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出圖必屠榜,包攬所有獎,抄襲她的人能繞地球一圈?

0
分享至


2024年底,倪傳婧主筆繪制的一部繪本作品,在德國獲獎了。


此前,大家可能還是從書刊雜志的插圖或商業廣告上,認識這位蜚聲國際的中國插畫師。

而這回,倪傳婧不但拓寬了她獲獎經歷的寬度,更加深了讀者對這個名為“倪傳婧”風格的印象,更讓大家意識到倪傳婧作為插畫師的全面。


“Giselle” 倪傳婧 繪

兩年前,金哥曾簡單向大家講述過倪傳婧插畫之路的故事;

兩年后的今日,金哥終于有機會就風格與畫格的話題,與倪傳婧進行一場深入的交流。


倪傳婧

01

從一句“她得過所有獎”

窺見她的18年 ?????????

一直以來,國內諸媒體介紹倪傳婧時,總會羅列出她這些年所獲的那些幾乎數量等身的榮譽。



倪傳婧于2019年獲得漢密爾頓·金獎

多次獲得SOI紐約插畫協會金銀獎;首位同時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獲得“漢密爾頓·金 ”獎(該獎項是業內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由該獎項的前獲獎者評選產生,只能獲得一次)的華人;“雨果獎”最佳專業藝術家提名......




倪傳婧在SOI紐約插畫協會獲獎插畫(部分)

隨著成果與獎項愈豐,這個列表愈長。

但金哥認為,現在的倪傳婧介紹起來其實很簡單:一句“她得過所有獎”,足矣。


“The Cost of Cool(涼爽的代價)”

《New York Times》


“The Ring Cycle(環形使者)”

《The Washington Post》


"Overloaded - How to deal with information bombardment(超負荷-如何應對信息轟炸)"

《PLANSONSPOR》

2024年底,倪傳婧在由德國聯邦政府發起的德國青少年文學獎中,拿下了年度金獎的作品,叫做《Wishes(愿望)》


我注意到,一向很少在社媒上即時分享獲獎消息的倪傳婧,這次《Wishes》甫一獲獎,便在自己各個社媒上與讀者分享報喜。


雖然這既不是倪傳婧第一次獲得繪本獎,也不是她畫的第一本繪本,更不是她畫過的唯一一本繪本;但或許是她迄今為止,醞釀得最長、過程最印象深刻的一壇“美酒”。


倪傳婧的繪本作品


這部擁有特別待遇的繪本作品,內容也十分特別。

《Wishes》的文本作者是一位幼年經歷多舛、得過許多獎項的美籍越南裔作家M??n Th? V?n。

它全篇僅有如同詩歌般簡短的13個短句,75個字,卻耗費倪傳婧與作者、出版社四年反復的精雕細琢。



盡管它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繪本,內容卻是適合全年齡段閱讀的、關于“難民”這一沉重主題的電影般質感的故事。

而倪傳婧的工作是,通過文本精辟隱晦的字句,用插畫語言“翻譯”并呈現這則故事想要傳達的情感核心。


她要求自己必須還原出作者Muon文筆中,“簡約而安靜,沉默卻有力量;詩意又充滿希望;真實而令人忘懷”(倪傳婧語)的層次。

“在我的藝術作品中,我旨在通過對?Muon平靜、穩定的話語和動態的情感弧線來突出這些雙重性。”


《The Night Ends With Fire(夜以火終)》書籍封面

倪傳婧所說的情感弧線,也是一種色彩表達。

色彩,這幾乎是所有畫師的武器,是世界隨處可見又必不可少的美好之一,也是在“倪傳婧”的風格里,不能不提的質素之一。


“After Dark(天黑之后)”


“Mid Summer Night's Dream(仲夏夜之夢)”


《No Flight Without the Shatter(沒有碎片就沒有飛行)》 書籍封面

2014年福布斯“30 under 30(30位30歲以下)”藝術榜,用兩個形容詞來概括倪傳婧的插畫,“intricate(錯綜復雜的)“colorful(色彩斑斕的)



