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流入羅馬,源于一場羅馬帝國的大敗——卡萊戰役。
這場戰役不但讓羅馬損失大批將領和兩萬士兵,連三巨頭之一的羅馬首富大財迷克拉蘇也結束了生命。
克拉蘇是第一個見識中國絲綢的人,卻從未享用到絲綢。
在克拉蘇身上充分展現一個真理:你最愛的東西,最后會讓你迷失其中。
公元前55年,克拉蘇成為敘利亞總督,這貨非常急切離開羅馬,前往就任。
不是因為他不留戀羅馬的燈紅酒綠豐乳肥腿,也不是他多么熱愛敘利亞這廣漠的土地,而是敘利亞能讓他發財。
緊挨敘利亞的安息帝國的財富讓克拉蘇口水流了一地。
戰爭需要充足準備,在這點上,軍事才能卓越的龐培和凱撒很明白,顯然克拉蘇眼里只有錢。
公元前54年,在準備不足情況下,克拉蘇率領七個兵團四萬人殺向安息國。
當然,安息國也有自己的弱點,安息國王奧羅德要率領主力軍隊攻打羅馬盟友亞美尼亞。
聽到來勢洶洶的克拉蘇,國王奧羅德緊急召見名將蘇萊那,給出自己戰略:蘇萊那率領一萬多騎兵拖住克拉蘇,等他擊敗亞美尼亞后,回兵救援。
國王的戰略,蘇萊那雙手雙腳鼓掌贊同,可內心的小算盤撥弄的噗啦噗啦響。
擊敗克拉蘇,不世之功。
蘇萊那是安息國最優秀的統帥,相比克拉蘇的自大和盲目,他認真研究過羅馬的作戰方式,一萬人,名垂青史,足矣。
蘇萊那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戰術:誘敵深入,圍了殲之。
蘇萊那安排小股部隊不停和羅馬軍隊接觸,假裝潰敗。
克拉蘇這邊,對自己實力深信不疑,對敵人戰術毫不懷疑,窮追猛打。
一路上,大仗沒有,小仗連勝。
公元前53年,勝利的欲望超過一望無際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克拉蘇大軍越過幼發拉底河,進入大漠之中。
不但用假裝的勝利沖昏你的頭腦,還要讓大漠消磨你的意志。
羅馬軍隊高昂的士氣最終敵不過大漠的高溫與干旱,克拉蘇大軍士氣越發低沉。
最終在卡萊附近,蘇萊那認為撒鷹的機會到了,克拉蘇終于遇到了安息大軍。
羅馬軍隊排好陣型后,他們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安息軍隊并不列陣,而是四散的騎兵,不停對他們射箭。
安息軍隊的弓箭全部特殊處理,不但射距遠,箭簇一次能射穿兩個人,把羅馬士兵的手和盾牌釘在一起。
打也打不著,守得很痛苦:心里痛,身上苦。
跟隨凱撒混跡戰場多年的小克拉蘇率領高盧騎兵發動沖鋒也被全殲。
殺人誅心,安息名將蘇萊那不愧是名將。
無論優劣,這種戰局還處于相持,安息軍隊上半場是殺人,下半場開始誅心。
安息軍隊發出粗野的吼聲,巨大地震顫,不但震顫到大地,也震顫了羅馬軍隊的內心。
所謂點睛之筆,給你眼睛點上不同的色彩,安息軍隊亮出了輕如云似冰透色彩斑斕的絲綢大旗。
絲綢大旗映襯著沙漠濃烈的艷陽,羅馬軍隊意志徹底崩塌,留下兩萬具尸體,潰敗。
最終克拉蘇也命喪此地。
自古大戰,名將很少有好下場的。
蘇萊那回國也因功高蓋主被殺。
這場戰敗后,由于龐培和凱撒都特別忙,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去給克拉蘇報仇。
可羅馬人對安息帝國展現的絲綢大旗特別感興趣,以他們對安息的認知,這個國家能打是能打,科技水平不咋樣,不可能造出絲綢這種“高科技”產品。
經過情報部門認真探查,發現絲綢這玩意兒來自東方,當年張騫曾用絲綢兌換過安息的鴕鳥蛋和魔術師。
對于擊敗自己的“高科技產品”,羅馬人非常推崇,花大價錢購買,穿絲制服裝成了羅馬的風尚。
有錢不賺是傻蛋。
安息人發現當中間商賺差價的好機會。
安息人從中國倒騰到的絲綢,高價賣給羅馬,啥都沒干,還把錢賺了。
最有趣的一個現象出現:羅馬沒有一個中國商人,長安沒有一個羅馬商人,長安產的絲綢是羅馬的風尚標。
雖然羅馬帝國也對絲綢做過禁止,可畢竟上善若水,政策無法抵御人性的喜好。
雖然中原帝國要保住對絲綢的壟斷地位,可最終還是被景教修士偷偷把蠶卵藏到掏空的木制手杖,帶到了拜占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