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年初二不一般,無論多忙,記得:1不吃,2要去,3不做
時間過得真快,昨天是大年初一,今天就是大年初二了,按照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大年初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是有很多民間習俗的。
比如說這一天是:“迎婿日”,“狗日”,“祭財神”,“祭祖”等各種民俗活動,所以大年初二這一天,也是每年春節時期的重頭戲。
也正是如此,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無論多忙,也要記得:1不吃,2要去,3不做。那么大年初二這一天有啥講究和說法呢?我來說一下:
1不吃:
大年初二這一天不吃什么呢?按照傳統的說法,是不吃狗肉的。為什么會這樣說呢?
按照民間的說法,大年初二這一天是民間里的“狗日”,這源自于一個神話傳說:
相傳女媧娘娘在創造萬物生靈時,先造了六畜,后造的人。也就是說,從初一到初七這一天,分別對應了一個日子。
正月初一是雞日,
正月初二是狗日,
正月初三是豬日,
正月初四是羊日,
正月初于是牛日,
正月初六是馬日
正月初七人七日。
所以這七個日子里,也是因此得名。當然按照傳統的習俗說法,正月初二作為狗的對應日,自然也就不能吃狗肉的說法了。
其實除了上述民俗說法外,狗狗是人類的朋友,所以在大年的時候,也不要吃狗肉的。
2要去:
去娘家:
按照傳統的習俗,在大年初二這一天是要去娘家的,也就是女兒女婿去給岳父岳母拜年的日子,也就是“回娘家”,那么為什么這樣說呢?
按照傳統的說法,大年初二這一天是“姑爺節”或“迎婿日”,而回娘家的習俗,最初起始于明朝初期,那時候明太祖朱元璋教導安慶公主,并確立了正月初二是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并流傳到了今天。
當然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不僅僅是家庭和睦的象征,也是維系姻親關系的一個好的方式。
去祭財神:
在北方地區,有大年初二祭財神的習俗,所以在這一天在民間里:
無論是普通家庭,還是干大買賣的,都要在這一天祭財神的,當然民間里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夠發財的。
當然對于民間里的財神,也是說法不一的,比如說:
有五路財神,福祿壽三星等等,當然按照民俗的說法,趙公明被奉為正財神,范蠡被奉為文財神,關羽為武財神等等。
當然祭財神的目的,不僅僅是民間的傳統,也寄托了人們對財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在新的一年里能夠討個紅紅火火的好彩頭。
3不做:
不要債:
按照民俗的說法,大年初二是財神日,所以當人們見面的時候,都是要說恭喜發財的。
所以按照民間的說法,大年初二這一天也是不能去要債的,當然也不能把錢借出去的,有著破壞財運的意思,當然也會引起自己和別人的不快,甚至引發口角爭吵等行為。
當然對于大年初二借錢,還是有俗語說法的:
“初一初二借了別人的錢,一年四季靠外援;
初一初二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一年”。
而上述的俗語,也不過是傳統的民俗文化而已,但是大年初二也是一個好的日子,所以對于要債或者借錢,還是要緩一天為好。
不要送單數禮物:
按照民俗的說法,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也稱為“歸寧”,或者“迎婿日”。
當然女婿女兒在大年初二這一天,除了回娘家外,還是要帶一些禮物的,這也叫作給“岳母岳父”送禮。
當然送禮不僅僅是送的人情世故,也是晚輩們對于長輩的一個心意,不過在送禮的時候,還是有一些說法的:“不送單數的禮物”。
比如說在給岳父送煙的時候,至少送兩箱,送酒的時候,也至少送兩箱,還有一些禮物也是要成雙成對的。那么為什么會這樣說呢?
其實這也有好的寓意在里面,畢竟有“好事成雙”,這也是能夠圖個吉利的寓意在里面。
不清理垃圾:
按照傳統民俗的說法,在大年初五至少是不能“清理垃圾”的,這也源自于大年初五“破五”的說法。
因為按照俗語的說法,從大年初一這一天,直到大年初五才扔垃圾,這也叫作“破五”,也是接財神的一天。
當然這種說法也不過傳統的習俗而已,但是傳統習俗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還是有一些說法和講究的。
通過上述來說,今年大年初二不一般,是一個團聚的日子,也是適宜走親戚的日子。所以在這一天在彼此之間送上真誠的祝福的同時,也要講究一些民俗說法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