“The Day(這一天)” “The Day Interior(日內)”

《Liberty Magazine》


“Serving Fish(食用魚)”

《Fantastic Stories of the Imagination》

2023年,被設計界視為“圣經”,在業界中影響力相當于《福布斯》雜志在財富和商業運作中權威性的《Graphis》雜志采訪她時,是如此評價她的插畫世界:

“她將細膩的線條與色彩優雅地編織在一起,以最現代的眼光向自己的文化身份致敬,并以講故事者的前瞻性眼光解決視覺問題,并每天都在尋求新的冒險(She elegantly weaves her delicate line and color with an updated contemporary nod to her cultural identity and a forward vision as a storyteller, solving visual problems and seeking daily new adventures.)。”


“Window or Small Box(窗口或小盒子)”,Tor Books


“The Casserole”

《The New Yorker》

一條條看著簡單,實則頗為講究的彩色線條,被普遍認為是“倪傳婧風格”的標志之一。

不少朋友都知道,倪傳婧是在廣東出生、在香港長大的國人,高考過后又遠赴大洋對岸接受藝術教育和工作。

若刻板印象一點,倪傳婧受中國文化的熏陶,或許不及西方文化對她的影響深。


“Cumulative Culture(文化積累)”

可任憑誰研究或效仿她的風格,似乎都只是學到些皮毛,沒能真正琢磨出她這東西通殺的風格里,所蘊藏的不二法門。

對此,我與倪傳婧進行了一次探討。


“How Language Makes Us Unique(語言如何讓我們獨一無二)”

Question

金城:Victo你好~在你開創此類插畫風格熱潮之前,這種創作可謂罕見。你是如何打破中西文化語境的壁壘,降低文化理解的門檻,同時吸引西方人和中國人的呢?

倪傳婧:在發展個人風格的過程中,我沒有刻意去設計或規劃,更多是一個“滴水穿石”的自然過程

看過我早期作品的知道,我的風格一直在變化和成長。所謂的風格,它不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決定,而是基于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這些喜好自然受到自身的文化環境影響),通過不斷嘗試、總結經驗和改良而逐步形成的視覺語言。很多看似有“設計感”的元素,其實是在這個過程中意外收獲的成果。


“Is consciousness unique to human(意識是人類獨有的)”

倪傳婧:這包括大家普遍覺得是“倪傳婧”風格標志之一的彩色線條,最初其實是一個“誤打誤撞”的結果。早期我的線條大多是黑白的,一方面受小時候喜歡的小人書和漫畫影響,比如《葫蘆娃》和《怪醫黑杰克》,另一方面也因為那時對色彩的運用還不夠自信。后來在某次創作中,我感覺黑色線條在畫面中顯得過于生硬,削弱了整體的氛圍感,便嘗試用彩色線條進行替代。


《The Girl with No Reflection(沒有倒影的女孩)》書籍封面

倪傳婧:這個嘗試讓我創作上豁然開朗,之前一直糾結的視覺問題迎刃而解。我喜歡線條在中國畫中的傳神以及高度概括,比如明代閔齊伋繪刻的《西廂記》,和唐代吳道子所繪制的《八十七神仙圖》。也喜歡西方油畫的光影氛圍和空氣感,比如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和愛德華·霍普的作品。當找到彩色線條的時候一下子感覺兩種貪心都被滿足了。

很多人因為彩線把我的風格視為“裝飾風”,但其最重要的目的是作為畫面元素和背景之間的橋梁,平面感的同時打造空間和光陰感。好的畫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有其原因,沒有因為單純“好看”而存在。這一點常常被模仿者忽略。


倪傳婧為Steam繪制的網頁插畫

仔細閱讀倪傳婧的插畫。

由于她使用的,是與中國傳統黑白美術線條截然不同的、色彩鮮艷絢爛的彩色線條,許多人便也將目光聚焦于她在色彩上的使用,及線條和構圖之間的空間視覺關系等。

甚少有人注意到倪傳婧在插畫里所用的“國風”,除了題材、元素之外,還有人體畫法、線條工整細密的工筆畫法等。








“Once again, the day is saved(再次拯救了這一天)”

Question

金城:可否聊聊你認為跨文化語境的插畫創作中,最重要的步驟(方法論)是什么?

