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來看了一圈,我所在的群,沒有一個討論春晚的!本想找個省流版的,免得自己再去了解……
此前幾年,媒體圈一直有一種爭論,說南方人根本不看春晚,只有北方人看。
當時,大家還認真分析了很多原因,比如,北方文化生活單一,比如,春晚演員大多數(shù)是北方人,尤其相聲小品演員。再比如,北方天冷,只適合全家一起在室內(nèi)守歲,而電視是必然開著的,沒有話題時,或者電視節(jié)目吸引人時,會一起看看,尤其,那些年,曾經(jīng)不斷有金句從春晚誕生,成為那一年甚至今后幾年的梗,而不懂這個梗的人,比如,“宮廷玉液酒”間諜案,就說因為接不上“一百八一杯”的人,被懷疑是間諜,結(jié)果一查,還真是間諜。
所以,很多年來,春晚就是真真正正的“社交貨幣”。
社交貨幣(Social Currency)是指在社交互動中能夠作為“價值交換”的媒介的概念,而源自社交媒體中的經(jīng)濟學(Social Economy),主要用于衡量用戶分享信息的傾向性。簡單來說,社交貨幣就是在社交中用來交換認同感和聯(lián)系感的“談資”。包括身份認同、情感共鳴、實用性和價值、稀缺性和獨特性以及可傳播性等核心要素。這是很多品牌營銷所夢想?yún)s可遇不可求的效果。
但一直以來,春晚就有這價值。
據(jù)回鄉(xiāng)過年的南方媒體人說,南方人看春晚的確實不多,他們要喝酒,玩三公,打牌,放煙花,燒烤,偶爾把電視當背景。
所以,我認識的很多南方媒體人的共識是,南方人不看春晚。于是,悖論就出現(xiàn)了——為了證明南方人除夕不看春晚這個事實,他們都看得特別認真,基本每個節(jié)目都會在群里討論一番,所以,反而每個節(jié)目都不落。
而我這個睡覺黨(據(jù)說我這么愛睡覺是智商低的原因),就會放心去睡覺,等第二天看討論,然后選擇性復(fù)習一下幾個討論熱度高的節(jié)目,或者自己感興趣的節(jié)目,以免第二天接不住“梗”,沒有了自己的社交貨幣,那只能做“社交貧困戶”,這種感覺,我是不太甘心的。
但是,今年確實不一樣了。
除了有的群在組織大家參與淘寶瓜分25億之外參與抽獎,另外就是在B站參與答題。
但這些活動,和討論春晚內(nèi)容其實沒有什么關(guān)系。
也有人告訴我,因為聊春晚的都建小群聊了,因為我不看春晚,所以,被排除在外了。但我不明白的是,討論春晚,也不是什么商業(yè)機密,還需要單獨建小群討論嗎?
總之,我這個偷懶的人,今年第一次找不到今年春晚能產(chǎn)出的社交貨幣。
哪位找到了,麻煩多多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