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岳》的主旋律是抗金,但作者因為要塑造英雄,把武將的個人武力,變成了左右戰(zhàn)場局勢的重要因素。
《說岳》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戰(zhàn)役,其中有四場以少勝多的巔峰之戰(zhàn),沒用一兵一卒就大破敵軍,其中最夸張的一場,一人追著20萬金兵跑。
第一場,南熏門之戰(zhàn)
第十三回,太行山金刀王善造反,帶領(lǐng)五萬大軍攻打汴京,大軍駐扎在城外五十里的南熏門外。
老將宗澤受張邦昌陷害,只帶了五千兵馬前往平叛,在明知不敵的情況下,宗澤將大軍駐扎在牟駝岡,只身一人沖入敵營,想要以身殉國。
王善因為愛惜宗澤,令手下只能活捉,所以宗澤被敵軍重重圍困。正在宗澤殺的脫力之時,岳飛單槍匹馬殺入重圍,湯懷、張顯從左右兩側(cè)也殺了進(jìn)來。
四個人不但沒有選擇突圍,反而一起殺向了王善的大營。隨后,王貴和牛皋也殺進(jìn)了大營。
王善聽說以后,就提著金刀出來迎戰(zhàn),結(jié)果被王貴一刀砍死。六個人在王善的大營中,逢人便殺,如入無人之境。
岳飛挑死了大將鄧成,牛皋打死了軍師田奇,敵軍看到主帥和軍師都死了,當(dāng)即四散潰逃,后被牟駝岡上的五千兵馬殺死無數(shù),投降者一萬多人。
南熏門之戰(zhàn),是岳飛初出茅廬第一戰(zhàn),岳飛兄弟五人大敗王善五萬大軍。雖然這時還沒有岳家軍,但這兄弟五人都是后來岳家軍的成員,這場大戰(zhàn)也可以安在岳家軍身上。
第二場,青龍山之戰(zhàn)
粘罕帶領(lǐng)十萬大軍向金陵進(jìn)發(fā),而岳飛帶領(lǐng)800先鋒部隊駐扎在青龍山,粘罕大軍到達(dá)青龍山后,因為前面有岳飛阻路,便將大軍駐扎在青龍山下。
岳飛便讓手下600人在山上埋伏,自己下山誘敵。他單騎殺入敵營當(dāng)中,遇人便殺,如入無人之境,殺的金兵尸堆遍地、血流成河,然后又沖出番營而去。
粘罕見狀大怒,命令十萬大軍進(jìn)山追擊,結(jié)果中了岳飛的埋伏,兩側(cè)山上火箭火炮飛來,頓時烈焰騰空,粘罕的十萬大軍慌忙逃竄、自相踩踏,最后只剩了粘罕帶了幾個人逃了出去。
這場大戰(zhàn),岳飛800人對粘罕十萬大軍,讓粘罕的十萬大軍全軍覆沒,主要的功勞還是岳飛自己。
第三場,藕塘關(guān)之戰(zhàn)
第三十二回,金國元帥斬著摩利之領(lǐng)兵十萬攻打藕塘關(guān),牛皋帶本部兵馬為先鋒前往援救。到了藕塘關(guān)之后,牛皋先喝了個爛醉,然后踉踉蹌蹌的出城迎敵。
那敵將身長一丈,用一根百十來斤的混鐵棍,看到牛皋喝的爛醉如泥,就放松了警惕,將鐵棍一頭豎在地上和牛皋說話,饒有興趣的看著牛皋在一旁耍酒瘋。
結(jié)果牛皋的酒勁兒涌上來了,張開大口就往外吐,吐了敵將斬著摩利之一臉。斬著摩利之擦臉的工夫,牛皋已經(jīng)有幾分清醒了,掄起锏來將斬著摩利之的腦袋打碎。
金兵看到主帥死了,亂作一團(tuán),慌忙逃竄,被牛皋的兵馬追出了二十里地,殺的尸橫遍野。
一人打敗十萬金兵,這是牛皋一生最輝煌的戰(zhàn)績了。
第四場,朱仙鎮(zhèn)之戰(zhàn)
第五十三回,金兀術(shù)起六十五萬大軍——號稱二百萬,兵發(fā)朱仙鎮(zhèn),岳飛先后派七路兵馬前往救援。其中,楊再興帶兵五千兵馬,作為第一路援兵。
楊再興距離朱仙鎮(zhèn)不遠(yuǎn)時,遇到了金兀術(shù)的四路先鋒部隊共20萬,楊再興便命令部隊原地駐扎,自己單騎殺入敵營之中。
楊再興殺入二十萬敵軍當(dāng)中,殺了個天翻地覆,不到一個時辰,就斬殺了四路兵馬的四員主將——雪里花北、雪里花東、雪里花西、雪里花南。
敵兵見主帥已死,落荒而逃,相互擁擠踩踏者不計其數(shù),只見尸積如山、血流成河。
敵兵跑的太快,楊再興便單騎去抄近路堵他們,結(jié)果誤走小商河,馬陷進(jìn)了淤泥當(dāng)中,楊再興被敵兵萬箭穿心而死。
一個人追著二十萬人跑,這可以說是《說岳》的戰(zhàn)績巔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