倪傳婧:我認為,想要創作出能夠引起不同文化群體共鳴的作品,需要關注以下三點:

找到情感的共通點。想要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我從小喜歡成語、寓言和神話故事,這些元素自然融入了我的創作中。不論中西文化,這類故事往往關注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與價值。比如,中國觀眾能夠理解《小紅帽》的寓意,而西方觀眾也能從我受成語啟發的插畫中找到共鳴。在打破文化壁壘的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迎合,而是挖掘文化中最共通、最具情感張力的部分。

不遺余力,但不要用蠻力。很多創作中的成長與意外的收獲,都是在追求那最后“5%完美”的過程中被逼出來的。對細節的執著和不妥協,會讓作品更加有溫度和深度。遇到瓶頸時有耐心地思考如何解決,把它當成一個有意思的解題游戲。

多看多吸收。這些平時積累的營養會在關鍵時刻給予創作解題的靈感。


“Special Aspects of Human Cognition(人類認知的特殊面)”

02?

“從學習他人中,找回自己”

《荀子·儒效》中說:“萬變不離其宗。”

倪傳婧也認為,無論是絞盡腦汁地深思熟慮過,還是經過不斷嘗試、總結經驗和改良而逐步形成一套視覺語言,風格的成形都“基于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


“The Dialogue(對話)”

《Nautilus》

而個人喜好和審美的形成,受到自身所處的文化環境影響。

好比提到倪傳婧,大多會用“走紅國際的中國風畫師”來描述她,卻很少有人知道倪傳婧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信手拈來,并不僅僅出于在中國出生與成長的鄉情。


“Prayers in the City(城市中的祈禱)”

《In Touch Magazine》

還因為她母親曾是一位中國文學教授,自打倪傳婧孩提時,就播放許多讀講成語、傳統故事、古詩的磁帶給她聽,這也是她兒時畫畫的靈感來源之一。


“Cocoon - The Circle of Life(蠶-生命之環)”

《PLANSPONSOR》


“MayFly(蜉蝣)”

《The New Yorker》

再譬如,在創作《Wishes》繪本時,由于作者Muon很少在藝術方面給倪傳婧提供示意,于是故事的大部分意象,都要依靠倪傳婧個人的聯想或技藝出發去創作。



《Wishes》插圖

比方說Muon對難民故事的描述里,對祖屋的描述是一片空白的,倪傳婧便從回憶里掏出祖母在中國的房子細節,填補了這一空缺;

而在刻畫難民流離失所、被迫離開原居地尋覓新歸處的過程中,倪傳婧代入的是自己國外留學時,那種流離失所的感覺和對家的渴望。


“The Evans(埃文斯)”

《Cincinnati Magazine》

“插畫是以單圖來說故事,在如此有限的空間里沒有任何元素是隨機的。畫什么,怎么畫,背后都有它的邏輯和原因。”




“Silicon Valley Lady Warrior(硅谷女戰士)”

回到倪傳婧的創作歷程,與她反饋在作品中那些對藝術的見解,我們可以拼湊出一條自小到大的、極為清晰的線索與脈絡。

——關于倪傳婧為什么是這樣的倪傳婧,關于倪傳婧為什么可以創作出這樣的插畫。


“The Kingdom of Sickness(疾病王國)”

《Sarah Lawrence Alumni Magazine》


“Tough Choice(艱難抉擇)”

《PLANSPONSOR》

在了解倪傳婧過去的故事時,一件發生在她高二(香港被稱為“中五”)的事情令我印象深刻。

當年,香港學習制度與考試潛規則都已十分固化,被老師們期許著的倪傳婧便發現,這樣的學習方式不適合自己。


“Internet Distraction(網絡分心)”

《The New York Times Sunday Business》

與學習系統一同固化的,還有“學藝術不賺錢”的思想。

所以當那時已非常熱愛美術的倪傳婧,想為美術奮不顧身的時候,反對的聲音不少。

她因此立下豪賭:

