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也就是10多年以前,我還在上大學。那時候,滴滴剛出現不久(滴滴2012年創立的),英語老師當時講了一個笑話:現在的打車軟件是真厲害,校門口那些黑車,交警、城管、運管都抓,結果每天校門口都停得滿滿的,拿他們沒轍。結果一個打車軟件,直接把他們干趴了。我是不是該辭職去做一個項目,叫滴滴打飛機,這個項目我覺得能火。
當時,我們聽完之后,也只是當成了一個玩笑。并且,英語老師也沒辭職,如今的他依舊還是一個大學老師。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真的讓人有些感慨,當時的玩笑竟然已經變成現實了。無人駕駛飛滴,已經商用了。
說實話,現在這個社會,真的叫一個飛速發展,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變成現實了。
說起社會發展,我們肯定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科技越來越發達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了。通話用手機,出門靠開車,成了常態。不過,便捷到一定程度,就又變得不那么便捷了,比如開車這個事情,隨著路上車越來越多,開車就不那么順暢了,堵車成了常態。于是,很多城市出現了限行這樣的政策。
我所在的城市,也是有這樣一個小客車限行政策的,按車牌尾號,周一限1和9,周二限2和8,周三限3和7,周四限4和6,周五限5和0,周末不限。當然,這個限行不是全天限,只有早高峰和晚高峰那段時間。也就是說,我們這些私家車,總有其中一天,上下班高峰期是不能開的。
關于怎么解決限行問題這個事情,大家可謂是想盡了辦法,我來說說我身邊同事的一些做法。有些人比較簡單,限行那天就早起一點,公共交通,或者是時間緊張就打車;還有一些同事,兩個人住得比較近,選擇拼車,我限行的時候你帶我,你限行的時候我帶你;甚至有些經濟狀況比較好的人,買了兩輛車。不過,小林的做法在我們看來讓人難以理解,他的選擇是無視限行,正常開。
最近,小林又去交警隊處理了一次違章,交了上千的罰款。看到小林回來時候帶的那一疊單子,我沒忍住問了他一句:“你是真的錢多,光一年交罰款都交好幾千,這車一定要開的話,怎么就不考慮再買一輛呢?”
之后,小林的回答震驚了我:“買一輛車多不劃算,買車的成本不說,養車每年的花銷就要大幾千上萬,保險,保養,那都是錢。我穿越整個城市來上班,每天早上6點過一點出門,6點半早高峰限行開始的時候,都是在限行圈里面了,所以就是限行時段從限行區開到非限行區,只罰100,不扣分。晚高峰就不用考慮了,4點半到6點半,我們公司不可能這么早下班。如果我不開車,坐公交地鐵,路上花的時間太久了,穿越整個城市,2個半小時打底,來回就是5個小時;如果打車,費用遠遠不止100。我現在這操作,就是最劃算的做法,你看看,一個星期也就限行一天,罰100,除去一些假期,一年最多就罰5000塊錢,再買輛車就勉強夠交個保險而已。最主要的,我這樣操作不影響正常生活,非常方便。”
聽完小林說的,我真的是有一種腦子被重啟了的感覺,我是從來沒想過,這個帳竟然可以這么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