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大西路一帶
01
查看上世紀60-80年代的鎮江老照片,發現街上:
路邊停的:
河濱飯店門口。
丹徒百貨商店門口。
廠門口的:
鎮江水泥廠門口停放的,大部分都是“二八”大杠自行車。
百貨商店里,主推的自行車,也是“二八”型號的居多,永久、飛鴿、鳳凰三大名牌。
1986年,鎮江一家修車鋪。
京江飯店前。
02
上世紀70年代,一輛“鳳凰牌”自行車的價格,大概在150元到180元左右。28型的自行車,在當時有這些優點:
一是當時的工業沒有現在含鈦合金、碳纖維等材料技術,民用、便宜輕便又堅固的車體,設計成三角形最牢固。
二是當時路面的質量不行,很多路都有坑坑洼洼現象,車輪的直徑越大,騎行感受到的顛簸和阻力越小。
80年代初的百貨大樓自行車銷售
1983年中山路東段
1993年解放路南段
三是28自行車實用性很強。
因為結構原因,堅固耐用,28自行車成為普通小買賣人載貨的首選工具,比如賣茶干的:
賣水果的:
賣雪糕的:
賣西瓜的:
賣雞鴨鵝的:
運輸送貨物的:
郵遞員送信:
還可以拖小孩:
帶小美女:
拖家帶口:
03
28自行車的特點是高。
一般人直接是跨不上車的。
直接跨上,就要借助滑行,踩踏腳蹬,讓自己位置高一些,從后面跨上車。
這個動作,在鎮江話中,叫“趟”。
趟自行車,就成了一個必學動作。
很多小孩,因為身高問題,一開始趟也趟不起來,要從三角架中央穿一條腿過去蹬另一邊的腳蹬。
這就形成了第二個名詞,“套螃蟹”。
“套螃蟹”摔倒很正常,都摔過。車倒了先檢查車摔壞沒,人破點皮沒事,車要是摔壞了少不得挨罵。
騎著騎著,熟能生巧,自行車就學會了。
80年代的原鎮江無線電廠五個青年女工正準備騎著自行車去郊游。
在當時結婚的“三轉一響”四大件中就有自行車,還有縫紉機,收音機,手表。在過去自行車絕對是當年的奢侈品,當年的大件兒。那時候一切都得憑票購買,28自行車比現在的一輛寶馬都氣派。
盡管現在我們有著很好的物質條件,
有著很好的出行工具,
但是自行車留存給我們的歲月記憶卻總忘不了。
因為那時有著自行車上清貧著的快樂。
現在的,
對那時的你,
有什么想說的?
點擊分享: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
如感興趣,關注一下“鎮江風情”這個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