只申請她認為全球最好的藝術學校,不成功,便成仁,便認命。


“We Didn't Like Him(我們不喜歡他)”

“所有的幸運,源于敢對你的人生說‘不’。”

這第一次改變,是來源于她意識上開始成形的自我。

但與影視劇不同,現實里的人不會輕易擁有主角的光環。


《三體藝術畫集》倪傳婧繪


“Horse Too Big(馬太大)”

千里迢迢去到羅德島的倪傳婧,見識了太多有多年藝術功底的厲害的人們,這使她感到巨大的壓力與迷茫。

相當一段時間里,她每晚只睡三四小時,只為跟上進度。一想便知,這個過程有多吃力。


TUMI新年系列《福滿云錦》


“The Innovation Issue(創新專輯)”

《Bloombery》

直到有位老師無意間留意到了她的sketchbook(速寫本,寫生本),問她:

“為什么在功課見不到你這個靈魂?你才是你!”

可以說這艱難的第二次改變,來自她靈犀一悟的自我——原來那時她在學習別人時,沒有誠實地畫畫,失去了自己。


“Moon Catcher(月亮捕手)”

《PLANSPONSOR》

Question

金城:Victo你是最早一批創作這類插畫風格的人,現在學習、模仿、抄襲你者眾,對這種現象你可能早見怪不怪了。那你在擔任評委的賽事中,有遇到過學習、模仿甚至抄襲你的作品嗎?

倪傳婧:一開始看到模仿或抄襲的現象,坦白說讓我有些復雜的感受,因為創作對我來說是非常個人化且投入大量心血的過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看待這件事情的角度有所變化。一是正如Oscar Wilde(奧斯卡·王爾德,英國知名作家)那句話“ Imitation is the most sincere form of flattery.(模仿是最真誠的奉承)”二是模仿本身是藝術學習的自然階段,關鍵在于模仿的出發點和最終走向。

在評審賽事時,確實會遇到一些風格非常接近我的作品,但我并不會直視其為抄襲。我更關注作品背后的原創性和個人表達。即使某些作品的技巧或語言與我相似,但如果它能夠講述有意思的故事和情感,那么這仍然是值得鼓勵的。但是我可能會不知覺的更嚴苛一點,畢竟相對我不熟悉的風格,我更能察覺到不足之處。






《The Wound The Gift(傷痕與禮物)》節選

事實上,臨摹與學習他人畫作,是學藝生涯里極為常見的過程。

但是學而無道則為盜。

作為一種風格的開創者,對倪傳婧的作品進行各種效仿、抄襲乃至一比一照搬等事,已屢見不鮮。


“The moving Meditation(動人的冥想)”

《St. Louis Magazine》


“Wing Chun(詠春)”

《Meltdown Gallery》

甚至抄襲者,還會從藝術圈內的同行,“升級”到插畫所服務的上游甲方圈。

2020年倪傳婧在ins上得知,某意大利高檔品牌當季發布的一套新系列單品與套裝的圖案,盜用了自己的2013年創作的一幅名為《Leap》的插畫。


“Leap”


涉事品牌所設計的服飾

這件事當年驚動了國內插畫、時裝等藝術圈子,關注者眾,倪傳婧那篇微博求助帖轉發超8k次。在外網“X”(原推特)上,轉發亦達2.8k次。



倪傳婧近日在自己的社媒上,分享了一組她欣賞的“抄襲”

COS作品來自外國藝術家 @frans_marais

拾人牙慧這樣的事,大概從藝術誕生之初便存在。

知名畫師因被別人抄襲畫風并惡意低價競爭,從而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得封筆這樣的事,也不知凡幾。









《The Kama Sutra of Vatsyayana(愛經)》插圖

畫風或許可以一比一還原,但一幅畫作背后真正主導著質量的創意與審美見地,卻無法復刻。

每個人生而獨一無二,倪傳婧說,“對自己誠實,是發掘自身獨特聲音的關鍵”


“A Cup of Salted Tear(一杯咸淚)”,Tor Books

Question

金城:Victo你認為怎樣的模仿學習,才算是一個合理的進步方式呢?可否結合自己的創作摸索經歷談談?

