一份“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計劃。
此計劃中顯示,蘇聯欲動用超過300枚原子彈,對我國東北地區以及我國的首都北京,和很多的重工業城市,實施毀滅性的核打擊計劃,一時態勢非常緊張,這也是我國所面臨的核威脅當中,最嚴重的一次威脅。
而我國的反擊也十分迅速,立即進入一級戰備裝備,全面開啟全民皆兵模式,同時“深挖洞,廣積糧”,隨后毛主席更是提出了史無前例的換家戰術,最終讓我們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這一階段。
如今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我們已經擁有了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我們不愿爭端 但也從不懼怕麻煩,回顧那段歷史雖然充滿了艱辛,但是也要感謝那些激勵著我們前進的“敵人們”,同時 感謝先輩們為我們打開了盛世繁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