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時期,蜀漢不斷發動對曹魏的北伐,而曹魏并非一直處于防御的狀態,也曾經派兵征討蜀漢。在這個過程中,蜀漢的一位名將表現十分出色。他雖然目不識丁,但卻善于用兵,在與曹魏名將張郃較量的過程中絲毫不落下風,僅用千余人就擊退了曹魏的十萬大軍,為蜀漢守住北大門。那么,這位蜀漢名將到底是誰呢?
一、歸順蜀漢
此人名叫王平,字子均,是巴西宕渠(四川渠縣)人。他自幼生活在外祖父家中,因此隨外祖父的姓氏,名叫何平,后來才改回本來的王姓。王平可能不是漢人,而是漢化的賨人。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擊敗了張魯,占據漢中地區。巴西的賨人首領樸胡、杜濩歸順曹操,率部遷往洛陽,王平也在此行列之中,還被任命為代理校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定軍山之戰中取得大捷,黃忠斬殺了夏侯淵。曹操聞訊率軍前往漢中爭奪,王平也參與了這場漢中之戰。但是,王平卻脫離了曹操,在漢中歸順了劉備,被任命為牙門將、裨將軍。王平雖然才能卓越,但在當時的蜀漢并沒有什么知名度,直到建興六年(228年),他才迎來了人生的轉機。
二、大戰張郃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發動了第一次北伐,并任命馬謖為前鋒。當時,王平作為副將,跟隨馬謖行動。馬謖認為自己熟知兵法,“舍水上山,舉措煩擾”。王平多次向馬謖勸諫,但都被馬謖拒絕。結果,魏將張郃切斷蜀軍的水源,馬謖“大敗於街亭”。只有王平所部千余人沒有發生混亂,他下令將士們“鳴鼓自持”,張郃擔心有伏兵,沒有進行追擊。
之后王平收攏殘兵敗將,“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諸葛亮回到漢中后,對戰敗諸將進行了懲處,只有王平得到了晉升,“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建興九年(231年),王平跟隨諸葛亮北伐,遭到了曹魏名將張郃的攻擊。王平可不是馬謖,結果張郃未能取得了勝利。
三、坐鎮漢中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在撤軍的過程中,魏延率部作亂,王平率軍擊敗了魏延的軍隊。之后,王平被任命為后典軍、安漢將軍,輔助車騎將軍吳懿駐守漢中,同時兼任漢中太守。三年后,王平進封為安漢侯,代替吳懿鎮守漢中。到了延熙六年(243年),王平又得到了提升,“拜平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統漢中”。
延熙七年(244年),執掌曹魏軍政大權的曹爽為提高自身威望,發動了對蜀漢的征伐,“步騎十余萬向漢川”。當時,整個漢中只有不到三萬人,諸將驚慌失措。王平力排眾議,調動各路軍隊,并親率千余人前往抵御。在王平的籌劃下,曹爽被迫撤退,無功而返。當時,王平坐鎮漢中,“鄧芝在東,馬忠在南”,成為蜀漢的保障。延熙十一年(248年),王平病死。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