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一 ,休息了幾天,沒想到節前就出了一個房地產行業的大新聞了,除夕前夕,萬科整了個大新聞,之前一直說萬科要出問題了,而年前終于算是給了市場回應了。
就在1月27號的下午,萬科在放假前接連放出了幾個重磅消息,涉及到了管理層的改組、財報情況以及項目轉讓等等內容。可能很多人想起了萬科創始人王石卸任時候的場景了,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當時的場景,在2014年的時候,寶能集團開始悄然買入萬科股票,至2015年底,其持股比例已達到24.26%,躍然成為了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想想看,外來的股東成為第一大股東,這也直接引發了創始人王石的強烈反彈,他認為寶能的收購行為破壞了萬科的穩定性和長期戰略,違背了萬科的價值觀。于是,一場圍繞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戰正式拉開序幕,雖然王石引入了深圳地鐵作為戰略投資者,試圖去稀釋寶能的股權,但是可惜的是,最終還是沒能阻止寶能的攻勢,最終,2017年王石辭去了萬科董事會的職務,結束了他長達33年的萬科掌舵生涯 。
而此后,深圳地鐵為了拿下拿下萬科第一大股東的位置,可以說是真金白銀地花了664億,也直接持有萬科超過27%的股權了,在樓市上行的時候,深圳地鐵依靠對萬科的投資得到了回報,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萬科的股權結構能持續的保持穩定,深圳地鐵那分紅和派息就很爽了,對萬科也足夠放權和信任,可以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狀態,但是這幾年的樓市大家也都看到了,樓市的下行已經是肉眼可見的事情了,所以深圳地鐵現在也著急啊,再不管一管的話,如果股價大跌、市值縮水后,國有資產流失的帽子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夠承受的住二樓。
而萬科發生變化之后,王石也在第一時間發出了朋友圈的評論,說到國家隊出手相助了,而萬科的高管也發文說萬科確實是這個時代里的企業的三好學生,為經濟支柱行業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而接下來,咱們具體看看重磅的消息。
首先就是萬科原有的高層進行了大調整,郁亮辭去了董事會主席職務變成了副總裁,祝九勝辭去了CEO和總裁職務,不再擔任任何職務了。而董事會主席將由深圳地鐵集團的黨委書記、董事長辛杰擔任了,還有其他幾位空降的高管基本都是來自深圳地鐵了,可以說這次的調整是深圳地鐵直接介入到萬科的日常管理了,從以前的放權到收權,可以做到更加統一的去管理,因為過去雖然深圳地鐵是大股東,但是畢竟還是兩個公司,內部的協調和溝通肯定還是會存在一定的鴻溝,而現在融合之后就不會有這種擔心了,兩邊的大領導都是一個,便于進行各種規劃、資源配置等各方面的統一和協調。當然,一朝天子一朝臣,后續對于人事隊伍的調整肯定也是箭在弦上了。
而現在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調整,其實也是表面萬科的處境還是比較的不樂觀,根據當天的業績來看呢,24年萬科預計歸屬上市股東的凈虧損是450個億,而上年的同期則是盈利了121個億,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這也是為啥深圳地鐵著急的重要原因了,一直虧的話,誰也會坐吃山空的。
而萬科接下來會何去何從呢,相信這也是行業內很多人關注的點,首先萬科是沒有爆發大面積爛尾樓的,不像一些民營房企直接暴雷爛尾的那種尷尬局面,從銷售端來看,萬科在24年實現了銷售面積超1800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突破2460億,行業內在第四位,其次,萬科也在不斷變賣各種資產,回血了大概250多億,另外雖然拿地是大幅度減少了,但是通過商改住和資源置換等方式全力盤活了存量項目也是回收了超百億了。
而接下來樓市會如何行動呢,肯定還是會繼續看樓市的政策出的時間點了,現在混合制房企已經開啟了國資主導的時代了,也說明從房企層面來說,后續的收購和重整預計會加速來開展,因為針對萬科的入駐已經是一個信號了,只要你出現了虧損,勢必不會讓你一直這樣下去了,樓市需要企穩,對于混合制房企來說更是如此,民營房企可以破產暴雷,但是擁有國資控股的話很難打開這樣的先河,除非國資后續就撤股了,所以今年也可以說是樓市房企新的轉折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