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新能源的發展,各家品牌的銷量都在逐步創新高,在突破自己每個月銷量記錄的同時,出口占比也相對增大了不少。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585.9萬輛,同比增速達19.3%,與2023年的491萬輛相比增長了近百萬輛,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
該數據確實能夠讓國內的很多車企大張旗鼓,畢竟國內和國外存在著巨大的審美、用車需求,一輛車可以在某個賣的很好,但是想要在全球都賣的很好,證明有兩把刷子的。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出口最多的就是俄羅斯了,截至2024年底,中國汽車對俄羅斯的出口量增長了30.5%,累計銷量超過100萬輛,出口金額達到152億美元。去年俄羅斯市場銷量最大的15個品牌全都是中國品牌,中國品牌在俄羅斯的市占率一度高達68%。
但是出口的增大,并不能證明質量的優秀、近日,俄羅斯一間檢測機構發布了對中國汽車的指責,在報告中稱,中國汽車的耐腐蝕性能太差,不及歐洲車型的1/3。
該報告狠狠的打了國內某些車企的臉,因為國內很多檢測機構會成為這些廠商的充值基地,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看到真實的數據會是什么樣子,但是國外的檢測機構“基本上”不會存在利弊的關系。
可以說是一語中的,根據該報告的缺點來看:主要集中的地方為外殼薄、耐腐蝕性差、電子配件質量差、油漆太薄、懸架不適合俄羅斯。
這些問題如果深究的話,在國內也能看出來貓膩,就例如長城汽車一直秉承著:卷價格不如卷品質。
數次把矛頭指向了比亞迪。
不過這次的機構并沒有指出那個品牌的質量差,統一指的是:中國汽車;大家也不用上綱上線。
如今再來看豐田章男的一句話,“豐田車可以開40年,只要有技術能力任何人都可以造車,但是一旦他們生產了一輛汽車,他們必須在40年中面對客戶和各種變化的反應中磨練自己”。
而如今的國內汽車確實是造出來的車僅能開個4-5年就得換車了,不僅能促進經濟,還能提升自家品牌的銷量,國家也愿意看到這樣的繁榮盛世。但是殊不知有些家庭的一輛車就是一輩子,修修補補還要開個幾年,所以一輛車不能按照10年以上的造車標準去設計的話,那這輛車就是工業垃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