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月令》有云:“正月之朔,日為歲首?!?/strong>大年初一,作為歲首之日,承載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與祝福。這一天,家家戶戶沉浸在喜慶歡快的氛圍中,遵循著世代相傳的民俗傳統,相互拜年,祭拜先祖,以求來年平安吉祥、福運亨通。
新年里的規矩和忌諱比較多,家里的老一輩通常都會提醒”大年初一頭一天,1不催、2不打,3不吃,4不掃“,那么到底說的是什么呢?分享給大家。
1不催:
“不催”,是大年初一的首要忌諱。在這一天,無論家人守歲至深夜還是早起拜年,都不應催促他們起床或行事。因為守歲至深夜,人們往往疲憊不堪,需要充足的休息;而早起拜年后,有些人也會選擇回到床上小憩片刻,以養精蓄銳。此時,若有人催促,不僅顯得不尊重,還可能破壞新年的和諧氛圍。此外,“催”字在中文中寓意不佳,易與“催命”、“催債”等不吉之詞相聯系,在大年初一頭一天,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吃喝玩樂,讓自己放松下來。
2不打:
“不打”,即正月初一不打罵孩子或家中的家禽、寵物。這一天,孩子們穿著新衣、手持紅包,盡情享受著新年的歡樂與自由。孩子們的天性使然,難免會有淘氣之時。但家長在這一天應保持寬容與耐心,避免打罵孩子,以免破壞新年的祥和之氣。
相傳財神爺會在大年初一巡視人間,若聽到家中傳來哭鬧之聲,便會轉身離去,不再光顧。同時對家中的家禽、寵物也應給予善待,雞飛狗跳也不愉快,人與自然要共同享受新年的喜悅。
3不吃
“不吃”,指的是大年初一在飲食上的講究與忌諱。一般來說,不宜吃苦味食物和稀飯。因為“苦”字寓意不佳,與新年喜慶的氛圍格格不入;而稀飯則顯得過于清淡,不足以表達新年的豐盈與富足。
有些地方還有不吃葷食的習俗,認為這樣可以保持身心的清凈與純潔。這些飲食禁忌雖然看似簡單,卻寄托了人們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它們提醒我們,在新的一年里要珍惜每一餐美食,享受生活的甜蜜與幸福。
4不掃
“不掃”,即大年初一不打掃衛生,不倒垃圾。民俗認為大年初一頭一天要避免打掃房間、清理垃圾等勞作,以免將新年的福氣和財運掃走。這一習俗源于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崇拜,他們認為在新年的第一天,天地間的靈氣最為充沛,任何破壞和諧的行為都可能帶來不祥之兆。人們選擇在這一天暫停勞作,享受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和新年的喜悅。
民間還有“掃帚星”的說法,而大年初一這天正是掃帚的生日,初一這天要是用了掃帚掃地,就會招來“掃帚星”,帶來霉運。
——老井說——
民俗不是迷信,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生活智慧,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民俗忌諱或許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嚴格遵循,但它們所承載的文化意義卻值得我們傳承與發揚。不妨也在評論區分享你們家鄉大年初一的獨特習俗與趣事,和大家一起分享新年的喜悅吧。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分享日常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