倪傳婧:我認為,合理的模仿學習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技術學習而非內容復刻。模仿可以是學習某種技法、觀察對方如何處理色彩、構圖或光影。學習者需要帶著問題去模仿:“為什么這幅作品能觸動我嗎?”,“為什么作者選擇這個構圖?”等等。嘗試剖析原作創作背后的動機,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現象。


“Sweet Dreams(甜夢)”

《The New Yorker》

倪傳婧:融會貫通,形成自我表達。視模仿為起點而不是捷徑,最終的目標是找到自己的聲音。模仿多家,充分積累不同的養分才能滋養有深度的,與眾不同的作品。

尊重原創。學習的前提是尊重原創者的勞動成果,特別是在公開發表和商業用途中,這一點尤為重要。任何直接復制的行為,不僅違背了藝術的道德,也對學習者自身成長沒有幫助。





倪傳婧:每個藝術家都會從模仿開始,但只有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找到屬于自己的語言,才能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模仿可以是學習的臺階,但最終你要站在自己的獨特視角上,去講述屬于自己的故事。

03?

都想成為“別人”

又怎能成為自己?

這次我與倪傳婧的交談中,還談及一個在當下時代決計無法繞開的話題。

即藝術與藝術市場。




《I was born in 1930, 3500'N 10500'E(我出生于 1930 年,3500'N 10500'E)》

Question

金城:有人認為藝術和商業牽扯到一起,反而不利于藝術的發展;Victo你也有過部分類似的觀點,即“讓激情主導你的創作,而不是當下的潮流或者市場的需求”。

你認為商業化對插畫藝術發展而言,好與壞都是什么呢?

倪傳婧:藝術與商業的關系確實是一個復雜又有趣的話題。“純藝術”這個概念其實是一個比較近代的西方產物。17至18世紀的啟蒙運動時期,隨著理性主義、個人主義和美學理論的發展,藝術逐漸被區分為“高雅藝術(Fine Art)”和“應用藝術(Applied Art)”。

美學家如康德提出,真正的藝術應該追求“無功利的愉悅(disinterested pleasure)”,即藝術的目的應僅僅是為了美學和精神的享受,而非實用性。于是,“純藝術”開始被定義為不以實用目的為導向,而是為了表達情感、思想和美的藝術形式。在此之前,東西方的藝術大多數是服務于宗教、政治和社會,通常是在有“甲方”或“委托”的情況下產生的。比如剛才提到的《西廂記》插圖、敦煌壁畫,或者米開朗基羅為西斯廷教堂繪制的天頂畫。這些作品雖然有明確的功能性,但它們的藝術價值絲毫不遜色于后來的“純藝術”代表作,比如梵高的作品。而當代的“純藝術”,實際上與商業和社會的需求也難以割裂。


“The New Standard(新標準)”

《PLANSONSPOR》

倪傳婧:從古到今,我們會發現,人類文化的進程與權力和財富是密不可分的,藝術領域如此,科學領域也不例外。舉個例子,伽利略將木衛獻給梅迪奇家族的故事就很有意思。伽利略通過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夜空,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然后將它們命名為“梅迪奇星(Medicean Stars)”,以此向佛羅倫薩的強大政治家族——梅迪奇家族致敬。這一“聰明的商業操作”,幫助伽利略獲得了穩定的收入、社會地位和學術自由。在梅迪奇家族的庇護下,伽利略得以繼續他的研究和寫作,并且免受天主教會的干擾。找到合適的“爸爸”真的很重要,既能給自己帶來資源,也能讓雙方互利共贏。

理想的商業藝術合作應該是“1+1>2”:既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又能讓藝術家借助客戶的資源實現平時無法完成的創作,最終做出好作品供大眾欣賞,并推動社會審美的提升。


《Star Wars(星球大戰)》

藝術品被用于當做商品進行交換的歷史記錄,或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也就是說藝術商業化在很早很早以前便開始了。

隨著時間推移、時代發展、市場成熟,藝術創作者與藝術市場的聯系也漸漸密不可分。藝術創作者會影響藝術市場,而藝術市場的導向可能也會作用于藝術創作者。

這就涉及到一個根源問題,創作者究竟應由什么來主導自己的創作?


