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元日》與吳國發的和詩
吳國發
2025年1月29日(春節)
內容提要:王安石在第一任宰相期間,推行變法革新。家家戶戶春節出現新景象,有感而作《元日》。筆者吳國發在江西農村老家過春節,重讀《元日》,頗有感觸,遂做和詩一首。
關鍵詞:古詩 絕句 王安石 春節 革新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縣(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兩次任宰相,推行變法革新。
《元日》作于王安石第一次任宰相開始推行新政的時候。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宰相),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準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絕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釋】
⑴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
⑵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出的響聲。用來驅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
⑶屠蘇:屠蘇亦作“屠酥”。“屠蘇”本來是一種闊葉草,南方民間風俗,有的房屋上畫了屠蘇草作為裝飾,這種房屋就叫做“屠蘇”。另一種說法是屠蘇酒,用屠蘇草浸泡的酒。飲屠蘇酒是古代過春節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屠蘇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健康長壽。
⑷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桃符也作春聯。
我在老家(江西省進賢縣三里鄉崗上村)過春節。老家農村的春節,像往歲一樣,濃濃的年味,熱鬧非凡。
今天重讀王安石的《元日》,頗有感觸,遂作和詩一首:
和王安石《元日》
吳國發
鞭炮聲中舊歲除,
春風拂煦換新符。
千家萬戶喜洋洋,
期待今載康且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