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日,一則消息為中國新年送來祝福:美軍 F-35 戰斗機墜毀,并引發巨大火球。此事件迅速成為各大平臺的熱門話題,引發網友廣泛討論。
很多人其實看到新聞以后的第一反應是:怎么又墜毀了?沒錯,美國這個所謂的最先進的戰斗機之一的F35,實際上是一個極其失敗的產品,而根本原因則是沒有了華人的參與設計,美國現在的軍工就是這樣,有華人怕泄密,沒華人搞不定!
F35墜毀了,新年好
依據社交媒體流傳的視頻,一架 F-35 戰斗機在空中突然失控,呈現出類似醉酒后的不規則旋轉狀態,隨后徑直沖向阿拉斯加州埃爾森空軍基地的跑道區域。撞擊瞬間,引發劇烈爆炸,產生巨大火球,滾滾濃煙升騰而起。其場景之震撼,與好萊塢災難大片中的場景極為相似。有網友戲稱,這宛如現實版的 “變形金剛” 墜毀現場,若添加激昂背景音樂,足以作為電影片段。當然,好在雖然飛機沒了,但飛行員反應敏捷,在飛機墜毀前成功彈射逃生,并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檢查。
細數 F-35 的 “黑歷史”
其實,F-35 墜毀并不是第一次,它這些年的 “黑歷史” 可不少,妥妥的就是個 “事故專業戶”。咱們來簡單回顧一下:2024 年 5 月,一架美軍 F-35 戰斗機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國際機場附近墜毀并起火;2023 年 9 月,美國海軍陸戰隊一架 F-35 戰機在南卡羅來納州北查爾斯頓附近墜毀,直接砸在了居民區附近,差點就釀成大禍;2021 年 3 月,日本三澤基地 2 架 F-35A 戰機緊急著陸,原因是機體異常警示燈亮起,雖然沒有墜毀,但也把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嚇得夠嗆;再往前,2020 年 5 月,美國佛羅里達州一架 F-35A 戰機在晚間墜毀,飛行員成功彈射逃離 。
簡單一列舉大家就會發現,F-35 墜毀的頻率其實是很高的,開這個戰斗機絕對是個高危職業。隔三岔五就能聽到它出事故的消息。那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簡單一句話:離開了華人,美國玩不轉了!
F35這架戰斗機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個半成品,設計缺陷很多。根據美國國防部公布的資料,它存在 800 多項設計缺陷,發動機、彈射座椅和機身材料等方面的問題一直都沒能徹底解決。就只說發動機,它的推力和可靠性一直被人詬病,在飛行過程中容易出現故障。還有彈射座椅,這可是飛行員最后的救命稻草,之前卻被爆出存在安全隱患,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無法正常彈射,或者彈射后對飛行員造成傷害。機身材料呢,也不夠堅固,在高速飛行或者受到外力沖擊時,容易出現裂縫甚至解體。
另外大家是否知道, F35 戰斗機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壞了的戰斗機比沒壞的居然都要多。洛馬公司對 F-35 戰機零部件的供應和返修不夠及時,使得戰機的維護狀況雪上加霜。在 2018 年,全球 F-35 戰機僅有一半能夠順利起飛,其余的只能無奈地停在機庫里,等待著維修用的零部件。發動機故障頻發,加上供應短缺,導致 F-35 戰機的維修進度常常滯后。2021 年,就有 52 架 F-35 戰機因發動機故障被迫停飛。
不僅如此,F-35 戰機還需要頻繁地改裝升級,這使得以往儲備的零部件常常無法正常使用。美國海軍就曾出現過 44% 的庫存零部件與升級后的 F-35 戰機不匹配的情況,這無疑是在給自己增添麻煩。如此一來,F-35 戰機的完好率持續走低,壞了的戰機數量超過沒壞的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零件不通用,那就要買新的零件啊,這一買,采購的人,軍方,生產公司大家不又可以過個肥年了嗎?至于納稅人的錢,那是什么?
