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自古以來,恩將仇報的事情舉不勝舉。在這種情況下,真的傷透了做好事的人的心。
唐太宗時期,有一個姓李的縣官。他年輕,心善,正直,且有李唐的血統,深得老百姓的愛戴。
但是,他卻不知道,他的做法已經引起了其他官員的憎恨。
這一天,他去牢房視察。適逢一個被判死刑的罪犯喊冤。他當下沒說什么,只是回到大堂,重新審閱了死刑犯的案卷。
按照案卷的記載,死刑犯一點都不冤枉。他把女仆人給殘忍地殺害了。原因也很簡單,他要對女仆不軌,女仆拼命抵抗。惱羞成怒,他就把人家弄死了。
第二天,他再次來到牢房,特意詢問死刑犯怎么說。
死刑犯聲淚俱下地表示,大人,我是被屈打成招的。女仆本身不正經,我多次勸說她,她卻不知悔改,還要拉我見官。不得已,我才選擇把她殺了。
可是,上任縣太爺壓根不聽我的敘說,偏聽偏信,對我施以酷刑,我沒辦法,只能違心承認。我要真的不冤枉,應該早把我送上了斷頭臺。
聽完死刑犯的說辭,姓李的縣官又心軟了。他也不再調查,而是簡單地認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還是女仆要來威脅主人,當真該死。
當下,他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把死刑犯釋放,讓他安心地回家。
臨走前,死刑犯朝他跪下磕頭,信誓旦旦地說,大恩不言謝,有機會,容小的再來報答,義不容辭。
私放死刑犯,可不是小事。對他心生不滿的官員很快有了借口。把他的行為報到朝廷,希望對他進行嚴懲。
好在他的老師在刑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急忙上下打點。加之他有著李唐的血統,只是把他降職到偏遠的一個縣。
不得已,李姓縣官只能前往上任。但是他內心并沒有絲毫的后悔。他覺得,救了一個人的命,比自己被降職還劃得來。
他都忘記了,當初被自己被釋放的死刑犯就是這個縣的人。他剛到兩天,在視察民情的時候就碰上了。
死刑犯很是感激,急忙邀請他到自己家做客,要好好地答謝他。當然,他也爽快地答應下來。
這個死刑犯回到家里,讓老婆出去買酒做菜。老婆不明就里,問詢為什么?他就說,當初釋放我的縣太爺到咱們這里做官了。
誰知,他老婆卻陰笑著說,我勸你不妨把他也殺了,這樣的話,你曾犯下的滔天罪過,再也無人知曉。
這個遭天殺的一琢磨,是這個理啊。當下聽從惡婦的安排,準備在席間,把昔日的恩人給除掉。
所幸上蒼有眼,他們的對話被另外一個下人聽到了。人家急忙跑到縣衙,把個中內情告訴了姓李的縣官。
原來,這個死刑犯犯下的殺人罪一點都不假。他平日里為人尖酸刻薄,對下人動輒打罵,早就惹起了公憤。那個被殺的女仆,就是被他騙到外地實施惡行的。
這下好了,李姓縣官很是生氣,天下竟然有這么歹毒的人。當下派人把死刑犯和他老婆,一起抓了過來。新賬老賬一起算,兩個人都被斬了。
經歷了這一場事,姓李的縣官徹底明白了。好人和壞人,并沒有寫在臉上。如果不認真地甄別,壞人就趁機鉆了空子,造成冤案。
他吸取了教訓,改變了辦事風格,把治下的縣城管理得有聲有色。更沒有出現過任何的冤假錯案。
多年以后,他再次被調往京城。臨行前,全縣老百姓夾道相送。(文/孫新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