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時期,遠東作為戰略要地受到日俄等國的窺探。一方面對日本來說,遠東是日本征服世界的跳板,有了遠東,日本就可以出朝鮮進而爭霸世界。而同時對俄國來說,遠東是俄國黃俄羅斯計劃的重要一環,那么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黃俄羅斯計劃,那就是俄羅斯企圖通過文化入侵、軍事侵略和扶持傀儡,將長城以北的地方都實際變成俄羅斯的領土。因為這些領土都是黃種人,而俄羅斯帝國的人普遍認為白種人是要優于黃種人的,因此這個計劃就叫黃俄羅斯計劃。當時清王朝積貧積弱,于是俄國趁著這個時機出兵占領了遠東地區。
甲午戰爭
這時候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甲午戰爭,結果就是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于是清王朝開啟了天賦技能:割地賠款,好在有個大聰明看到了這個契機,于是將遼東半島割讓給了日本。從王朝的尊嚴來說,這件事肯定是千夫所指的。但從歷史走向來說,這件事卻是因禍得福的。因為如果沒有日俄戰爭,蘇聯作為戰勝國肯定會將這片地域據為己有。而日俄戰爭的導火索就是馬關條約,一個使用者日本,一個實際占有者俄國,可悲的是所有者清王朝卻在看著別人在自己的地盤呼風喚雨。
一方面日本積極為爭奪這片區域爭論備戰,而此時俄國卻產生了分歧,一派由外交大臣為代表,他們主張通過修建鐵路封手段以滲透、暴食的辦法奪取遠東半島,另外一派則主張通過軍事手段奪取遠東。而后者自信的根源就是俄軍強大的戰力。因為當時俄國在巴爾干半島等與歐洲形成停戰,面對這樣的形勢,俄國將領信誓旦旦表示:他們一個俄國士兵可以消滅三個日本士兵,并且他們的人數比日本多得多,這不是妥妥的飛龍騎臉嗎?于是俄國的將軍們果斷選擇了后者,最終導致了日俄戰爭的發生。
兵法
如果大家熟悉兵法就應該知道,以弱擊強,兵貴在奇。因為你陣對陣你打不過它,所以你必須出奇兵形成自己的優勢。比如官渡之戰,曹操奇襲袁紹的糧草重地烏巢,侯景之亂時侯景直撲健康,雖然侯景的實力不如南梁,但健康的戰力淵源不如侯景,這就是區域優勢。因此日本的戰略很明確,那就是先控制旅順,然后形成戰略優勢并牽制俄國的軍隊,然后利用其他地方的空隙收復遠東。我們不得不說,再戰略方面,黃種人簡直就是白種人的祖師爺,這也是日俄戰爭的關鍵。
與此同時,日本也開始了進攻旅順的戰爭,與日本的戰略明確不同,俄軍始終處于被動防御的境地,他們除了派兵加強自己的防御外基本就黔驢技窮了。當他們慶幸自己的犧牲要小于日本時,而日本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已經形成。日本雖然以八萬人的犧牲換來了二萬人的傷亡,但卻以犧牲二千俘虜的代價換來了近八萬俘虜,而這個結果放在任何國家都難以接受,但放在斯拉夫人的歷史中正常,因為投降基本就是這個民族的特性,甚至出現大批量的投降更是常態。
民族
這個民族有雄心,但是缺乏韌性,喜歡背信棄義和心狠手辣,但卻沒有這個實力。當年他們入侵芬蘭,明明是巨石壓卵卻以犧牲幾倍的代價慘勝收場。而與他們對立的則是日本,這個民族韌性極強,他們不顯山不漏水,但他們一旦出招就是殺招。從甲午戰爭的逆襲到日俄戰爭再到后來的珍珠港事件,他們上演了一幕幕逆風反殺的戲碼,這也是二戰時德國摒棄俄國選擇日本的原因,而這兩個民族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殘忍。而參照斯拉夫人的歷史,他們的殘忍絲毫不亞于日本人。
或許上帝是公平的,他們知道給言而無信的野狼裝上老虎的獠牙,那就是對生靈最大的傷害。而這次戰爭之后,日本派遣關東軍防備俄國,所幸這時候有東北王張作霖的崛起,因此東三省的實際控制權回到了國人手里。而身為謀略的老祖宗,張作霖秉承著用你的水養自己的魚,因此張作霖后期幾乎可以和關東軍平分秋色。而這場戰爭的結果就是俄國的黃色俄羅斯計劃徹底淪為了泡影,他們開始了與歐洲的戰爭序幕。
日俄戰爭
其實對于日俄戰爭來說,不管誰勝誰負,我們都是受害者,盡管這樣,但日本的勝利對我們還是有一定好處的。而宏觀看這場戰爭,或許我不知道這是誰的手筆,但這就是大清的驅虎吞狼之計,他們利用馬關條約成功挑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而這場戰爭唯一的好處就是:日俄雙方忙于拼殺放棄了對大清王朝的掠奪,從而為大清的發展提供了契機,雖然大清仍然是爛泥扶不上墻,但這場戰爭也有很大的后遺癥,那就是刺激了日本實現大陸計劃的野心,奧尼爾讓我華夏陷入到歷史的泥潭里。那么,你又如何看待這場戰爭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