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前期由于全國各地下起暴雪,導致多地高速公路封閉,但依然阻擋不了大家回家過春節的熱情。而每年只要是高速免費期間,車輛擁堵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平常的現象,特別是新能源車尤為糟心,擔心堵車沒電不說,到了服務區更難尋一個充電樁,不知道要排隊多久才能充電?可剛看到官方媒體發布了一篇報道,則改變了不少人的認知。
根據封面新聞的報道,從2025年春運開始,全國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汽車日均流量為685.46萬輛,同比2024年同期上升了61.81%,新能源汽車流量占比17.56%,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如今在全國已經普及。
為了證明現在的電車出行跑高速多么方便,還曬出了多名年輕人在春節期間開電車返鄉賬單,有人稱開車500公里僅花費75元電費。還有人說開電車1100公里,充電五次花費了218元,比油費便宜一半。
不得不承認,開電車出行的成本確實要比油車低,可這種“報喜不報憂”的報道,真的能讓所有人信服嗎?作者就以報道中電車最大的優勢來說,1100公里、充電五次、花費218元,這些數據實際上也漏出了電車的最大弊端。
如果駕駛1100公里需要充電5次,平均下來每行駛220公里就要充一次電,且不說每個服務區都有充電樁,充電時需要耗費的時間,就每次到服務區充電前都像是“開盲盒”一般。最近幾年我們經常看到高速排隊充電的報道,車主因為搶一個充電樁大打出手也時有發生,想象往返行程至少需要經歷10次充電,你能確保每一次都能那么“幸運”,每到一個服務區就有空位嗎?
另外一點,看似電費比油費省了一半,可省下的這些錢裝進自己兜里了嗎?十幾萬的新能源汽車每年保險費用可能要比油車貴2-3倍,折算下來是不是也沒省下多少?
個人認為,所謂的省錢,實際上是用時間換來的。有可能未來當充電樁像加油站一樣方便的時候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至少目前來看,無法長時間行駛、排隊充電、電池壽命衰減、冬季續航打折,都是電車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也許生活在南方的朋友,會優先選擇新能源汽車,媒體們也都在大力宣傳新能汽車,可在無法解決上述的所有弊端前,生活在北方的垛爸是不會考慮更換電車的,不知道各位車主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