最后一個神奇指出是,F35這樣的戰斗機駕駛員居然腦袋會短路。從公開的事故原因調查來看,有飛行員問題導致的空中撞機、氣流影響甚至操作失誤等因素。比如 2023 年,就有一名 F-35 飛行員在南卡羅來納州莫名其妙的就進行彈射逃生了,導致該戰機在無人駕駛狀態下飛行了 11 分鐘后墜毀,這操作真的是讓人摸不著頭腦。要是是俄羅斯飛行員,肯定是喝多了,美國嘛,大家都懂。
美國軍工 “大廈” 在搖晃
F-35 頻繁墜毀,只是美國軍工產業問題的一個縮影。實際上,美國軍工這座看似堅固的 “大廈”,如今已經開始搖晃,在多個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
美國六代機的研發就已經快陷入崩潰了。美國空軍和海軍的六代機項目都碰上了大麻煩。美國空軍的六代機項目已經暫停,重新審查。美國海軍的六代機項目,研發經費大幅縮水,基本已經處于半停滯狀態。按照現在的情況,就算項目重新啟動,首飛也要等到 2030 年前后,而且成本還可能失控。
為什么會這樣呢?主要是六代機的研發成本太高了。六代機涉及很多前沿技術,像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隱身技術,還有先進的武器系統,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美國之前在五代機上就花了很多錢,現在六代機的研發資金又增加,財政壓力實在太大。而且六代機項目風險很高,很多技術還沒驗證,很容易遇到技術瓶頸,導致項目延期、成本超支。美國政府這幾年在其他事務上開支也在增加,權衡之下,只能先把六代機項目放一放。
當然,至于為什么錢不夠了?買一包螺絲花了幾萬美元的美國軍方表示我也不知道,就是花的太快了!
華人華裔工程師的 “出走” 風波
其實,很多時候,我認為美國軍事實力不斷下滑,一個重要原因還是離開了華人的幫助,進行了印度話,但印度說實話懂得都懂。曾經,在 F-14 “雄貓” 戰斗機的設計里,華裔工程師盧鶴紳那可是發揮了超關鍵的作用。他設計的 F-14 戰斗機原型圖紙在一堆投標里直接殺瘋了,成功為美國海軍航空兵打造出一款超經典的戰機,還有在 B-2 “幽靈” 隱形轟炸機項目中,劉玉平作為首席科學家,帶著團隊一路 “過關斬將”,攻克了好多技術難題,讓 B-2 成為世界上超先進的隱形轟炸機之一,在那個時候,華人華裔工程師靠著他們超強的才華和智慧,直接成為美國軍工領域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名字和成就,深深印刻在美國軍工發展的歷程里。
但現在的情況簡直大反轉。這幾年,美國政府搞出來的一系列政策,直接讓華人華裔工程師在美國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一整個大崩潰,好多華人華裔工程師僅僅因為自己的種族身份,就被莫名其妙地懷疑、調查,甚至還被指控成所謂的 “間諜”。
就比如說麥大志,他是完美動力公司的首席工程師,負責給美軍開發超先進的海軍武器系統科技。美國聯邦調查局就因為懷疑他把美軍的潛艇靜音技術賣給亞洲大國,就對他進行了老長時間的秘密調查和監視,甚至在沒有實錘證據的情況下就把人給逮捕了。最后麥大志被法庭判有罪,直接判了24 年零5個月。但是在審判的時候,一堆疑點和不合理的地方全冒出來了,他的公司、FBI 前高官都出來給他做無罪辯護,結果還是改變不了他被冤枉的命運。
在這種環境下,好多華人華裔工程師對美國徹底失望透頂,紛紛選擇跑路。根據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的報告,從 2018 年到現在,離開美國的華裔科學家增加了 75%,其中三分之二都回中國了。
華人華裔工程師大量流失,給美國軍工產業帶來巨大連鎖反應,美國空軍和海軍的六代機項目,一個暫停重新審查,一個研發經費大幅減少陷入半停滯,因為六代機研發涉及先進隱身、高超音速、人工智能等復雜技術領域,華人華裔工程師在這些領域優勢突出,他們的離開讓美國攻克技術難題力不從心。此外,美國一些現有武器升級計劃也受影響,如 F-35 戰機升級因華人華裔工程師離開、新團隊技術掌握不足,導致成本飆升和交付延遲;F-22 升級計劃因 AIM-260 空對空導彈項目嚴重延遲受影響,該項目中離開的華人華裔工程師曾發揮重要作用 。
結語:新年警鐘為誰而鳴
新年第一天的這場 F-35 墜毀事件,就像是一記響亮的警鐘,狠狠地敲在了美國軍工的頭上。它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美國軍工產業現在的問題有多嚴重,技術缺陷、管理混亂、人才流失,這些問題就像一顆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讓美國軍工這臺龐大的機器徹底癱瘓。
但這一切又有誰在乎了?普通美國民眾就只關心自己的生存和各種權益組織;軍方大佬只需要自己吃的飽飽的,武器制造生產公司根本不在乎有沒有武器被研發出來,只在乎錢到位沒有,甚至總統也不關心,反正當幾年總統自己家族就發財了,等卸任以后當個有錢人一樣很好,所以誰關心呢?沒有!#美軍一架F-35墜毀##美軍一架F-35戰機在阿拉斯加墜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