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那些聰明的動物學會人的指令,并讓它們與我們完成互動,這種想法令人著迷,一些動物訓練大師對此孜孜不倦。
有一些科學家甚至試圖把人類復雜的語言教導給那些最聰明的動物,比如教導類人猿手語(由于喉嚨結構,類人猿生理上無法說話),讓它們以人類最能夠理解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 koko有自己的寵物貓
黑猩猩、倭黑猩猩,以及大猩猩的手語教導方面的研究特別多,其中有一只名為koko的雌性大猩猩尤為出名,它被認為是科學研究史上最重要的靈長類動物之一。
據信,koko學會了1000多個手語單詞,并且能夠聽懂2000個英語單詞,人們可以用英語和koko說話,而koko會用手語完成有意義的回復。
△ koko和羅賓·威廉姆斯
不過,關于koko最出名的事跡不是它學會了大量的手語,而是它和美國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姆斯的友誼。
2001年,生物學家擔心koko出現了嚴重的抑郁癥,于是邀請了羅賓·威廉姆斯來陪伴這只大猩猩幾個小時,讓這只大猩猩開心。
雖然,羅賓·威廉姆斯有些擔心自己沒有專業知識,無法和大猩猩相處,但是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當羅賓·威廉姆斯第一次和koko相見之時,他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koko非常好相處,它就像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一樣,很快就開始和羅賓·威廉姆斯“交談”,它用手語建議他們一起玩,或者問他一些出人意料的聰明問題,這讓這位演員很震驚。
幾分鐘后,人和大猩猩甚至開始開玩笑、互相撓癢癢、玩耍,并講述一些人生經歷。
據信,等這次會面結束之后,研究人員讓koko用一個選定的手語單詞來定義這位演員,大猩猩使用的詞是“朋友”。
或許出于公益考慮,羅賓·威廉姆斯在之后的日子里經常去看望koko,并邀請它一起拍攝廣告,呼吁人們保護動物,反對動物實驗。
2014年,羅賓·威廉姆斯去世,而當koko從研究人員那里得知再也見不到這位演員時,它表現出深深的絕望,它的嘴唇因哀悼而顫抖,并且獨自沉思了幾天。
2018年,科科去世,享年46歲,而它與羅賓·威廉姆斯故事直到今天還在互聯網上流傳,或許您會好奇,大猩猩真的能夠聰明到這種程度嗎?
實際上,這類研究通常出現在上個世紀,如今已經非常少了,這并不是出于人道主義,或者其它方面原因,而是這類研究的結果已經很難讓人信服了,包括類人猿學會使用手語,類人猿與正常交流等等,都被認為是人為有意地過度理解。
一些類人猿確實能夠習得并使用各種手語來表達它們想要的食物或情感,但通常這些句子都很短,而且完全不符合語法。
△ 尼姆·奇普斯基
尼姆·奇普斯基(Nim Chimpsky)是最早被教導手語的的類人猿之一,它是一只雄性黑猩猩,從小在人類的公寓里像人類孩子一樣被照顧長大,并被教導了100多種美國手語。
它的養母是斯蒂芬妮·拉法基(Stephanie LaFarge),憑借“尼姆計劃”,蒂芬妮·拉法基成為了學術界的明星,1979年她甚至將論文發表到了《科學》雜志上。
然而,現代的一些研究人員重新仔細審查了這只黑猩猩相關論文中展示的視頻,其中一些特定幀可以看出研究人員通過向黑猩猩展示手勢來提示它該如何做手語。
Koko被認為是學會最多手語和能聽懂最多英語單詞的動物之一,但實際上關于koko手語的實際數據并沒有被發表在任何期刊上,而它在與人交談中發表的個人觀點——其中包括它對氣候變化的觀點,其實是大量不同的鏡頭片段拼湊而成的。
至于koko和羅賓·威廉姆斯互相理解的溫馨故事,其實只是幾百上千個小時的鏡頭中挑選出不尋常的例子而已,而關于它因為羅賓·威廉姆斯姆的去世表現出傷心表現,更是沒有任何實質性證據,只有一張照片(上圖)。
另一方面,koko與羅賓·威廉姆斯的關系,其實與其它動物與人類的一些關系幾乎一樣,只是由于koko長期與人接觸,所以它能非常快速得適應羅賓·威廉姆斯,然后因為與明星的互動被無限放大了。
最后
不管是類人猿,還是其它的一些動物,那些看似理解人類話語的表現,以及使用手語或者其它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表現,其實都是在無數隨機片段中篩選出來的,然后被人進行了一些可疑解釋,以尋找令人感動的故事,而其余的“胡言亂語”卻都被忽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