《The Infinite Nolse(無限噪音)》書籍封面

倪傳婧:我一直提倡“讓激情主導創作”,意思是要先明確自己想做什么樣的作品,再在這個基礎上去尋找合適的客戶和項目。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知道什么樣的“爸爸”適合你。只有對自己的創作有堅持和追求,作品才有深度,“爸爸”也才會尊重你。我對自己商業插畫的要求是“personal professional work(個人職業工作)。也就是說,既是商業插畫,同時也能脫離項目背景后仍然保有獨立價值的個人作品。


“Dan Yuan Ren Chang Jiu(但愿人長久)”,Tor Books

倪傳婧:當然,并不是所有客戶都能接受我的創作方式。合作是對等的關系,藝術家和客戶需要相互尋找合適的合作對象。如果A客戶不合適,就去找B客戶,沒必要因為A不接受,就急著去改變自己去迎合他們。不然容易隨波逐流,迷失自己。十五年來,我和很多甲方合作過,只要滿足了他們的核心需求,通常都能有很大的創作自由。對于那些不合適的客戶,以后不合作也沒關系。

要想讓甲方順利通過自己的方案,除了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怎么“pitch”方案也非常重要。有時候有些小細節明明是自己喜歡加進去的,但在與甲方溝通時,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角度來解釋這個細節的重要性。這種小心機,我們都可以多向伽利略學習。


《A Desolation Called Peace(名為和平的荒蕪)》書籍封面

倪傳婧:個人成長的角度來說,很多突破瓶頸的機會恰恰來源于委托項目。商業項目往往會提出各種需求,迫使藝術家跳出舒適區,做出不同的嘗試,激發創作靈感。同時,藝術家的決定也能夠推動行業的發展,幫助提升客戶的審美,這對未來的藝術家來說也是一種積極的影響。所以,長期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不僅能提升自己,也能為整個行業帶來正面的推動力。


《Jack and Queen at the Green Mill(綠磨坊的杰克和王后)》,Tor Books

“創作者究竟應由什么來主導自己的創作?”

倪傳婧的答案,一直以來都是“本心”與“本我”。

從福布斯上榜,到因設計打破蘋果公司性冷淡風的雞年年畫而出圈進入主流視野,再到現在被稱為插畫界的大前輩。倪傳婧一直有被外界冠以各種噱頭或標簽。



向世界表達中國風的插畫師、“只花7年就從毫無基礎到登上福布斯榜”的傳奇、頂刊奢牌商業合作拿到手軟的頂端大佬......

甚至為了聽起來足夠牛掰吸睛,當年還有不顧事實為88年出生的倪傳婧,安上“90后天才美少女”噱頭的標題黨。


《花樣年華》影視海報設計


《Flowers of SHANGHAI(海上花)》影視海報設計

但事實是,倪傳婧登上過福布斯榜,也摸索出一種屬于自己的全新國際范東方風格;倪傳婧畫得了中國風,也畫了不少西方元素;倪傳婧畫中國元素既因為熟悉,也可能因為合適......


《古墓麗影》影視海報設計

倪傳婧有一幅被媒體命名為《井底之蛙》的作品,被許多人誤以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題材的畫作,實則這是一幅把傳統成語的故事劇情反轉,進行二次創作的作品。


“Up From the Wel”

為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創作的《井底之蛙》原名“Up From the Well”,其實描述的是關于“廣播電臺對人們的影響”的話題。

