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的S系列多年來主打外觀設計與影像能力。全新的S20系列不僅延續了家族風范,更是在性能、AI、屏幕、安全性、續航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提升。S20 Pro則更是系列中的“重量級”。小E想,之所以vivo邀請“網球女王”鄭欽文代言,不僅希望體現S20 Pro的外觀漂亮,更多是希望體現“漂亮”的產品力——影像出色,能力出眾。換句話說,S20 Pro在關鍵領域中,與鄭欽文一樣,“打得漂亮”!
剛剛過去不久的2024年中,各家不僅旗艦殺得眼紅,主流機型也紛紛全面升級,不敢怠慢。那么vivo的殺手锏是什么呢?沒有了蔡司加持的S20 Pro,能否扛起“影像旗艦”的大旗呢?時值農歷新年,我們帶著這款手機,找來了御用模特小姐姐,希望通過自拍他拍測試人像拍攝能力;并擠進人山人海的豫園,清凈威嚴的寺廟,采集一些人間煙火,看看S20 Pro能交出怎樣的答卷。
vivo S20 Pro共有三款主打色,分別為鳳羽金、紫氣東來和松煙墨。小E手上這款是藍紫配色,寓意不錯。在不同光源和角度下,它的顏色會呈現出深紫、藍紫、藍黑,藍灰等不同的色調。這就是它采用的“幻變流云”工藝,藝術感拉滿,又充滿趣味性。從外殼到屏幕,這款手機也做到了耐摔防水,抗劃傷。可以說,S20 Pro不只是好看。
如今旗艦手機動輒220、230g,“半斤機”也不少見。而S20 Pro配色不同,重量均在193g左右,“紫氣東來”款為194.3g,三圍尺寸160.56x75.02x7.5mm,整體來說屬于比較好掌握的機型。但實際它的屏幕尺寸達到了6.67英寸,屏占比高達92.89%,得房率極高。本次屏幕來自京東方Q10,全等身微四曲屏,3840Hz超高頻PWM調光??梢哉f,從色域色準、亮度到護眼,這款屏都做到了優秀水平。
S20 Pro的基礎硬件配置其實相當不錯。它的SoC采用了自研藍晶x聯發科天璣9300+。圈子里都傳,vivo調教“發哥”有一套。在實際測試和日常運行表現中,用戶們也能深刻感受到這一點。雖然我們都說現在處理器有些“性能溢出”了。但如果你是個重度用戶,無論是游戲還是大型APP應用,更好的調教有利于要性能的時候可以給到,要續航和低溫時也可以支持。為此,vivo也給S20 Pro配置了冰原散熱系統,包括更大的均熱板及更好的導熱材質。
接下來,我們進入本次體驗的重頭戲——影像。S20 Pro后置三攝規格如下:
- 5000 萬超視野廣角鏡頭(f/2.05光圈)
- 5000 萬索尼超級潛望長焦(f/2.55光圈,支持OIS光學防抖)
- 5000 萬索尼超防抖仿生主攝(f/1.88光圈,支持OIS光學防抖)
其中,主攝和長焦的傳感器均來自索尼。前者為IMX921,1/1.56”英寸;后者為IMX882,支持3倍光學變焦;長焦提供10X變焦,拍攝舞臺更具優勢。同時,兩者均支持最高100X數字變焦,以及EIS+IOS雙防抖。長焦還提供了超微距,最近對焦距離15cm,20倍變焦放大。同時前后置都支持EIS視頻防抖技術。
我們都知道,傳統影像中,85mm被稱之為“人像黃金焦段”。它的優勢是,可利用中長焦的虛化能力,攝影師與被攝者之間的距離即滿足溝通也保證“隔離感”,人像畸變不大還原度高等。這次,vivo S20 Pro特別給出85mm人像拍攝,并支持高像素特寫,能更好捕捉半身人像,局部特寫的細節表現。
來到前置攝像頭,它的像素同樣為5000萬,f/2.0光圈。搭配vivo出色的AI 3D虛擬補光,在逆光自拍的時候能體現出更為自然舒適的畫面表現。它學習的是傳統人像拍攝時,攝影師通過前部補光燈,反光板為人像補光的效果。規格參數說完了,小E展示下這次年前拍攝的樣張吧。
快門 1/161s 光圈 f/2.55 ISO 71 等效35mm焦距70mm
70mm焦段捕捉一些建筑特寫是個不錯的主意。該樣張中,我們既要屋頂邊緣的脊獸,各類瓦當的細節也不想錯過。S20 Pro并沒有讓我們失望。
快門 1/244 光圈 f/2.55 ISO 72 等效35mm焦距70mm
主攝既然是比較大的底,那么在拍攝類似上圖的時候就能體現出不錯的虛化效果。焦點范圍內的石獅子紋路很清楚,石頭質感強烈。
快門 1/100s 光圈 f/4 ISO 202 等效35mm焦距50mm
拍菜也是我們不能免俗的生活樣張之一。色彩分辨能力較強,兩種顏色沒有出現浸染現象,有著明確的區隔。黃桃上自帶的生物紋理也能清晰體現。晶瑩剔透的水果,給人一種想要品嘗的動力。
快門 1/50s 光圈 f/1.95 等效35mm焦距24mm
時值新年前夕,我們一群人趁著人少,趕到了上海豫園。即便如此,小E仍舊是被擠著進去,擠著出來。這里有著復雜的夜景燈光場景,多種漸變顏色挑戰著手機、相機的解析能力。S20 Pro處理得不錯,色彩錯落有致,過度順滑。
