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鞭炮的噼噼啪啪中,開啟了新的一年,新的一年,欣喜且溫暖。
辭舊迎新,是結束,也是開端,是顛覆,也是重啟。
新的一年,我也對自己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無條件信賴孩子,將正向思維和正向反饋以及正向賦能進行到底。
在相信孩子和肯定孩子以及賦能方面,一直是我的薄弱環節。
在孩子成長的十七年中,盡管我在努力的練習看見孩子,努力的調整和修復自己的負情緒,讓自己盡可能不發火,不評判孩子。
但有時候看見孩子玩瘋和說到做不到時,將計劃打骨折時,還是無法做到心平氣和。
即便我能止語和閉嘴,但我的內心還是翻江倒海,辛酸和無奈以及會出現短暫的絕望。
我也知道,自己內心過于慌亂和不開心時,我的表情大概率是陰沉的,我的語言也會帶著怒氣。
以孩子對我的了解和熟悉,我的每一個微妙表情變化,都逃不過他敏銳的觀察。
孩子很敏感,這是不爭的事實,他的覺察力和嗅覺很敏銳,他也能洞穿我的每一個細微表情變化,也能感知我內心的真實想法。
這很奇妙,也很糟糕。因為我對他每一次失望,對他的每一次忐忑和每一次迷茫和不滿,即便我一個字沒說,他也能洞悉到。
潛意識和無意識是一種很神奇的存在。在反饋上,我知道消極反饋和評價以及評判,都不會給孩子帶來任何的積極賦能。
這些負面的語言以及評價,我刻意練習了一年多閉嘴,能不說就不說,可潛意識和無意識的表露,不是我能控制的。
昨天,我問孩子這個寒假有沒有覺察到我的變化?有沒有覺得我吵他的次數少了?有沒有感覺到我對他反饋方式的改變?
結果,聽到了一句令我意外的話,孩子說:
是比之前有變化,但吵的次數還是挺多的呀。
很納悶,我明明改變了的,我明明真的很少說了,我明明在想指責他的時候,有意識后退一步,先去修復我自己的情緒,而沒有選擇跟他硬剛了。
怎么孩子的感受跟我的感受,咋會有這么大區別。我覺察了一下,分析可能是這幾個原因:
首先,我的確反饋方式改變了,只是時間還太短。
改變自己的反饋方式,是一件很重要且必然的事情。
不僅僅是為了激發孩子的自驅力,也不僅僅是為了套路孩子學習,更重要的是我想傳達給孩子一種正向思維。
這樣的思維會影響孩子一生的選擇,是選擇積極面對還是消極逃避。
我希望把更多的正向力量賦予孩子,讓他在未來的生活中,既能接納生活的苦,也能看見生活的甜,并在苦與甜中找到平衡和自我歸屬感。
我不能陪伴孩子所有的人生,他的路要自己走,我能教會孩子就是思維的改變,然后用他穩固的心力去探索屬于他的人生。
當然,成績對于一個高二學生來說也相當重要,我當然希望孩子能逆風而上,能成績優異,能用好的成績為自己博一個更好的起點。
正向反饋和正念思維,是我接下來一年半要持續為孩子賦能的非常重要的事情。
其次,非語言之外的負向反饋依然存在。
我能控制自己不說,也能選擇在自己有情緒時后退一步,先消化自己的情緒。
但在后退一步修復自己的那段時間,我無法阻攔自己的潛意識和無意識,比如表情管理和語氣控制。
在情緒上頭上,能選擇不說和閉嘴,已經是很艱難的事情了,潛意識和無意識的不滿,是我無法暫時無法掌控的。
只能快速覺察和快速修復,讓自己的心調頻到平和狀態,讓自己的狀態速度恢復,讓自我療愈速度再快一點。
那就從覺察練習和調整修復速度上,持續刻意練習,讓自己每一次失控的時間線縮短再縮短。
最后,我需要真正的開心和欣賞以及信賴孩子。
這兩天,我在反復提醒自己要信任孩子,而不僅僅是信任。
信任往往會變成有條件的,比如只有在孩子做到的時候,只有在孩子乖的時候,而在孩子出爾反爾時,就容易發生信任危機。
而信賴的練習尤為重要,我也跟孩子坦白我之前是信任他,但隨著他做得不好時,我的信任容易坍塌,然后就像flag一樣倒了再扶起來,扶起來再倒。
我以后要做到的是不管他的flag是否坍塌,我都堅定的信賴他,而不只是信任。
當我坦誠的說出我的想法后,我看見孩子的笑容變得很燦爛,語氣也變得溫和,整個人都明媚了起來。
養育孩子中的正向賦能以及正向反饋,也是自我蛻變的過程,那就一起成長,共同努力,讓家長和孩子都變得越來越好吧。
新的一年,愿我們每一天都能比昨天更進步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