倪傳婧取材于自己長時間呆在工作室里畫畫的生活,她慶幸當時有播客和收音機能邊畫邊聽,才不至于讓自己成為井底之蛙。

所以畫面呈現了青蛙們靠著長長的收音機天線爬出井口,看到外面風光的過程。



《SOLARIS(飛向太空)》影視海報設計

就像糾結于“88年出生還是90年出生”這種沒有本質區別的小事一樣。

看到這些關注點評論或報道的倪傳婧,當然是不爽的。

但這不盡是由于報道的失實或片面,還因為她希望大家看到的是自己的作品,而非只是“福布斯”。



《BLADE RUNNER(銀翼殺手)》影視海報設計

哪怕現在距她入行快要二十年,她也依然從不讓自己停下,始終在調整與改變自己的筆觸。

有人評價倪傳婧的風格為“讓熟悉的事物充滿神奇,讓超凡脫俗的事物顯得不那么陌生”。我深感其中之巧妙。




“Three Colours Trilogy(三色三部曲)”

倪傳婧的創作是踏實又天馬行空的,是忠于命題又抒發個性的。

“好的藝術是誠實的藝術。”

“想要創作出有感染力的作品,插畫師需要找到項目里屬于自己的興奮點。”


“國際舞蹈日-俄羅斯芭蕾”主題郵票

聯合國郵政管理局

藝術呈現的,始終是藝術家心眼里的一切。

作品的藝術性與藝術的未來,關鍵或許本就不在于商業化與否。

追逐潮流,附和市場,照搬權威,屈服流量......

當屬于自己的創作邏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丟失,作品還屬于我們嗎?我們還屬于自己嗎?

厲害的是,“倪傳婧”一直屬于倪傳婧。

編輯:第三方陣營玩家

-THE END-


-紅包推薦-

甲辰龍年將辭,乙巳蛇年來迎!

著名潮流藝術家金城先生“極簡少女”系列紅包

每每上線,反響熱烈

印金紋理,磨砂質感

瑞紅大吉陪您耀啟新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養老金全國統籌落地!這 8 個省份退休人員待遇將大幅提升

養老金全國統籌落地!這 8 個省份退休人員待遇將大幅提升

振華觀史
2025-04-17 09:15:59
要各走各路了?被特朗普當面說不需要后,馬斯克罕見對華“忠告”

要各走各路了?被特朗普當面說不需要后,馬斯克罕見對華“忠告”

愛下廚的阿釃
2025-04-17 17:57:09
3歲男童被虐致死案生母:孩子搶救時聽到媽媽來了流下眼淚

3歲男童被虐致死案生母:孩子搶救時聽到媽媽來了流下眼淚

大象新聞
2025-04-16 21:11:29
美國的算計與中國的計算

美國的算計與中國的計算

新民周刊
2025-04-17 09:10:36
別讓東方集團跑了!人大教授吳曉求呼吁:罰他個傾家蕩產,判他個牢底坐穿,做成美國安然公司那樣的案例

別讓東方集團跑了!人大教授吳曉求呼吁:罰他個傾家蕩產,判他個牢底坐穿,做成美國安然公司那樣的案例

金融界
2025-04-17 19:44:22
年薪330萬,NBA退步最快球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你離退役不遠了

年薪330萬,NBA退步最快球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你離退役不遠了

老梁體育漫談
2025-04-18 00:05:27
為什么很多人不愿做腸鏡?院士:做一次腸鏡,或能保你5年沒問題

為什么很多人不愿做腸鏡?院士:做一次腸鏡,或能保你5年沒問題

小熊侃史
2025-01-14 07:55:09
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菊興:銅價未來可達10萬元/噸

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菊興:銅價未來可達10萬元/噸

經濟觀察報
2025-04-17 15:57:14
全國理發店開始倒閉潮!明明沒有電商沖擊,為啥還會自己干到黃?

全國理發店開始倒閉潮!明明沒有電商沖擊,為啥還會自己干到黃?