拍攝動態貓咪原來并非手機強項,但現在也不是問題了。雖然畫面中的小貓咪一臉兇相,但仔細觀察我們可見:眼睛清透,反光可見;毛發和胡須的處理都不錯。只是左側邊緣的虛化略有些不自然
在對人像拍攝樣張進行分析之前,小E還得提一嘴?。焊魑籗20 Pro用戶一定要好好了解相機所提供的各類功能或設置。方便我們在照片和視頻拍攝中,或提升追蹤能力,或便于創作,或加強構圖。
快門 1/100s 光圈 f/1.4 ISO 203 等效35mm焦距35mm
眼中有光,膚色自然,紅潤流暢——這是小E在對S20 Pro后置進行人像試拍后的感受。這里我們的布光是接近倫布朗的方式,臉上有清淡陰影,但是并不影響整體氛圍。如果放大來看,皮膚和發絲、以及外衣上的細節都清晰可見。
快門 1/216s 光圈 f/1.4 ISO 376等效35mm焦距50mm
有人說50mm焦段拍人是多少有些平淡的,但它也是畸變控制最好的,最為還原真實的焦段。因此許多人像大師都喜歡用此焦段創作。50mm是一個接近對象但保持“安全距離”的范圍,拍攝大半身或上半身都是不錯的選擇。
左側 vivo S20 Pro快門 1/100s 光圈 f/4 等效35mm焦距85mm
右側 Nikon Z63+Z 85mm 1.2S 快門 1/320s 光圈 f/1.4焦距85mm
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手機到底能不能替代相機呢?通過上面2張圖的對比我想可以得到一些結論。兩張照片對人物詮釋都很出色。S20 Pro更大優勢在于影調、人像、膚色的優化;相機的優勢在于自然虛化和更豐富的細節(已開啟機內膚色優化)。那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S20 Pro就是個出色的人像手機。幾乎不需要學習什么影像知識,把握好構圖就能出好片。
快門 1/33s 光圈 f/16 ISO1209 等效35mm焦距25mm
即便在整體“黃昏”、相對暗淡的場景下,S20 Pro對人像的表現依舊優秀。以上圖為例,它并沒有收到高亮黃色燈光的影像,從而讓皮膚被“染黃”。通過AI加持,它很清楚面部在哪里,膚色該怎么調整。當然,細節還是得到了保留,無論是發絲還是衣服上的紋理,基本上都得到了有效的保留。
這次,S20 Pro的后置柔光環也有所升級。可以自動調節色溫(根據拍攝環境),也可以按需手動調節亮度。我們分別打開和關閉進行了試拍。可見,開啟柔光環后,整體氛圍更為明亮,所捕捉的細節更多。人像的膚色更靚麗。
不能免俗,我們也簡單測試了S20 Pro的跑分成績。注意,此時手機環境為默認狀態,沒有進行任何所謂的優化措施。該機為市售零售版本。手機已使用超過20天,安裝了許多使用中的APP。即便在那么多“Debuff”下,其整體得分還是令人滿意的。
另外一點,我們發現S20 Pro的AI能力也十分強大,并沒有與旗艦款有什么明顯的差別。無論是藍心小V的調用,AI創作和輔助能力都可謂優秀。我們在平時生活工作中,也可以用AI功能進行輔助。AI已成為vivo的“戰略武器”,無論是影像還是文字和圖像處理,都體現了一線大廠的實力。
S20 Pro沒有旗艦級的“蔡司”加持,但似乎主要只是缺乏一些影調的表現。在我們的實際拍攝中,并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小E甚至認為,vivo在未來也會推出自己的影像品牌,自己的影調風格,通過更多AI大數據模型的加持,走出一條自己的色彩之路。
另外,小E覺得S20 Pro的用戶在拿到手機后,應該多花點時間好好體驗下這次或是更新,或是新增的功能。比如前置自拍加入的AI臉型矯正算法,能根據人臉的實際走向,五官布局,廣角鏡組的筒形畸變等問題進行調整。這套算法是vivo自研的,更具價值。這次還提供了一拍得膠片相機樣式,提供了膠片影調;如果你還有銀鹽成像技術的相片打印機,就能實時輸出復古情懷的照片質感。同時,憑借處理器及算法的提升,無論是影像還是日常工作輔助,這臺手機都能給到用戶或有趣、或有用的輔助。
最后,小E我想聊聊vivo S20 Pro的選購指南。它共有3個存儲配置可供選擇,包括12+256G、12+512G以及16+512G等。如果你是個重度影像愛好者,那么12+512更具性價比;如果你需要兼顧游戲或大型APP高強度使用,那么16+512則是必選??紤]到vivo藍晶x天璣9300+調教得當,無論是性能發揮或是溫度控制都可圈可點;以及全新OriginOS 5系統的底層優化和AI強化,這款手機將在主流市場表現出不錯的銷售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