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央視春晚的舞臺正式落下帷幕,觀眾們也開啟了對春晚節目一年一度的“吐槽大會”,雖然總體來說輿論是褒貶不一,但更多人想表達的是一言難盡!
這里垛爸先提問一個問題,看過整場晚會,一刻沒有離開過的人有多少?答案可能是寥寥無幾,但不得不承認今年的春晚總導演于蕾確實是用心了,比如臺上的機器人,趙雅芝老師的《借傘》,陳奕迅的《孤勇者》,經典粵語老歌等,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可是相對于槽點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演播過程中的各種失誤暫且不提,畢竟是現場直播,我們也不想專門去挑毛病,但是整個語言類節目“撲街”,似乎已經成為近幾年來春晚舞臺上的常規現場,難道真的是觀眾們的審美水平和笑點提高了嗎?那請問為什么現在看到20年前的小品節目,觀眾依然愿意停留觀看?為什么各種喜劇比賽節目會獲得一致好評?到底是節目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呢?
實際上央視春晚剛剛演出不久,春晚總導演于蕾就談到了“交作業”時很緊張,春晚節目有不到之處請大家海涵,也希望大家能寬松一些,因為我們已經很努力了。
可以看出,在春晚播出之前于蕾對整臺晚會節目的呈現,觀眾是否喜歡?就已經心中有數了,但事實告訴我們,如果一成不變沒有創新,不敢演不敢播,那么又憑什么要求觀眾們原諒呢?畢竟我們也期待了一年啊!
以前的春晚,觀眾為什么都會圍坐在電視機前?因為從節目中我們能得到快樂,能通過節目反映出一些社會現象。當然這也不能怪導演,隨著時代的進步,一些反應社會現象的題材和語言已經不允許出現在熒幕上了,所有演員被條條框框束縛后,只能在僅有的范圍發揮,又怎么能逗觀眾開心呢?
所以作者認為春晚節目的不盡人意,不是某位導演的問題,如果不能突破束縛,由誰擔任導演結果都是一樣的。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春晚才是一臺合格的晚會呢?主題、方向、目標、定位、為了誰?也許只有真正理解這些因素,未來才能彩排出大家喜歡的春晚,才能讓全國觀眾對春晚重新拾起信心。
不知道你對今年的央視春晚有什么意見和看法?歡迎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