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蒿長得嫩關鍵在于加強培管
何永梅
【咨詢】 藜蒿種植怎樣管理才能使其長得嫩?
【解答】 在南方地區,藜蒿一般于12月至第2年1月采收地下莖供食用,2—4月收割萌發嫩梢供食用,嫩梢供應時正是蔬菜供應淡季,價格一般較高。莖稈新鮮、脆嫩,無木質化,纖維少,無折斷,嫩莖頂保留少數心葉的藜蒿品質好,價格更優。可通過加強田間管理提高藜蒿品質。
一是合理追肥。藜蒿定植成活出苗后,當幼苗長到2 ~ 3厘米高時施用腐熟糞水提苗,每畝約用200千克。當幼苗長至4 ~ 5厘米高時,距施用第1次提苗肥約15天左右,每畝施尿素10千克促發根。入冬前后,貼近地面割去地上部分后施重肥、澆足水,并覆蓋地膜保溫保濕,促其加速生長。每采收1次,追肥1次。追肥應多次施淡肥,先輕后重,切忌濃肥靠近根部施,每次追肥后,要澆足水。
二是科學管水。藜蒿喜溫暖濕潤,耐濕性很強,但不耐干旱,需經常澆水,保持畦面濕潤。一般灌水、施肥同時進行,每施一次肥灌一次透水。灌水宜多勿少,以溝灌滲透為宜,水不要澆到畦面。
三是及時間苗。當幼苗長至3厘米高時,要適時間苗,每蔸保留小苗3 ~ 4株。幼苗過多,易導致幼嫩莖稈纖細。
四是加強保溫。冬春茬藜蒿栽培,需要進行保溫覆蓋。冬季保溫覆蓋主要利用棚栽蓋膜,于11月中下旬或12月上旬扣棚蓋膜,棚的四周要壓嚴壓實。開好排水溝,避免棚內漬水。冬天棚內的溫度以晴天白天18 ~ 23℃、陰雨天比晴天略低5 ~ 7℃為宜;中午氣溫高、棚內濕度大時,可在背風處打開棚的兩頭通風換氣降濕。在嚴冬季節,可用地膜直接覆蓋在植株上,或每畝用300千克草木灰撒于地表做護莖覆蓋。入春以后,氣溫上升,要及時揭開棚膜。
此外,在生產上可以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調節藜蒿生長。當藜蒿徒長或需延遲上市時,可施用多效唑或矮壯素,使藜蒿肥壯;當藜蒿出現僵苗時,可用赤霉素進行葉面噴霧;在藜蒿生長中后期,用赤霉素進行葉面噴霧處理可提前上市和增加產量。但要特別注意施用量、噴施方法和噴施時間,以免引起藥害。另外,植物生長調節劑不是營養物質,更不能替代施肥,生產中需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