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1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成功舉辦。棟梁之志再現(xiàn)中華文化之美,中國傳統(tǒng)建筑創(chuàng)演秀《棟梁》舒展東方氣韻與審美意趣,由梁思成先生繪制的山東曲阜孔廟奎文閣手稿創(chuàng)意生發(fā)而來。節(jié)目以多份珍貴的古建筑手稿和測繪成果為基礎,生成三維立體建筑模型,實現(xiàn)了古建筑測繪與傳完舞臺藝術完美結合。沉浸式的感受,讓觀眾深切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圖片來源:央視網
梁思成先生是文化遺產的忠實守護者,他始終關注文物建筑保護,在文物建筑的調查研究、搶救、維修與利用等方面都提出過系統(tǒng)的學術主張。他認為,文物建筑記錄著歷史的滄桑變遷,也是特定歷史時期科學水平與藝術水準的集中體現(xiàn)。為了讓文物建筑更長久地煥發(fā)生機與魅力,人們需要持續(xù)對其進行維修與保護。但在這一過程中,應竭力保持每一處文物建筑自身的“品格”與 “個性”。通過“整舊如舊”呈現(xiàn)給世人的,一定不是“返老還童”的印象,而應該是“延年益壽”的氣韻。梁思成先生不但倡導科學正確的文物建筑保護理念,同時也做出了典范性的實踐。
開古建筑修繕之新紀元
梁思成先生于 1934 年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委員。1935 年 1 月, 他接受“內政”、“教育”兩部委任,負責曲阜孔廟的修繕工程。對此,梁思成先生極為重視,于當年元宵節(jié)即抵達曲阜開始準備工作,對孔廟 40 座建筑 進行了詳盡的調查,并開始對部分古建筑進行全面測繪。面對規(guī)模宏大、價值突出、問題復雜的孔廟建筑,梁思成先生不但學術儲備充分,并且在赴曲阜前已對廟宇問題有了準確把握。以往古建筑修繕,“煥然一新” 是固有思維,缺少科學的修繕理念和相關技術標準,也沒有可供參考的范例。因此,在孔廟修繕工程中,需要引入現(xiàn)代設計制度,明確由建筑師勘察測繪和設計繪圖,并強調按圖施工,不得隨意更改的必要性。只有這樣,建筑師才能掌握古建筑修繕的主導權。
為此,梁思成先生為修繕工程編制了《曲阜孔廟之建筑及其修葺計劃》,并將其發(fā)表于 1935 年的《中國營造學社匯刊》上。這是反映他古建筑保護思想的、極具代表性的文章,較全面地闡述了他對古建筑維修的觀點。在緒論開篇,梁先生即闡述了現(xiàn)代的科學修繕理念與傳統(tǒng)修繕做法的“兩千年以來根本不同之處”。雖然1930年國民政府頒布的《古物保存法》及其相關細則規(guī)定了古物保護對象及基本保護措施,但保護重點在可移動文物,較少涉及古建筑的內容,更沒有對古建筑修繕設置相應的指導原則與技術標準。因此,梁思成先生認為需要通過曲阜孔廟修繕工程,設定科學合理的程序,探索建立基于現(xiàn)代保護理念的古建筑修繕標準,以保障研究成果的落實,成為同類修繕工程的參照,獲得廣泛的示范意義和社會影響,為設置古建筑修繕制度和體系打好基礎。
《曲阜孔廟之建筑及其修葺計劃》的主要價值在于,它提出了許多古建筑維修的基本方法,其中重要的原則,一是保存或恢復各時代建筑之原狀,特別是外形不能改變;二是要應用新的科學技術來加固建筑。可見早在1935年,梁思成先生已經針對中國古建筑維修保護確定了基本原則,體現(xiàn)出超前的保護意識和技術運用能力。
《曲阜孔廟之建筑及其修葺計劃》中指出:“在設計人的立腳點上看, 我們今日所處的地位,與二千年以來每次重修時匠師所處地位,有一個根本不同之點。以往的重修,其唯一的目標,在將已破敞的廟庭,恢復為富麗堂皇、工堅料實的殿宇,若能拆去舊屋,另建新殿,在當時更是頌為無 上的功業(yè)或美德。但是今天,我們的工作卻不同了,我們須對于各個時代 之古建筑,負保存或恢復原狀的責任。在設計以前須知道這座建筑物的年代,須知這年代間建筑物特征;對于這建筑物,如見其有損毀處,須知其原因及其補救方法;須盡我們的理智,應用到這座建筑物本身上去,以求現(xiàn)存構物壽命最大限度的延長,不能像古人拆舊建新,于是這問題也就 復雜多了。”
在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梁思成先生明確提出,修葺古建筑與創(chuàng)建新房子不同,拆卸之后,我們不免要發(fā)現(xiàn)意外的情形,所以不唯施工以前,計劃要有不可避免的變更,就是開工以后,工作一半之中,恐怕也不免有臨時改變的。保護工程中,開始的勘測不可能全面和完善,隨著建筑的拆開,將有更多問題出現(xiàn),修繕設計必須因應問題變化,不可以初始計劃施工到底。因此,研究必須貫穿工程始終,每一步都依照研究結果來變更設計計劃并指導下一步施工,不斷重復“研究—實施—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實施”的實踐程序。研究優(yōu)先和程序正確,正是《曲阜孔廟之建筑及其修葺 計劃》所體現(xiàn)的核心精神。
《曲阜孔廟之建筑及其修葺計劃》詳盡考證了孔廟的歷史沿革,突出強調其所具有的學術和文化價值,全面考慮了孔廟從研究、修繕、利用、管理到宣傳、教育的保護全過程,形成體系完整、理念科學、技術合理的范例和標準。雖然這是一部古建筑修繕工程計劃,但是梁思成先生并沒有僅著眼于技術,而是致力于以科學精神重新定義古建筑遺產修繕,以此完善古建筑保護制度,并向社會展示宣傳孔廟建筑的價值,提升國民對優(yōu)秀建筑遺產的價值認同。這一項目歷時近半年,是梁思成先生在中國營造學社工作期間投入精力和時間最多的項目之一,所獲得的成果也遠超中國營造學社此前的工作內容,成為我國古建筑修繕設計方案的最早藍本,對古建筑遺產保 護事業(yè)影響深遠。
本文摘自《棟梁梁思成》
圖書推薦
《棟梁梁思成》
本書分別就建筑教育、建筑設計、古代建筑調查、歷史文獻研究、文化遺產保護、城市規(guī)劃、北京歷史文化保護等七個方面展開敘述。作者結合自己的研究和工作經驗,梳理和歸納了梁思成先生的相關學術理論,能夠使讀者充分認識到梁思成先生在中國建筑研究、城市規(guī)劃以及文物保護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歡迎點“在看”,分享轉發(fā)到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