文辰國學
2025-04-14 18:45:28
世界杯女單4強對陣名單:雙曼爭鋒,莎莎好簽,陳幸同迎奪牌良機

世界杯女單4強對陣名單:雙曼爭鋒,莎莎好簽,陳幸同迎奪牌良機

知軒體育
2025-04-18 00:16:35
馬英九:若大陸統一臺灣的手段不和平,過程不民主,臺灣人不接受

馬英九:若大陸統一臺灣的手段不和平,過程不民主,臺灣人不接受

紅色鑒史官
2025-04-11 20:15:02
許昌女教師陳岸君被捕,奇特的補課方式揭露后,家長們崩潰了

許昌女教師陳岸君被捕,奇特的補課方式揭露后,家長們崩潰了

清茶淺談
2025-02-25 11:45:43
當年舉報畢福劍的告密者如今啥樣了?眾叛親離,過得好慘!

當年舉報畢福劍的告密者如今啥樣了?眾叛親離,過得好慘!

華人星光
2024-12-14 11:20:20
定居美國10余年,78歲卻回國“撈金”,她憑啥被稱“人民藝術家”

定居美國10余年,78歲卻回國“撈金”,她憑啥被稱“人民藝術家”

夢史
2025-04-01 11:59:20
美方濫施關稅自吞苦果?4月18日,深夜的三大重要消息全面襲來!

美方濫施關稅自吞苦果?4月18日,深夜的三大重要消息全面襲來!

風口招財豬
2025-04-18 01:51:41
中國又打出一張“王炸”,威力堪比稀土禁令,特朗普罕見失態了

中國又打出一張“王炸”,威力堪比稀土禁令,特朗普罕見失態了

愛下廚的阿釃
2025-04-17 18:12:27
謝霆鋒澳門演出意外暴露重要部位,尺寸驚人女粉絲:不忍直視襠部

謝霆鋒澳門演出意外暴露重要部位,尺寸驚人女粉絲:不忍直視襠部

chen7
2025-04-14 09:56:37
新華時評·首季中國經濟觀察丨一季度社融增量超15萬億元傳遞積極信號

新華時評·首季中國經濟觀察丨一季度社融增量超15萬億元傳遞積極信號

新華社
2025-04-17 08:49:07
你無意中看到了什么不該看的東西?網友:每一個都是炸裂的存在

你無意中看到了什么不該看的東西?網友:每一個都是炸裂的存在

美好客棧大掌柜
2024-11-03 05:55:57
4月17日CBA最新情報:廣東隊徐杰、胡明軒再添新消息!

4月17日CBA最新情報:廣東隊徐杰、胡明軒再添新消息!

冷桂零落
2025-04-18 01:40:02
2025-04-18 02:59:00
動漫藝術家 incentive-icons
動漫藝術家
動漫創作者與愛好者相遇的地方
3763文章數 4056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美知名經濟學家:特朗普低估了中國 也沒有留下逃生門

頭條要聞

美知名經濟學家:特朗普低估了中國 也沒有留下逃生門

體育要聞

結束16年等待,一支強硬的阿森納向我們走來

娛樂要聞

張檬順利產子,韓國婆婆趕赴香港陪產

財經要聞

李強:要把握政策力度 必要時敢于打破常規

科技要聞

余承東大講安全,絕口不提智駕"替你開車"

汽車要聞

一躍跳過障礙/秒切防御姿態 看懂嵐圖"開掛"絕技

態度原創

旅游
藝術
本地
數碼
親子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本地新聞

云游湖北 | 七仙女都愛的山水,雙峰米酒一口上頭

數碼要聞

蘋果發布《環境進展報告》:庫克表示2030年實現全業務碳中和目標

親子要聞

萌娃第一天到太姥家,太興奮了睡不著覺。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临武县| 鹤山市| 屏边| 陆良县| 凤城市| 滁州市| 南岸区| 通道| 灵寿县| 昔阳县| 山西省| 奉化市| 高邮市| 西峡县| 甘南县| 乌兰浩特市| 新宾| 伊宁县| 民勤县| 安塞县| 湘乡市| 南阳市| 双城市| 沙湾县| 新化县| 涡阳县| 专栏| 黄平县| 尉氏县| 如皋市| 稷山县| 大渡口区| 罗田县| 卢湾区| 德江县| 柘荣县| 黔东| 都江堰市| 青田县|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